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挖参
夏东青继续往下看,由于年代久远,有些信息已经模糊不清,但还是辨认出了 “六品叶” 的字样。
这里说的几品叶,指的是人参有几片掌状叶。
随着生长年限增加,人参会长出更多叶柄,每个叶柄上有五片叶子。
只有五片叶子的叫一品叶,也叫巴掌;十片叫二甲子;十五片叫灯台子,再多就是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了。
所以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叶片数量判断人参的年龄和品级。
六品叶已经是人参中的极品了!
这让夏东青也不由得兴奋起来。
因为出过好参的老埯子,很可能再次出好参!
这可不是迷信,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参这种植物很神奇,似乎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现在科技发达了,长白山一带很多人在人工种植人参。
一次种几百棵、几千棵,甚至上万棵!
但人们惊讶地发现,人工种植的人参和野山参虽然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却天差地别。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人工种植的人参长不大。
长到一定年限就会枯萎,不像野山参能活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这让很多参农百思不得其解。
都是植物,差别怎么这么大?
后来有人想出了个取巧的办法:找到老埯子,撒下人参种子,做好记号后就不管了。
这个看似自欺欺人的方法,居然真的管用!
确实延长了这些人参的寿命!
虽然还是比不上真正的野山参,但比参田里种的要好得多。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精心照料的人参反而长不好。
在野外风吹雨打的人参却长得特别旺盛。
就换个环境,差别就这么大,实在让人费解。
但事实就是这样,人参在现代医学中本来就存在很大争议。
西方医学一直无法理解人参为何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因为从成分分析,人参并不比其他植物特别多少。
扯远了。
确认没有遗漏信息后,夏东青拉着王大春后退几步,也不嫌脏。
随便找了三块大小合适的石头,就地跪了下来。
用草当香,用叶当纸。
这本该是采参人进山后第一件要做的事。
不过他们本来是来打猎的,现在补上也不算冒犯。
“孙良祖师爷,山神老把头,保佑我们挖到好参...”
这里提到的 “祖师爷” 和 “山神老把头” 其实都是指同一位人物 —— 孙良。
在采参这一行当里,他被尊为祖师爷,而 “山神老把头” 这个尊贵的称号,据传还是康熙皇帝御赐的!
祈福完毕,夏东青开始寻找人参的踪迹。
人参这种灵物娇贵得很,既怕冷又怕涝,喜欢阴凉但也不能完全没有阳光,特别是能长出好参的老埯子,环境条件肯定是一等一的好。
夏东青环顾四周,很快发现不远处有个小山洼,长满了松树、白桦、水曲柳等树种,是典型的针阔混交林。
这正是人参最爱的生长环境。
夏东青走过去,用木棍戳了戳泥土,发现这里的土质松软,和周围尚未完全解冻的硬土截然不同,拔出来时还能看到不少棕色的腐殖质。
这些是最近几年积累的枯枝落叶、杂草、动物尸体等腐化形成的营养土,对植物来说是最好的生长基质。
闻名全国的东北黑土,能捏出油来的那种,就是由这些物质演化而来的。
“就是这儿了!”
夏东青放下工具,给王大春使了个眼色,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旁边的树上敲了敲。
“山神爷诶 ~ 有客上门,开门咯 ~”
王大春立即接道:“门开咯 ~”
悠扬的喊声在山谷中回荡,一直传到对面的山头。
对面山上,一行五人牵着三条猎狗正在追捕猎物。
其中有张熟面孔,这人个头不到一米七,没带侵刀反而背着一把大斧头,手里拿着 56 式半自动步枪,却给人一种拿着土枪的违和感。
要是放在解放前,活脱脱就是个山匪!
此人正是赵二溜!
听到远处传来的喊山声,其中一人嗤笑道:“不知道哪个屯子的愣头青,三月份就跑来放山。”
“就是,这季节连红榔头都没有,拿屁眼找参啊。”
“八成是穷疯了吧。”
“这年头采参是真活不下去,还是打猎实在,起码能吃上肉。”
“我家那口子还让我秋天去放山,这不是扯淡么。”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着。
只有赵二溜皱着眉头,总觉得刚才的声音有点耳熟。
但又不太确定。
在他印象里,夏东青老弟应该不会干这么不靠谱的事才对。
就像其他人说的,采参都是入秋后才开始的。
那时候参籽成熟变红,高高耸立,在草丛里特别显眼,眼力好的隔半个山头都能看见。
而现在,野草还没长高,人参苗刚冒头,那点绿色全藏在腐殖土里,根本看不见,这怎么找?
别说拜山神老把头,就是跟山神结拜都不管用啊!
“难道是听岔了?”
就在赵二溜怀疑自己耳朵的时候。
过了一阵子,又传来一声喊:
“开山钥匙咯 ~”
开山钥匙,意思是找到二品叶人参了!
在长白山区,采参通常在谷雨后、白露前这段时间进行。
和打猎一样,人数不固定,可以一个人单干,这叫 “单棍”,比较少见,一般都是组队,由几个人或十几个人一起。
不过一般最少也要 5 个人,最多不超过 15 人,人太少效率低,人太多分钱的时候不好分。
正常情况下,七八个人一起压山就足够了。
当然,那些都是常规的采参流程。
夏东青和王大春要用那种方法,下个月也找不到人参!
这个山洼虽然不大,但也不是两个人短时间内能搜完的。
“大春,我们分头找,注意看有没有淌小水。”
“淌小水”,指的是那种很小、几乎没有声音的溪流。
“好。”
王大春点点头。
采参最忌讳多嘴多舌,要是哪句话得罪了山神老把头,这辈子都别想挖到参!
组队上山采参时,领头的宁愿人手不够推迟行动,也不会带上话多的。
今天也就是王大春跟着,要是换成赵二溜那个家伙,夏东青说不定真会先放弃,等改天再来采参!
没过多久,王大春就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不用说话,他往南边指了指,夏东青立刻跟上。
走了一会儿,二人来到一片稀疏的林子。
夏东青边走边观察,发现这里树木分布均匀,没有特别高大的树,整体看起来很整齐,而且没什么灌木丛。
林子中间,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着,不走近根本发现不了。
“就是这儿!”
夏东青立刻做出判断。
都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人参生长的环境也是精挑细选的。
只要有一点不合适,它立马就死给你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10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