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安装避雷针
村里捶腿的捶腿,剔牙的剔牙,揉肩膀的揉肩膀。
地上洒落一地剥好的栗子壳和藕皮。
偶尔还趁着光线缝缝补补。
大家手就没闲着,竖起耳朵听李天讲话。
“咱们出来这么久,距离岭南也不知还要走多久,接下来的日子,咱们粮食还算充足,趁着天气好多走些,省的下雨天耽搁。”
村里人漫不经心的应着。
“村长,你说咋走,咱们跟着你们走便是,说啥就干啥。”
“就是,这也值得开会说,有那功夫还不如唠家常。”
李天面对这群懒散的人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就白操那个心。
说是这么说,第二天也是这么做,村民们叫苦连天,一整天走下来压根没停过,超过路上很多流民,这些流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这群不要命的往前赶的人。
他们都以为后面有什么东西,也不由加快脚步,生怕被李家村超过。
你追我赶,好一场竞赛。
最后,体力不支的他们终究被吃饱喝足的李家村人远远甩在身后。
李家村人爬的呼哧呼哧总算爬到山顶。
铜锣敲响宣布休息,所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月喘着粗气,爬山爬的险些要了她老命,腿已经不是她的腿,身体也不是自己的。
往山下看去,绿油油的一片,山林间的缝隙偶尔冒出烟渐渐飘向空中,说明有人在那里生火做饭。
山下已经看不清是何模样,远远看见城门口位置一群小蚂蚁往山的位置蠕动。
他们这片区域,先前的那伙流民也能看到他们原地歇息,暂时没往他们这边靠近。
“村长,可以生火做饭吗?我都饿的前胸贴后背。”
有人擦着汗询问李天。
空气中臭鱼烂虾的味道传来。
“哎呦,谁家的鱼臭掉了?”
张有福婆娘大喊一声,捂住鼻子。
臭鱼烂虾的味道真是刺鼻。
一个老婆婆哆嗦着手打开放鱼虾的袋子。
她儿媳妇忍不住埋怨:“娘,您看舍不得吃,现在都臭掉了。”
她的儿子也用埋怨的眼神望着自家老娘,一路上这么辛苦,又不是没东西吃,还这样。
李天就见不得儿女不孝顺,正好闻到,皱着眉把她儿子好好说道一番。
“你娘不也是为了你们省这口吃的,细水长流,趁还没烂透,今天抓紧时间吃了,埋怨啥,以后没得吃。”
不是家家户户有盐巴腌着保存这些鱼虾,天气炎热,本就死了,太阳炙烤,这个味道可想而知。
张翠萍瞅一眼自家板车上挂着的咸鱼,还好闺女提供的盐,不然自家的鱼虾也要烂掉。
剩下的龙虾和泥鳅都用木桶装着水,有水这些鱼虾死的不会那么快。
李月过去瞥一眼下山的路,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滑,没有刹车一不小心太沉都招架不住,人轻板车重,人都能玩跷跷板一样被翘起来。
为减轻重量,她提议吃泥鳅。
赵老头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泥鳅沾酒滋味一流。
他到附近帮忙采野葱和野姜,村里人找小溪边洗洗涮涮。
十几条泥鳅放入姜片,去除土腥味,村里其他人家有样学样,也跟着煮泥鳅汤鱼虾汤。
吃不完的烤着吃。
大家吃得满嘴流油。
”这日子几乎顿顿有鱼有肉,比在老家还滋润。”
有人砸吧嘴美滋滋道。
“谁说不是呢,我在这路上吃的肉,比在老家一辈子吃得还多。”
大壮娘捧着饭碗,脸上露出笑。
先前缺水干旱濒临死亡那种感觉早就被抛到脑后。
村里人暗自嘀咕:“也不知道到岭南那边都是山山水水是不是也这样好日子。”
大家提到岭南渐渐沉默下来。
谁都没去过岭南,对那里一无所知。
“岭南真的比京城好嘛?”
李天闲下来总算嘬一口他的旱烟,当然是空吸。
“你去京城能干啥?天子脚下,两眼一抹黑,大字不识,好地能分给你个外来户?”
这倒是讨饭都不如本地人讨的饱。
大家摇摇头,歇了去京城的心思。
李月也不大想去京城。
京城有权有势的人太多,他们这种底层小喽啰,走在大街上三步一个侯爷,五步一个爵爷,真不知道哪句话就冲撞哪位贵人,挡了哪位太太的路。
她不敢带着家人冒险,这可是皇权社会不是法治社会。
聊着聊着,饭吃完,趁着天色还早,李天催着村里人继续赶路。
刚才松懈的氛围荡然无存,大家任命的继续往前赶路。
天色渐黑,空气越发沉闷,蜻蜓低低飞过,地上的小蚂蚁和林间小动物也骚动不安。
村里老人抬头看天,一朵云都没有,长叹一口气:“看样子又要下雨,多走些吧,还不知道这雨啥时候停。”
老人们也是强撑着生怕掉队,能多走一步就多走一步给家里人减轻麻烦。
孩子们腿走的灌铅也不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一路走来抱怨再多,泪水再多,家里人也不会腾出手来抱他们,惹得一顿打还不如老老实实赶路。
走着走着雨滴开始落下,李天深吸一口气。
“趁现在雨小,加紧走快些,待会大了再休息。”
家家户户抓紧时间盖好粮食,冒雨前行。
路边也没破庙,走来走去都是走在树底下。
眼瞅着这雨滴落在树叶上越滴越大,村里这才手忙脚乱的开始搭棚子,休整。
李月觉得棚子搭在树底下危险性太大,可周围全都是树,不搭也不行。
噼啪闪电划过空中,照的人脸色煞白。
村里人不由加快手下动作,趁着雨下大前赶紧盖好。
他们分为好几个帐篷,分别搭在几棵大一点的树底下,还能遮风。
李月冒雨趁着萧阳搭帐篷的功夫递过去几根避雷针。
避雷针长度有一米,差不多够他们这些帐篷。
萧阳看到她抱着一米多长的铁棍,皱了皱眉。
“这个我说,你安装好,今晚雷电比较大,预防些比较好。”
萧阳嗯了一声,抹一把脸上的汗。
避雷针必须单独接地,不是和帐篷这些建筑地线连在一起。针尖长度70毫米,确定好合适位置预埋地窖螺栓,将避雷针底座固定好。
村里人不大懂,李月夫妻俩在干啥,但是人家肯定不是没事找事,不问只看着就是。
帐篷很快搭好,在她的监督下,在不远处避雷针也装好。
李月浑身湿透,心里总算安心。
一道亮光闪过,“啪”的一声巨响,雷电劈中不远处的一棵树,帐篷下的人嗷嗷直叫。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4/111110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