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从追随刘备开始 > 第159章长沙之战,徐庶之谋

第159章长沙之战,徐庶之谋


这日薛冰,徐庶二人正在帐中议事,有人报知文聘回来了。不过文聘只是一人回来,文聘军并没有回来。

等到文聘进的军帐,薛冰看着文聘口中说道:“今能否成功还要看仲业的了。”此时文聘刚进的军帐就是听到薛冰如此说,心中不解的问道:“将军何故如此说?”

“今我汉吴两军相持,厂商不可轻易攻下,所以成功与否还要看仲业的,子寒的意思是准备把你用作奇兵,你这次赶回来没带兵马,只身一人刚好可以用我接下来的计策,定叫那周瑜防不胜防。”一旁的徐庶看着文聘不解,赶紧出口说道,毕竟此时徐庶是薛冰军下军师,行军调度都要徐庶安排。

听到军师这么一说,文聘便是知道徐庶的意思,对着徐庶点头,意思就是说回来的时候很低调,其他人都还不知道。徐庶看到文聘如此,微笑的点头。徐庶对文聘的谋略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让文聘在处理零陵,贵阳两郡之事。此时文聘回来刚好可以在接下来的作战中用到。

“如此便好,今日我和子寒想了半日已经是思得对敌之计。明日如果吴兵来叫阵,我大军就会齐齐杀出,先打其个措手不及,接着就是大军准备强攻,而你要做的就是领军在长沙之东南迂回,倘若那周瑜命人偷袭我后,你就正好率军杀出,让吴兵不敢再向前一步。之所以让你先不要露面,就是要引诱吴兵出城,只有这样吴兵才敢袭我后方,如此的好处就是吴兵分兵,对我汉军攻城也有好处。

倘若明日吴兵不动,我大军就要杀过去,如此只要我汉军三将齐出,周瑜必然还会袭击我后营,这样不是周瑜不哦啊我军准备,岂不知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上一次派军进攻我后营,还没有发现我军多少就是慌忙退出,如今我军还敢继续攻其营,为了证明我后军无将兵少,他还会再次发动袭营事件,一来可以确认我汉军后方虚实,二来还可以杀回去包围子寒他们。这样吴兵借自己人数优势,屡屡压制我汉军,长此下去,再战也会无力。

而此时要你做的就是在吴兵袭营的时候,你带大军杀出,不过后营只管前面掩杀,断了吴兵退路,如此我看其还敢随便分军欺我兵少不。后营不要担心,有诸葛连弩,四五百人足以应付。”

徐庶说完,文聘便是明白自己的位置,很快就是对着徐庶领诺,说完就是转身回去准备。而他准备回到湘水顺流南下,在半道上岸,带上自己的两千人马再加上一半多水军三千人,总共五千人马上了东岸,接着便是一路缓行,一直到离长沙实力之外才是停下。因为这个范围是吴兵探子们哨探的距离,文聘是打算在这个地方待上一夜,就等天明好行事。

而徐庶在文聘走后,就是开始详细的计划起来。同时也把张颌,于禁叫到军帐开始明日安排。只见徐庶的安排如此:明早比平时早起,早吃饭,但是做事还是如往常一般,如此做的是迷惑吴兵。倘若吴兵攻寨肯定是在汉军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所以徐庶的意思是汉军早作准备,以防止吴兵提前出动。接着就是细分。命张颌和于禁二人在营中倘若碰见吴兵叫阵或者来袭就是引兵杀出,能够杀败吴兵最好,不能够也要追击,同时薛冰领着本部人马在后紧跟,倘若生变立刻助战,同时携带攻城器械,拿住时机攻城。对策,倘若吴兵不出动,那么张颌,于禁二人就带着本部人马直接攻取吴兵先锋大营,薛冰在后护着攻城器械。如果吴兵败退回城,那么久攻城,如果吴兵出来接应,学兵则是杀出,议定要抵住吴兵进攻,同时不要管吴兵袭击我军之后,后营交给徐庶,保证后营不丢。接着徐庶就是把自己安排给文聘的任务说了一遍,不要到时候文聘相助的时候汉军却是没有发现等等事件发生。一切安排文档,各将回营准备,薛冰则是继续留下,因为此时薛冰是主将,必须要在中军坐镇,同时也要对明日之战做好最后准备。

等到第二日天刚亮的时候,汉军已经是准备听到,正在等吴兵前来之时,却是突然接到徐庶命令,原来在汉军起来做饭之时,就有飞羽军来报,吴兵先锋大营一切正常并没有比汉军这边早起,同时经过一夜巡查,知道先锋大将孙恒就在军营之中。随后徐庶让探子再探再报,等到汉军吃过饭,探子们带回来的消息就是吴兵现在才开始埋锅造饭,士兵们也是刚刚起床。徐庶经过计算,此处距吴营不远,倘若轻骑出击说不定可以打一个吴兵措手不及,于是命令张颌,于禁二人带着六千轻骑先去,随后让薛冰带着大军就是出发。

因为薛冰要护着攻城器械不被吴兵破坏,所以没有先去。而文聘在早上的时候,士兵们吃过干粮就是被探子报知汉军一路杀来,此时文聘知道汉军以动,就是命令士卒们做好准备,同时加派探子,探知最新情况,好自己也能够在适当时候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此时吴兵正在用饭,就是看见一骑飞驰,就在辕门外就是大喊:汉军杀来了。接着就是骑马走开。这人是吴兵中最精锐的士兵,为孙吴军就如汉军飞羽军,魏军精探一般,一般的时候都会参加战争,在两军作战的时候进行潜伏哨探,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准确的消息。

吴兵士兵听到汉军来袭,哪里还顾得着吃饭扔下饭碗就是跑去那自己的武器,而此时本来就站岗放哨的吴兵已经开始敲响报警的锣声。同时也有人赶着跑去禀报孙恒。孙恒听到亲兵禀报赶紧就是命一人去城中禀报周瑜,自己也是赶快的披挂,准备迎敌。汉军早就不按以前的套路出战,以前叫阵现在是直接就是大军掩杀,也不管你营寨有没有守护,反正是到了就进攻。作为被动的往往因为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所以很容易被汉军攻破,如果不早做准备很容易在大军没老的时候,前营已经是被汉军拿下。

孙恒准备出迎的时候汉军就是杀到,慌忙准备起来的吴兵还没来得及射出多少箭矢,就是被汉军攻进辕门,那些什么的拒马根本就阻止不了蜂拥而来的汉军。汉军的突然杀入,吴兵开始阻击,整个营中是大乱。孙恒知道在这营中不能够很好的和汉军交战,一边组织人马一边聚拢吴兵,很快吴兵就是移到一方而汉军则是纵马前驱。等到混乱变得有序起来的时候,吴兵和汉军已经是分清了阵势,汉军因为都是骑兵占着自己的优势,不仅杀了吴兵一个措手不及,死伤更是不少,毕竟在两员大将的冲杀中挡路者不知死了多少。而汉军的其他骑兵们,对着慌乱的无壁挂也是收获不小。

孙恒且战且退,吴兵后退但是已经不乱,伤亡的损失也是慢慢的稳定不再如一开始那么的被汉军大杀特杀。骑兵想要继续冲锋可是吴兵也是经过训练的,所以在刀枪的面前,战马也是不会一味的往前冲,而是有了害怕,毕竟战马称之为战马在战场上的时间多了也知道了那种是危险,有了危险就害怕受伤就会有躲避的心理。所以汉军没有在发动冲锋,毕竟骑兵没有了冲锋的优势和步卒交战,危险性会很大的。

汉军见到吴兵如此,便是在张颌的命令下后退,此时的骑兵作用已经不明显,而步卒在后还没有跟上,也就只能遗憾的看着吴兵援军赶来。孙恒的禀报,周瑜很快就做出了安排,此时甘宁,丁奉二将领着两军人马杀来,合着孙恒三人宠信整军杀向张颌,于禁。张颌,于禁二人那里会让骑兵站着和吴兵交锋,一人领着一队人就是分开奔跑,吴兵跟在后面追之不及,又白吃了许多黄尘,只得放弃,并且回营整顿。这就是城前营寨的好处,这种互为犄角的作战方式,不仅可以延迟敌军进攻,还可以阻挡敌军,以至于一座城池不用孤城作战,被敌人包了饺子。

张颌领着骑兵在前面跑了一阵不见吴兵,复又引着骑兵追回。他现在要做的不仅是乘势袭击吴兵还有几十使吴兵疲惫。毕竟现在作战,骑兵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冲锋扰敌。既然冲锋无果那么就只有扰敌了。

薛冰的到来,无疑是汉吴交战的最后时刻,汉军大军在薛冰的调度下,分成两队,一队跟着张颌于禁,一队留下保护攻城器械。

吴兵看到汉军大军杀来,以为是汉军准备接下来混战一场,哪知道等看到汉军之中的攻城器械才是明白,原来汉军准备攻城。而作为长沙城互为犄角的先锋大营必然是汉军剪除的对象。所以一场大战就要爆发,每个士兵都是感到了一种生死就在一瞬间的感觉。薛冰很快做出的战略安排,张颌于禁二人又一次开始了对吴兵先锋大营的冲击。只见一直不用的投石机居然在这个时候搬出,如此吓得在营寨后面的吴兵惊惧不已。这种要命的玩意石头都能杂碎更别说这种建议的围墙,到时候被砸上一下不死也得死了。

不过汉军并没有把投石机用上,现在退出来不只是当做一种威慑,还准备扰敌,毕竟适合投用的石块不是很好搬运,汉军带的也不多,此时如果汉军攻城,当让要用在工程上,不能浪费在这里。不过经过孔明的摆弄还是研制出来一种新的东西,代替了巨大的势头,那就是碎石,这样投出去不是伤人而是扰敌只用,这也是方便汉军能够更快的冲锋到敌军面前所用。

此时汉军已经装上自己的攻击碎石,只见上弦绷紧的投石车在跟前一个人用力敲打之下就是迅速的投出碎石,离得不远的吴寨被石块敲击的啪啪直响。一课时已经做好猪呢比躲避的吴兵连大盾都用上了,哪知道飞过来的事碎石,威力根本不怎么样么。可惜吴兵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是有碎石飞来,一人的铁盔被碎石击中,一个深深的痕迹就是出现在那人头上,那人被砸的生疼,但是好在不要命。但是面对这么多四散飞来的碎石,吴兵也是不敢大意,毕竟不是被个人都砸在头盔上,如果砸在其他不着甲的位置上,不死也得脱层皮,那可是铁盔都出现凹痕啊。

吴兵的畏首畏尾,正好让汉军可以再投石机的压制下往前冲,不远的距离在没有吴兵的阻击下,是很快杀来,两军很快就是冲杀在一起。此时薛冰已经是跟上,三员大将在敌阵中冲杀,很快就是吸引吴将,六员大将就在两军混战之中厮杀起来。此时投石机早就停下,又被剩下的那一部分汉军守护起来,这也是薛冰在冲上去的时候交代的。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09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