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144章 想要加入

第144章 想要加入


"刘叔,您人脉广,石湖市除了国营商店,还有哪些地方专门收人参?"

上次机械厂的事让夏东青暂时不想找安开山帮忙。

再说那家伙也不懂行。

到头来还得找把眼师傅。

这么来回折腾,肯定要耽误不少时间。

"你们可以去岭南那边的供销社看看。"

"供销社也收这个?"

在夏东青印象里,供销社就跟乡镇百货商店差不多。

虽然也收山货皮货,但价格比市里国营商店要低不少。

"岭南那边情况特殊,放山人多,人参产量也大!"

人参这东西确实金贵得很。

供销社因地制宜调整业务,倒也合情合理。

"去的时候报我名字就行,我表弟在那儿工作。"

"好嘞,那就麻烦刘叔了。"

"客气啥,一个电话的事儿..."

又闲聊了一阵,夏东青三人准备返程。

回去路上。

赵二溜一副欲言又止的别扭样。

王大春看不下去了:"赵哥,有话直说行不?你这表情太磕碜了。"

要搁平时,赵二溜肯定得回怼两句。

但这回却出奇地老实。

"到底啥事?缺钱了?"夏东青太熟悉这种表情了,前世借钱时自己也这样。

"不不不。"赵二溜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是借钱。"

"就是...那个...我想..."

"大春,走吧,看来他也不着急。"

夏东青使了个眼色,作势要走。

王大春立即配合:"走!"

"别别别,两位好兄弟,我说还不行吗。"赵二溜赶紧拽住两人,一咬牙:

"下次挖参能带上我吗?我想给媳妇补补身子。"

放山这行当跟打猎一样,从来都是把头邀请别人搭伙,哪有主动要求加入的。

这不合规矩。

毕竟多一个人就得多分一份钱。

这年头谁跟钱过不去啊?

更何况赵二溜完全是个门外汉,带他上山等于白送钱。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何况只是朋友!

赵二溜也知道自己要求过分,没等两人开口就赶紧补充:"我用鹿茸换,不用大的,给个小苗就行,我回家炖鱼汤。"

夏东青:"说完了?没别的了?"

"没了。"

"那明天早点来,跟我们上山。"

夏东青撂下这句话就往家走。

"哦。"赵二溜下意识应声,随即反应过来。

"咦,明天上山干啥?不是说去卖人参吗?"

王大春:"老大说啥你照做就是,顺利的话明晚婶子就能喝上鱼汤了。"

"对了,记得把鱼备好!"

啊?

赵二溜望着夏东青远去的背影,困惑地眨巴着眼睛。

不是说放山讲究可多了吗?

既要挑日子,还得提前踩点。

就算一切顺利,进山十次能有一次收获就算山神开恩了。

怎么到夏东青这儿,感觉跟去菜园子摘菜似的,说有就有?

"既然是夏东青兄弟说的,那准没错!"赵二溜乐呵呵地往家走。

"明儿一早就去买鱼!"

啊~

夏东青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哈欠。

"赵哥,你这来得也太早了吧。"

他搅动着锅里煮的面条,"天都没亮呢,我就是神仙这会儿也挖不着参啊!"

赵二溜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

头回进山挖参太兴奋,都忘了放山不比打猎,不用赶早。

有些讲究的放山人,不是大晴天根本不上山。

他们说挖参是山神赏饭吃,得用自身福分来换。

而人的福分是有限的。

所以要把所有不利因素都避开。

看着赵二溜憨厚的样子,夏东青无奈地摇摇头。

"自己拿碗,太早了随便吃点面条垫垫肚子。"

"好嘞!"

赵二溜赶紧起身拿碗筷。

不过动作可没夏东青那么利索。

夹面条时小心翼翼的,生怕掉一根。

这才是那个年代该有的样子。

再过二三十年,面条确实不算什么稀罕物,甚至有人拿它喂狗。

但在80年代,这种精细粮食做成的食物,普通家庭还真舍不得吃。

一般只有过生日或者重大节日才会煮一点,还得先紧着老人孩子,大人只能眼巴巴看着。

也就夏东青这种赚钱容易、又带着后世记忆的人,才不把面条当回事。

吃到一半,王大春从墙头翻了过来。

二话不说加入"战斗"。

吃完早饭,夏东青又煮了点棒子面拌白菜喂狗,白菜量几乎和棒子面一样多。

最近为了消耗地窖里的存货,李小娟顿顿水煮白菜萝卜,夏东青都快吃吐了,狗多吃点,他就能少吃点。

顺便给它们清清肠胃,整个冬天肉食不断,几条猎狗明显胖了一圈,再这样下去可不行!

猎狗要是体重超标,品种再好也得废!

收拾妥当,三人直奔那片老埯子所在的山洼地。

目标明确,又多了个帮手,效率比上次高了好几倍。

从早上8点忙活到中午12点,总算把这处老埯子彻底翻了一遍。

有没有遗漏,夏东青不敢保证。

他不可能再去检查赵二溜和王大春负责的区域。

不过看着眼前的收获,夏东青已经很满意了!

山财不可尽取,这个道理他懂。

整整5苗人参!

一苗二品叶,两苗三品叶,一苗四品叶,还有一苗五品叶!

没找到第二苗六品叶,这也在夏东青预料之中。

说实话,他原本想着能再出一苗四品叶就谢天谢地了。

没想到还能挖到一苗五品叶!

两辈子加起来,夏东青只在远东见过一次两苗六品叶长在一个老埯子里的情况,但那处老埯子的年头可比这个久远多了!

少说也有200年历史!

夏东青不知道这是不是老一辈说的"灵气有限",但事实就是如此。

和夏东青的感慨不同,赵二溜此刻心情复杂。

看着眼前5苗人参,他整个人都懵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看到这么多人参摆在面前,还是觉得像在做梦。

不是说这玩意儿特别稀少,一年都找不到两苗吗?

怎么到了夏东青手里,就跟地里的萝卜似的,一挖一个准?

半天就挖到5苗,这要是一年下来...

还打什么猎,上什么班啊!

进山一个月,够吃两三年!

赵二溜越想越兴奋,四下打量着,这样的山洼地,山里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十几个!

好在他还不算太傻,知道人参和环境有关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10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