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从追随刘备开始 > 第162章长沙之战,周瑜抉择

第162章长沙之战,周瑜抉择


等到两军打住阵脚,不再进攻,不过片刻就是在主将的带领下往回退,同时也打扫战场准备来日再战。

薛冰在带领军队往回走的时候,徐庶就是派人来通知,大本营安好的消息,之后汉军就是再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回营去了。至于吴兵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尤其是先锋大营经过汉军的两次进攻已经损失大半,根本不能在城外扎营。周瑜担心汉军偷营所以就命令孙恒戴震人马回长沙,至此城外不再驻军。而徐庶得知吴兵全部进城之后就是开始命人准备,先锋两将张颌,于禁率先在长沙城外驻扎。

等到汉军大军到来,已经是兵临城下。不过汉军并没有攻城,而是正在商议坡地之策。

“子寒,如今我大军迫使吴兵先锋撤回城中,明日攻城我看可行。”徐庶身为军师但是也不是所有事都做主,就拿这种攻城的事来说吧,能够兵不血刃拿下最好,如果拿不下也就只能耗费人力强攻。至于此时的长沙城,第一种可能是不行的,因为统兵的是吴国辅国将军兵马都督,如此无病是无论如何不会轻易放弃长沙的。而第二种却是要付出极大的牺牲,如果坚持不下来,退兵的也就只有汉军而不是吴兵。好在此处距离荆州不是很远,粮食供给也是充足,不然汉军也只有速攻而不可以长久消磨。

如今既然两军形成围城攻城模式,哪还有其他的办法,徐庶就是直接给出了攻城的注意,毕竟汉军紫成军以来攻城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攻城器械充足,装备精良,所以在如此时刻攻城也许还真是一个正途。

“元直所言在理,可是攻城不可盲目,需要安排一番,不然城攻不下,损失的却是我们。”薛冰的意思是上徐庶出谋划策,毕竟此时的军师是徐庶。而帐中的张颌,于禁,文聘也是看着徐庶,意思也是等着徐庶拿主意。

“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做如下安排。如今那吴兵既然全部撤回长沙,肯定是已经做好了防守的准备,此地防守和弘农郡之时差不多,但是那个时候魏军不敢轻出,只能死守,所以我大军可以毫无顾忌的攻城。此时在长沙却是要主要那吴兵们的出动,毕竟吴兵新兵和我汉军新兵相差不是很大。

所以就要做两手准备,明日儁乂,文则带领两部人马带上大量攻城器械攻其西门,子寒带兵接应,仲业与我一起坐守后方,以防止那吴兵偷袭。”徐庶说完,薛冰四人都是领诺。接着就是开始详细的分派,攻城车分给了张颌,攻城车分到于禁手中。张颌主攻影响吴兵进攻,于禁辅助破门。薛冰则是带着大军掩杀,冲门抢城。而文聘则是领军坐镇防止吴兵从其他城门杀出偷袭大营。

等到薛冰等人安排托大,已是半夜,四人各回去准备不提。

再说那周瑜,今日败得阵来,心情大为不悦,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失都督之风,还是表现的那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势,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样,没有什么事不能让其吃惊。不过即便周瑜表现的如何镇定自若,但是也不会大意。如今既然先锋已经撤回城中,必然要依据城池之便,好好地打击汉军一番。于是周瑜便是召集主将开始了点将分派,周瑜军令到时诸将赶紧来见周瑜。

“今日虽然有败,但是已经知晓汉军全部实力,如此也好安排接下来的对敌之策。今日我先锋撤回,汉军已经移兵城下,不出意外,明日定然会攻城。所以现在要安排的就是明日守城事宜。”周瑜说完,便是开始一个个的审视过去,准备思索每人所在的确切位置。

“都督,不若今夜乘敌不备,偷其营可行否?”一边的孙恒因为今日北汉军连攻了两次,先锋大军损失过半,心中不平衡,所以才出此计策。

“此事,我已经考虑过,成功的几率不大。你想我军今日新败,那汉军虽然士气高昂,但是有徐庶之谋,薛冰,张颌,于禁等人的勇武,我们偷营不成如果被其算计,恐怕这长沙就真的难保了。”周瑜也是个谨慎的人,不然也不会一直不上战场拼杀,主要不是怕死而是想用自己的智慧打败敌人,而不是拼着武力却是只败敌人一部分。所说周瑜的谨慎不只只是在其对敌上,还有就是在自己的谋略上,他做事也追求完美,但是有时候也会行事过激,不是全部都是一成不变的行事。

众人听周瑜如此分析,也是明白其中存在的重要所在,毕竟魏军连番两次的偷营,汉军只是成功的防备了一回,剩下的都是汉军们临时起来反抗的,就这样还是打得魏军丢城跑路的。所以修偷营不只是对方准备没有准备,还要就是看对方的军士强于不强,就像汉军,通过新兵新训之法,大敌杀到不再是以前的一窝蜂的乱窜,而是有组织有规则的寻找自己的队伍,在混乱中形成自己的战斗团队,如此也能够在混战中保命。

而吴兵也是如此,不然今日汉军的突然杀到,还在吃饭的吴兵如果是以前肯定是慌乱的,这个时候主将出来制止,呵斥才能够整军迎敌。但是新军已经练成,能力以表现了出来,所以这些武将们也明白他们袭营的成功有多大。所以此时不再说,而是专心的听周瑜安排。

“明日倘若汉军攻城,肯定是加紧攻城门的,所以明日起,各城门戒严,加派人手严防汉军细作偷门。在就是多准备守城器械绝对不能让汉军明日有人能够爬上城头,”周瑜说完停顿一二就是具体开始安排起负责人的任务。

“文向,文珪你二人负责城门,所属兵马一定要顶住城门不失。兴霸,承渊你二人负责守城,无论如何一定要顶住。至于休穆你负责在城中巡视,倘若有汉军细作生事可先斩之以定军心。”五人领了周瑜军令,便是退下,此时周瑜独自一人在房中,看着屋外人影晃动的城墙,心中是略感不安,对于汉军的死战周瑜真心的感觉到无力。不是吴兵不强而是汉军实在太强,吴汉相比就弱的不是一点了,所以强的让人无力,面对汉军的迅猛即使在厉害的武士也会慢慢的被磨砺掉自身的那一腔热血。

面对汉军的无力,不只是现在的周瑜。以前的徐晃张辽等人也是如此,可是没办法,他们即使再无力还是要去战,如此就会消磨自己的斗志。并不是所有的人是越挫越勇的,而大部分人是经不起连番的挫败,如此身边有这样的人,而你影响不了对方,对方就能影响到你,如此整个魏军才会一路后退。当然还是孔明技高一筹,薛冰马超等人勇武,不然不会胜利的这么轻松。如今吴兵在和薛冰对抗了几日后就是感觉到了汉军的一种精神上的压力,让他们面对汉军很是无力。就比如公孙渊的燕军,先是能够突发制胜的占据整个幽州,但是接下来却是寸步难行,如果没有司马懿恐怕燕军连整个幽州都拿不下。到了后面,一群普通人组成的军队,面对司马懿百战之兵居然是一边倒的节奏,即使你有几十万兵,没有敢战的勇气一样败得是一塌涂地。所以燕军败了只能逃到塞北,如果没有司马懿魏军可能就会轻松的击败公孙渊,从此北方安定,还可以有余力面对蜀汉联军不倒。但是就因为一个司马懿,帮助了燕军成就了自己,如今已是一方诸侯,南据曹魏,北吞幽燕,大事已成,曹魏还能久乎?

周瑜分析了全部的势力,已经得出一个很乐观的评价,那就是吴在魏亡的时候说不定能分一点羹,不然魏亡之后接下来就是吴。看现在汉晋联合虽然远在两地,但是他们都是一心对魏的,为在面对汉的时候已经不敌。如果在面对一个晋,那么必然比当初汉吴联合要强得多,毕竟当年吴兵几乎都是不作为的,只是起到了一点点的牵制作用。而人家晋肯定是大军反魏,汉军见到如此又怎么会罢手不前,到时候越来越强的是汉,后面赶上来的是晋,只有他们吴可能还在这个角落里思考着如何分一杯的事。周瑜想到此处,心理面已经有了主意,这次长沙之战后,自己无论如何要让吴帝理解现在的局势,魏不久了,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帮助魏延缓灭亡的危机,而是拉拢晋,在魏亡之后形成新的三分之势。

周瑜有了新的抉择那么就会对长沙一战做最后的安排,既然要战,那么就战,不再一次的终结汉军连胜的心理,恐怕不久的将来汉军气盛的将要灭魏吞吴。

州对自己的安排很是放心,当夜无话,等到次日天明,汉军吃过早饭在张颌于禁的带领下已经是往长沙的西门而来,因为西门是没有护城河的,只有北门东门有护城河,本来走的就是水从门前过,运势最好的意思。一开始长沙属于荆州,往东则是扬州地界,所以水走的是北门东门,而不是西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09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