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晕船
船离开岸,大家心里空落落的,以前觉得是离开故乡,此刻具象化。
位置小,船上大家能坐下的尽量坐下,不能坐下的也站着倚靠着旁边的围栏。
李月和李夜这些昨天压根没睡好的,眯起眼睛打盹,在这船上还要一段时间才能靠岸,没啥事做只能睡觉。
睡着睡着李月感觉身体隐隐有些不适,睁开眼两个小闺女不舒服的捂住胸口,小李圆也哇哇哭着,张翠萍脸色有些难看。
“娘,怎么了?”
她们还好些,船上的有些妇人开始捂住嘴到一旁吐起来。
“你们可别吐我们船上,不舒服捏住虎口的位置。”
撑船打工仔提醒。
李家村的小河没有这么大的船,河也没这么深,大家这是晕船了,晕车晕船最痛苦。
晕船要放松心态,李月是闭目养神情况还好些,先玩没睡得着的乱动的小孩子们晕船最明显。
她们和赵郎中一个船。
赵郎中提供一些晕船的药粉给大家,一人含一口大家这才舒服。
其他船上的人就没那么好命,哇哇哇大吐特吐,惹得撑船的小哥大骂特骂。
“赵郎中还有啥好法子吗?这吐的酸水都快出来了。”
这一天一夜的,原本以为会饿肚子,现在好了,吃啥?全吐出来,吐的胆汁都要吐空。
赵郎中也不方便递药,教大家按一些穴位减轻痛苦。
“你们身上有带姜片的,含点会好受些。小娃子闹腾不吃的,给贴在肚脐上。”
村里人纷纷道谢。
李月这船人吃了晕船药精神状态好多了,不再继续吐,还有精力看四周的风景,如目的都是水,除了水就是偶尔有鱼跳出来从船边快速游走。
“哎呀,没带渔网。”
张翠萍瞅着这鱼伸手就能捞懊悔不已。
“娘,你小心些,在河里可不得了。”
船开的四平八稳,速度也快,这给大家花那么多钱坐船总算找到心理安慰。
村里无聊的望望天,望望水,随后开始聊起八卦。
李天抽出腰间烟枪打算大吸特吸,在闺女的死亡凝视下只能悻悻收回去。
孩子们也眨巴着大眼睛好奇打量着这一切。
早晨出发的时候天空晴朗,等走到半道上天开始变黑。
“小哥,你们这情况不会要加钱吧?”
大家心里七上八下,特意挑好天气出发就怕下雨天多收钱,老天爷可真不开眼。
同行的小哥,龇着一口大白牙,露出嘴角小酒窝。
“放心吧,我们东家没那么黑,下雨天收钱是指明知那雨很大还要走,有翻船危险的,这点小雨不会。”
村里人呵呵,这还不黑。
雨淅淅沥沥飘在脸上,大家躲无可躲,有些有先见之明的抽出家里的油纸伞和蓑衣。
“咦,你离我远点,蓑衣都撞我身上了。”
有婶子嫌弃的冲着旁边挤到自己的婶子大娘嚷嚷。
大家只是嘴上埋怨,过过嘴瘾,有些还好心的替没带的娃娃们撑伞。
李月家的大伞遮在头顶上,小娃娃们躲下来。
可惜,老天爷就是看人不舒坦。
“该死的,这雨咋斜着下,全飘进来了。”
得,伞白打了,可不打飘得更多。
大家也没开玩笑的心思,只希望不要再继续下雨,可老天爷就是爱开玩笑,这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趋势。
船上的妇人开始担心自家粮食会不会受潮,冲着另一艘船上的男人叫喊:“你找东西给粮食盖盖,可别受潮。”
男人们一脸不耐,望着自家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叫什么叫,用啥东西盖。”
自己身上都快湿透了。
遭了雨,这船上又没躲雨的地方,烦都烦死了,自家婆娘离八丈远还在叫,一堆东西哪里晓得哪些可以遮盖,当自己傻吗,不晓得盖。
用力一扯,有些东西扯到地上吓得他们一个激灵生怕翻下船去,那可喂了河水,找都没地方找。
“娘,要不咱们花点钱少点热水煮煮姜汤吧?要是感染风寒那可不得了。”
眼瞅着这雨不停,大家挤在一起,那伞滴落在肩膀上,衣服都潮嘟嘟的,作孽!
张翠萍舍不得花这钱,可看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咬咬牙点头。
李月去问小哥,借用他们灶房烧水要多少钱。
“15文!”
嘶,村里人倒吸口凉气,你真该去抢钱而不是撑船。
大家苦大仇深望着这小哥是怎么说的出他东家不是黑心人的话。
“15文好处多多,不管你们多少人用,只要别把我们柴用没了就成,15文可是柴火钱,咱这船上囤的柴还有这那东西那可都是花钱买的,已经是诚意价看在你们花钱坐船的份上。”
李月牙齿打着颤开口:“咱们自己带柴火能不能便宜点?”
那小哥似乎不大相信,上下打量她一眼。
“切,你有本事变出柴,那就十文。”
砍下去十文,李月再接再厉,然而小哥就不再搭理。
“你爱用不用,反正冻着花钱更遭罪不指十文。”
村里人咬牙10文就十文,每家凑凑还是能凑的出来。
李月跟着张翠萍进去烧水,还能带着几个小孩进灶房躲雨,小哥也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醒:“别烧了我的船,否则丢你下去喂鱼。”
说完人转身回去休息,冻死个人了。
船上的人有自己专属休息室,他们躲在里面瞧着外面这些人撇撇嘴,舒服的裹着自己小被子,由着外面的人自生自灭。
人比人气死人,大家也不敢仗着人多冲上前抢人家的休息室,真发飙丢下去喂鱼,游都游不到岸,真喂鱼。
张翠萍骂骂咧咧。
”黑心肝的玩意儿,也不怕赚赚那么多黑心钱掉河里淹死。”
怕被听到,她也只是小声嘟囔,眼神还鬼鬼祟祟望着不远处生怕被听到,谁让她也不精通水性。
“闺女,你真能变出柴火?”
张翠萍瞅着这空空的灶膛犯了难,说不给柴当真一根柴没给,早知道上船前背些树枝上来,千金难买早知道。
李月成竹在胸。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张翠萍不放心的和小孙女去门口望风。
花了钱进灶房,自然有些人家也带着孩子挤在门口能少淋点雨就少淋点雨,站在门口也就眼神止不住往里瞄,好奇李月如何没柴生火。
”李月,别逞能啊,别钱花了,火没生着。“
村里人人不坏就是有时候太碎嘴。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4/111110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