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从追随刘备开始 > 第172章天下风云,晋吴联合

第172章天下风云,晋吴联合


说那周瑜给司马懿的条件司马懿很快就是给来了答复,如此两军开始约定时间,因为担心汉军会在出其不意的拿下更多的魏地,所以就在数日间就是联系好,开始了准备攻魏的举动。

如此司马懿凭借自己的手段,联合到了汉和吴同时的对魏进行了攻击。通过吴的连番变动就可以看出在这些国家之中没有什么的信义可言,唯一可以的就只有是利益,也只有利益才能够相互吸引相互帮助。

吴的背叛再一次的被魏所感受到,虽然一直感觉吴背叛自己应该会和汉继续联盟,哪知道却是选择了相对于魏还很弱的晋,难道这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小诸侯已经要比这个大国还要值得获的利益么?这可以肯定那就是东吴在周瑜的分析下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考虑,如此才会和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晋合作。此时的吴所处的国情就好比当年的汉,需要一个同盟对付那时的魏。只不过如今智能选择一个晋来同盟对付未来的汉,因为现在的汉是在是太强大,吴面对他真的很无力。

吴晋两军很快地就是在这个对魏的战场上发出了他们联盟的第一战,那就是和魏军一起驻扎在城外的吴兵,在深夜之中偷偷的撤退了,等到第二日天命就是听见探子们说吴兵推走了。因为魏吴毕竟是两个国家,所以两军的军队都是分坐两个大营分开很远扎营的,在吴兵的有心而为的前提下,不叫魏军知晓也是可以的。吴兵这边一退,许昌城外的魏军顿时就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实力实在是有点微弱,所以在曹真的军令下,分别的退入了许昌城中。

这座城曾经做过大汉的国都,虽然是在曹操的一手控制之下,可是城墙也因为作为国都一事修建的非常的高大,但是比洛阳却是有一点低了,毕竟洛阳在魏帝手上可是回复如初,比起当年的残败却是不可相比。而此时的许都也是城高河深,更加上四门前的护城河,可谓是魏军最后一战的最好根据地。曹真绝对的有信息可以凭借此城的高大来阻碍汉军的前进。可是在自己部署中有着吴兵的安排,如今吴兵自己退了,曹真的计划确实落空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就在曹真安排许都的防守事宜之时,不久就是听到了对魏非常不利的消息,晋军度过黄河杀向了青州,青州守军因为大部分都调到了冀州所以后方空虚,被晋军攻其不备早早的就是连下数郡,如今已经兵临临淄,北海,昌邑等地。而在徐州的夏侯惇也是遭受到了攻击,而这攻击者就是还没有来得及讨问说法的吴兵,吴兵进徐就是在昭告天下,他们和魏一刀两断了,不再和魏同盟了。好在夏侯惇一直的关注着寿春的吴兵,曾经对于魏帝割让寿春的事事非常的不愿意,所以他时刻的关注着只要魏帝愿意,他绝对可以提着长枪杀奔过去,让吴兵乖乖的退出寿春,如此徐州的战事还并不是那么的对魏无利。但是吴兵虽然没有晋军们顺利,但是也是缓步向前,在周瑜的调动下诺大的一个徐州吴兵是这出那动,慢慢的疲惫这魏军,周瑜就是仗着自己的兵多让你魏军疲惫到时候拿下徐州也就容易一些。

晋军进入了青州,那曹仁似乎抓住了机会一般,赶紧的就是组织军队出击,很快就是光复了安平国周边的县城。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扩大更大的胜利之时,在面对渤海和中山国的时候却是再难往前走一步。如今的魏军不再是一开始的那般奋勇,因为连番的征战早已经疲惫不堪,即使将士用命也是因为形成的习惯变得前进困难。还有就是司马懿留下的两个儿子分管着这两处。曾经结果司马懿的军命的二人绝对的做着司马懿临行前的安排,丝毫不敢有半点差池。魏军即使强攻了几次也是被晋军打退,晋军不要命的攻击死守就这样和魏军僵持了起来。

魏军在冀州和晋军僵持,那青州的魏军却是不堪,在面对司马懿的多种作战方式之下,不到半个月就是拿下了半个青州。如此整个青州离落进司马懿之手不远。而吴兵凭借自己的疲兵的方式也是弄的魏军苦不堪言,很快终于有了成效,吴兵攻克了彭城,整个徐州州府落入到了吴的手中,吴的势力空前的暴涨。

就在这个时候的汉军也是成功的攻克荥阳,汉军已经开始威胁到了魏军的根本,只要虎牢姨婆汉军就可以一路前行,在无人可阻了。

这个时候的魏帝连番的接到前线战报,通过分析之后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抉择,那就是魏军要不要撤过黄河。扯过黄河坏处就是黄河以南再也不会有魏的土地,也不会再有魏民。撤回的好处就是可以凭借黄河之险,可以重新调整魏的兵力,只要大军可以抽调出来,灭晋也是非常的容易。只要到时候统一了北方,魏军逐渐的向南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如果此时魏军不撤回来,损失在外,那么魏连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此文武百官对这事好坏优劣是分析讨论不知道用了几日还是没有讨论出来。

一直到晋军攻下征个青州,青州归晋,魏军投降的降卒或用来充军或用来生产,司马懿的一系列动作似乎要在这里长治久安一般。司马懿绝对的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文可以治理自己手下的一切,武能够领军打仗或布计于千里之外,定天下之能。

可是曾经一心为魏的忠臣因为协会的变故,变成了一个反贼,如今反贼的实力大涨,有了可以夺天下的能力,王似乎已经和司马懿拉开了距离,只有那个至尊的位置才能够体现出现在的司马懿。不过这事还是为时尚早,所以司马懿不会去考略这些,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安抚民心,民心我用。

晋军攻下整个青州,吴兵已经接连攻下几座郡城,汉军拿下了虎牢的南的荥阳,大魏的军队似乎掉到了汉吴晋三军的口袋中一般,此时代扣已经是越来越小,再不做出决定恐怕就要全部的丧身在此了。此刻天下之民的消息再一次的聚集到了魏帝身上,在魏的存亡关头看为敌如何抉择。

魏帝的压力越来越大,心中除了悲愤外再无其他,可是又能如何,面对三国的兵力此时的魏真的很难招架的住了。最后在众大臣的请愿之下,魏帝终于是下旨。

令镇南将军夏侯惇带着魏军和许都的曹真汇合,之后具体的事宜都交由曹真,如何抉择都归于曹真。

夏侯惇接到帝喻,那里还敢迟疑就连最后的几座郡城也是不管了。不过夏侯惇可是不会白白的便宜吴兵,对于那些能够带的走的全部代州,带不走的或者摧毁或者付之一炬,半个徐州因为夏侯惇的决策顿时的弄的是民怨连连,其中有本地的士卒实在是看不过夏侯惇之举,逃者也不在少数。夏侯惇的本意是不让吴兵得利,但是因为自己的本意下达之后到了线面就是发生了变化,所以才会搞成如此。好在夏侯惇退的行军还算严明,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等到魏军退出徐州,整个徐州就变成了不设防的州,吴兵捷报连传,不到几日就是拿下所有郡县。而司马懿也做出了自己的诚意,就是没有对徐州动过一兵一卒,没占徐州一分一毫。

再次风云际会的时刻,受伤最重的就说魏国,其他三国都是得到了无限的好处,其中汉的付出是最大,成果却是没有吴晋获得多。不过吴晋联军似乎并不满足这么一点点的利益,这不等到两军分占了青徐之后,就是领军继续往西而来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那就是准备夺下剩余的兖州部分,此时的吴晋联军大军逼近兖州,因为已经做出要撤退的魏军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意思,似乎整个兖州都要拱手让人的意思。

夏侯惇赶到许昌之后,曹真就是命令夏侯惇先行,作用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让夏侯惇把住退回冀州的后路,不让汉军攻占了虎牢关断了自己退路。在魏帝下达那样的旨意之后,曹真就是魏帝准备让这个丢城的责任落在自己身上,因为整个大魏已经不能够保证这么大的一片领土,为了魏的继续只能放弃这里让汉吴晋三家去争吧。曹真也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同时也已经写好了请罪的表文,只要许昌被汉吴晋三家谁夺过去那么就会上表请罪,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平了魏民的愤怒,但是即便如此又能够如何呢?

吴晋联军已经分成两路在兖州孩子地开始了分占,魏军根本就不管,任由的吴晋去做,而他们这边趋势对着汉军做出了严防的举动,意思也已经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壮大晋吴而拖着汉,不让汉得到好处。此刻的汉军早就是听到了晋吴的军报,同时的对魏的表现非常不满,同样是敌人你们居然纵使他们在你们土地上劫掠却是依着个我们对着,难道是看不起我们,还是因为我们打的你们节节败退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09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