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渣夫奔月
李家村李月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京城的王恩义日子就没那么好。
老娘死后,他从李家逃出来后,逃去找自家哥嫂,然而哥嫂压根不待见他,王家其他人在村里也待不下去了。
左思右想这个世界上李月才是他唯一的家人,他悔!
曾经一颗真心捧在自己眼前,自己怎么就不知道珍惜。
新婚那几年他们也算是小情惬意,他嫌弃李月一个村姑配不上自己,但也算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会生三个孩子。
王家村的过来一些人在新地方日子遭受排挤,他们人少,整天被当地人欺负,实在是苦不堪言。
王恩义跑过来的时候,哥嫂刚要将他推走,他握住墙头:“我也懂你们在这活不下去,要不我们去找李月,我岳丈那人重情重义,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肯定会给咱们一条活路。”
他在乞讨挨打的时候明白很多事。
以前他在乡下甚至瞧不起村里这些泥腿子,整天仰着头看人,如今落魄至此,脑瓜子倒是灵活许多,以前他是被利欲熏心,如今……
罢了!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原先他是读书人,在乡下那是文曲星下凡,十里八村头一份,来京城实在是孤立无援,京城寸土寸金,门第之重。
京城并不适合他这么个乡下来的读书人,花销太大。
一日,他无意间照镜子,自己下巴凹陷,双眼空洞无神,没有曾经的意气风发。
即便是想勾引富婆,估计连马车边都没摸就被家丁当成臭要饭的打死。
不,他要联合李家村,他有两个优势,李月嫡亲相公,三个孩子亲爹,还有一个就是读书人。
在京城遍地秀才公举人老爷官大人,在那乡下就是凤毛麟角,李家村可没有读书人,实在再不济他以教书的名义住下,也比他整日讨饭饥一顿饱一顿,露宿街头还挨拳头的日子强。
他有那个自信!
王恩义劝说这些曾经的族人跟着自己一起离开,投奔李家村奔一个前程。
王家仅剩的几户族人,狐疑望一眼王恩义,他们的脑瓜子不如这个王恩义灵活但有些话他说对了,留在这也是死还不如去找李家村。
当即第二天几人找到当地村长想迁走。
村长冷笑:“怎么,吃了几天饱饭忘记自己从哪来的,没有我们村,你们还是一群逃荒的臭要饭的,要走行,这么多天白吃白住还有田地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留下东西再走。”
王家村人气抖说不出话,这些当地人说是分田地,给的全都是荒的不能再荒的地,少的不能再少,救济粮克扣了不说还给的是陈年发霉的粮食。
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想到光明的未来,他们意志难得坚定,还是李家村人和善,他们要去找李家村。
损失一大部分东西,这些人提着小包袱就上路。
王恩义以一个馊馒头为代价,蹲在一个往岭南商队的门口,挨了顿打总算打听到去岭南怎么走。
他也不知道李家村去岭南什么地方,但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李月那个奇奇怪怪的车子那么显眼,李家村那些人他一定能打听到。
李月现在那个相公叫什么萧阳的,那个身高,那个刀疤脸是最好的认证标志,相信看过的人定会过目不忘。
他自诩长相比萧阳俊俏多了,只要自己吃饱饭拾掇拾掇。
王恩义自信满满,和自己仅剩的几个族人一道前去追寻李家村这个光明的未来。
李月可不知道渣男又要挨边,她最近受老爹和胡老爹清明寨杜寨主邀请,给大家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土豆种植科普课。
地点选在李家村还未开好的地头里。
这天风和日丽,各家各户自带小板凳。
说是自带小板凳,除了清明寨的人带小板凳,李家村和胡家村的都住在一起哪里来的小板凳,都是搬块石头或者木头桩子,有些干脆摆烂坐在地下。
妇人们不种地,她们是过来凑热闹的,会编织绳子的继续编织发绳到时候统一去镇上售卖,不会编织的也搓着绳子。
连一向发懒的钱招娣母女俩都在搓绳子,伸着头听前面谈话。
李月站在高处,望着地下乌压压的一群人,密密麻麻。
大家七嘴八舌,场面一时无法控制。
张翠萍拿着女婿做的大喇叭提醒村里这些妇人。
“你们可别把绳子搞脏了,到时候可没人买的。”
“放心,放心,我们下头垫着东西,比脸还干净。”
大家笑呵呵的议论八卦,有些清明寨的都好奇凑过来问一时间大家感情好得不得了。
场面也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李天扯着嗓子喊,喊了半天,声音都被压下去。
他咚咚咚敲响铜锣,棒槌指着下面这些议论的人。
“吵什么吵,还要不要种土豆了,咋滴,你时间不要钱,你家房子不盖了?再瞎逼逼天都黑了。”
他喝了一口水,扫视下面这些人,发现大家声音小了许多,脸部表情缓和,然后抢过媳妇手里的大喇叭。
“我告诉你们要听的好好听,不想听的赶紧滚蛋,我们忙着呢。”
费心费力的也不知道图啥,还不是因为看大家伙是一个村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想带他们喝口汤。
容易么,铜锣再次敲得震天响,附近的山都在发抖,总算止住这些还想闲聊的人。
李月接过喇叭,这喇叭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本来萧阳要给她做,她没同意,太麻烦了。
“土豆也就是地蛋子,这玩意儿和鸡蛋差不多,咱们叫地蛋子也成。”
这个称呼获得大家一致赞同,先前大家听李月念叨土豆,纳闷咋有这么大的豆子,这么一说地蛋子更贴切,好吃,地里长得和鸡蛋一样,可不就是地蛋子。
不得不说,大家对李月有蜜汁滤镜,先前她可是嫁给读书人,那眼界自然和他们这些人不一样。
大家眼冒金星,李月带着大家过好日子,有些人家妇人因为李月发绳的活计赚了点钱腰板子都挺直,李月就是她们的偶像,楷模。
“地蛋子先前大家也吃过烤的,这两天你们也闻到我家有时候传过来的味道,萧阳打猎回来配上地蛋子,那滋味也很美味。”
提到萧阳她的脸有些不自然的脸红,村里人忍不住哄堂大笑逗弄李月。
“哎呦,李月你这让婶子牙都酸倒了,勾的肚子里的馋虫都冒出来了,有肉不放地蛋子都好吃。”
大家又是一阵笑。
也没多长时间,李月继续说土豆的吃法,尽量给大家普及,有些迫不及待的老农开口。
“李月别说吃了,我馋死了,快说说咋种能有这么多产量。”
“对对对!”
他们今天过来是为了打探如何种更多的地蛋子,可不是来啃这小夫妻俩的狗粮,听他们炫富炫肉的。
大家没恶意,李月也没生气,笑眯眯继续道:‘对,接下来就说到如何种。”
她刚要继续,人群中传来高亢的哭喊声,众人视线纷纷望过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4/111109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