第155章晋要汉将,吴要魏地
那晋使听到汉帝同意了心里面自然是喜不自收,赶紧的谢过之后,继续对着汉帝说道:
“陛下,我军因为新立,没有主军大将,所以特请旨陛下派遣良将前去带兵,如此大军才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人说完,殿中的文臣武将们一个个的对着这人的话疑问起来,更有的是吃惊。
“你军不是有大将么,不然怎么能够用以一万多破人家魏军的三万新兵,如果没有大将领军,魏军能败?”这人说的话别说是其他人都不信,孔明也当然不信,先不说你们晋军是不是打不过曹魏,就说这次的投汉的可信与否都优待考证,难道汉国会大方的派遣大将到你地送死么?没有满意的诚意想让孔明之流轻易答应,恐怕是司马懿派这人来只是有着另外一种目的。
“我军只有两位小将军,年岁都不是很大,对付同样年轻的还是有机会可是面对魏国的上将却是不如,如此草民才带来乐陵侯的意思,就是希望陛下能够把征魏大将军派到幽燕,到时候只要大将军能够和乐陵侯一起,必然能够为陛下扫清北方,等到时候我大汉天兵到时,两军前后夹击,魏比然不可存也。”那人说完也是担心的看着汉帝等,其事他自己也知道说这话说不定会触怒汉帝,所以其所说小心翼翼,唯恐差漏一二自己小命不保。可是此时已经不是有没有差漏了,而是已经触及到了汉帝的逆鳞,不是说薛冰是汉帝的逆鳞,而是汉国的这些统兵大将,汉帝之所以可以高高在上,靠的全都是这些在外镇守一方的统兵大将,不管是谁只要有一人有闪失,那么动摇的不仅仅是一方的安危,而是动摇的是汉帝的统治,毕竟一将难求可是现在最普遍的话题,不然司马懿也不会来借将了。汉帝不说话了,他看着这人,他希望能够在这人眼中看出的是忠诚,但是那人此时却是因为汉帝发怒,所以一直是紧张兮兮,给人一种贼眉鼠眼的动作,顿时就是让汉帝不喜。
看到汉帝开始厌恶此人,孔明知道自己也应该把这人打发走了,不然这人就想着凭借自己口头上的几句话就像白白的得到汉国这样的同盟,还想平白无故的得到领兵大将?这还真是痴人说梦。孔明看着这人猜想了一番,大概已经明白,司马懿可能就是准备接这人之口,给这人留的一条退路,毕竟汉帝因为司马懿的话,肯定是希望司马懿说到做到的,现在做不到那简单就把自己的儿子派来为质,等你兑现了承诺那么你就可以领会你的儿子。但是你就像平白说几句话就像得到汉的远住那就是痴心妄想了。如今司马懿给这人教的就是利用相反的方法行事,以此来达到另外的一种目的,那就是这人可以安稳的回去,而司马懿也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那就是汉军出兵的事。他的重头戏在这里,但是为了掩饰其中的另一些阴谋,所以就给这人下了这样的一个命令,那就是在汉帝说出兵后,为了转移这个话题,就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于是群臣被引跑偏到另外的议论中,对于司马懿的主要意思却是开始变得忽略。倘若他日司马懿反的时候还会拿出这一条做辩词,毕竟当年我是提过,你们大汉没答应吧了。孔明想到这里,已经是明白了,这人是不堪大用,但是却能够被司马懿算中其中一二件事,再加以利用这人那么司马懿的事几乎是成了。
可惜,可叹。这一切虽然在孔明眼中已经是明朗,但是孔明也不能不按照司马懿的路线走,因为孔明真的不想汉将们一个二个的变得无用或者说死在他处而不是战场上。这些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荣耀,死也应该死在为汉的战斗中,而不是死在为别人的战斗中,孔明心疼,天下也会心疼。
“征魏大将军此时接受荆州,正在荆州驻守,轻易不可调动。”孔明的话说出,已经是很明显的拒绝,但是那人还是不死心的问着。
“大将军不是在攻洛阳的时候离开过荆州么,怎么会因为乐陵侯请去助战,丞相就说此人关系重大不敢轻移呢?”
孔明看着此人,心中轻笑这,就这样的还敢喝自己争辩,你一个人难道比那江东群儒还有厉害,还不是说两句就把你玩倒,真是不自量力。
“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我大汉和东吴联盟,是可以调兵遣将于四方,事如今,你司马懿派人来我大汉,难道吴还会就绪和我大汉联盟,据吾所知魏帝已经派人往江东去了,不久将是魏吴联盟的时期,你认为那个时候荆州主将敢轻移否?”
“这……这是草民所虑不周,可是伪帝派使去吴,吴肯定不会轻易的就同魏达成统一战线,毕竟联盟联最强,如果联弱则国也无救了。”那人倒是说的随意,孔明不屑的看着这人,想你也是那魏帝治下官吏,如今只是魏军连败,居然也敢说出这样的话,你的意思我大汉和你联盟那是联弱,那我汉国就不国了么?
“那要看怎么说,那魏帝联吴可是联强,又怎么可以说是联弱。”孔明说完,那人哑口无言,毕竟已经经历过好几次大的阵仗,已经是明白了一些事,苦命的意思弱国说成司马懿这边,那么就是和魏一样。如此自己和自己先前所说的话矛盾起来,如此自己又怎么敢继续说下去。
汉帝看到孔明说的那晋使不能自理,心理面也是很高心,不然还真是不好拒绝这样的请求,怎么的人家给自己送了一个州的地方,自己这边什么也没有表示,又怎么好意思继续拒绝呢。不过好在孔明摆平,于是汉帝出来总结道:
“既然你已经知道我大汉的难处,所以相关的事业不便多说,你回去告诉乐陵侯,只要他到时候把幽州给朕,朕议定会好好地赏赐与他,封官厚爵也不再话下。朕的话你可能带到?”
“是。是。草民议定带到。”那人说完,汉帝就宣布无事退朝,并且宣布剩下的事一切交由孔明去办。
如此司马懿派来的使者才是宛城了司马懿所托,大汉已经明确会出兵,不会再坐山观虎斗,如此司马懿就会放心了,自己也可以小命的保,可以安全的回家了。
孔明也没有怎么的表示,只是把汉帝赏的乐陵侯印信和渤海太守印信交与这人,就是让这人带着他的一班随从回去了。
这事很快就是通过孔明的授意通告天下,那就是司马懿已经准备归汉,准备夺下幽州之后以此为礼来证明自己归汉的决心,而司马懿也是很适当的表示了一下自己同意归汉的意思,毕竟现在还需要汉,做出点牺牲也是可以的。
很快,魏帝的使者太傅钟繇就是来到吴都建业,并且得以被吴大帝召见,吴大帝对于魏使的到来举行非常隆重的召见礼,无不是在对这魏使彰显自己的实力,想起当年自己被魏册封为王的时候所受到的不爽,现如今自己可以如此一般的高高在上的接见你们派来的使者,心理面终于是可以高兴了,毕竟这些天一直被氏族们烦,心理面早就很不爽了,这不钟繇一来就是很快的接受到了吴大帝的所有不满情绪,一计所有的贪婪欲望。
吴给出的条约很少:一就是魏帝在两军统一对敌的时候听从自己,二更简单吴也不多要,扬州全境都给我就好了,包括现在还不属于吴的寿春,也就是颖水以南徐州以洪泽湖以南全部归吴,只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就会不再对魏用兵,和魏做兄弟之国,互不侵犯。而他自己也会撕毁和汉的盟约,如此的话汉肯定会分兵攻吴,这样对魏的压力也就会减少很多。太傅钟繇是无论如何也不想答应这事,可是自己确实没有办法不答应,因为魏马上就要面对天下兵马共同伐谋的危险,在不早做决定后悔恐怕就来不及了,太傅钟繇的屈辱感已经达到最高,但是还是很认真的和吴帝商议着。
很快钟繇就把吴帝的意思带给魏帝后,魏国上下再一次的震动,主要就是因为那割地的事,自从秦汉以来只有战争打不过被人家夺走土地的事,哪时候听说过给人家割地的,只有战败的,哪有未战就拜的。所以说魏国上下顿时的同仇敌忾,对吴的无理要求非常的不满,一致希望魏帝拒绝此事,宁可我大魏上下全部战死也是寸土不相让于吴的,像吴这种豺狼之性无论如何是不可以养的,不然以后如果真的被其他军队攻击,这吴肯定会拖后腿说不定在关键的时候会对魏下刀子。魏民不管如何的群起反对,魏帝也觉得这样做真的是对不起先祖,更是让自己下不来台,所以回复钟繇割地一事不议,其他事倒是可以商量。
魏帝的话带给吴帝,吴帝对着钟繇就是拒绝了同盟的要求,其实吴也是希望和魏联盟的,毕竟只有这样自己也能够更好地立足。因为汉的思想那就是不容于人,所以吴帝想法也是很有利于吴的发展。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09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