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明代的
枪伤?
那又怎样。
这边猎户多,枪支虽不泛滥但也不少。
办案要讲证据。
你说吴宝财伤人,证据呢?
人证物证在哪?能证明是吴宝财干的吗?
这年头可没摄像头,也没法验指纹做弹道检测。
破案基本靠吓唬。
就是套话加恐吓。
嫌疑人心理素质差点就容易露馅。
但这招对吴宝财没用。
盗墓贼别的本事没有,心理素质那是一等一的强!
所以只要没铁证,警察来了也拿他没办法。
听到这话,吴宝财总算松了口气。
"那咱们啥时候动手?"
"我敢肯定,那是明代的墓。"吴宝财舔了舔嘴唇,
这些年这样的老墓越来越少了。
里面的东西自然越来越值钱。
一座明墓,随便弄几件古董出来,都能在黑市卖上天价!
"先别急。"严家庆也眼冒绿光,但很快压住贪念,"现在风头紧,容易暴露。"
"等过了这阵子再上山。"
"反正没人知道那儿有墓,宝贝跑不了。"
说着从兜里掏出10块钱。
"你先去县城避避,记住别惹事..."
.......
夜深了,夏东青家。
"啥?盗墓?!"赵二溜一声惊呼,吓得王大春赶紧捂住他的嘴,"小声点!别让人听见!"
"唔唔..."赵二溜连连点头,好不容易挣开王大春的手.
顾不上抱怨,他压低声音对夏东青说:"兄弟,你可想清楚了,盗墓这事可不小。"
"被抓到最少得蹲几年!"
"搞不好还要吃枪子儿!"
赵二溜往外瞅了瞅,继续道:"你要出点啥事,老夏家可就绝后了..."
夏东青没打断他,知道这是好心的提醒。
换别人谁管你死活?
劝个屁!
爱死不死!
但夏东青什么时候干过没把握的事?
不等夏东青解释,王大春抢先道:"赵哥放心,这鬼天气谁往山上跑?"
"就算有人上山,荒郊野岭的哪那么巧能撞见我们?"
赵二溜眨巴着眼,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是这个理。
作为老跑山人,他自然明白这些常识。
常年在山里活动的村民基本就三类人:
第一种是砍树的工人。
第二种是采参的。
最后一种就是打猎的。
伐木工人不用多说,按照老规矩,入冬第一场雪后就得停工。
不是他们不想干活,实在是冰天雪地,山路结冰,卡车根本爬不上去。
几千斤重的原木,总不能让人用肩膀往下背吧?
采参人也很好理解。
他们要找的是人参,但那东西只有秋天才会开花。
就算经验再丰富,顶多春天上山碰碰运气。
冬天上山根本找不到。
三种人里,唯独猎户会选择在寒冬进山。
不过他们说的冬天可不是现在。
而是再过一个月。
之前说过,猎人选择冬季打猎,主要是为了追踪猎物方便。
就连号称"雪上飞"的傻狍子,也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
所以没有猎狗的猎人都会在入冬后抓紧时间打猎。
现在这个时节还只是初冬。
虽然下了雪,但积雪还不够厚实。
就算是经验丰富的猎户,也不会选择这时候进山。
北方的冬天那么长,没必要为了一两个月冒险。
想到这里,赵二溜眼睛突然一亮。
照这个道理,盗墓好像还真不算什么大事。
毕竟。
被抓到才叫事,没抓到就没事。
这年头敢一个人上山的都是狠角色。
只要过了心理这一关,剩下的就看行动力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说实话,赵二溜并不清楚盗墓能赚多少钱。
但他有个简单的想法:跟着夏东青准没错。
这也是他媳妇再三叮嘱的!
虽然对赵二溜态度转变这么快有些意外,但夏东青也没多问,这样反而省得他多费口舌。
倒不是说没有赵二溜就办不成事。
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
既然知道有对手,多个人总比少个人强。
经过之前那么多事,赵二溜是村里少数让夏东青放心的人。
就是担心老一辈思想保守,心理上接受不了。
要不然夏东青都想带上父亲和王叔!
"赵哥,回去跟嫂子说一声,就说要在山里住两晚..."
上辈子夏东青确实认识几个盗墓高手。
但他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
具体要花多少时间,他也说不准。
提前打好招呼,省得后面麻烦。
第二天。
夏东青收拾好工具,借口"抓羚牛",带着王大春和赵山河进山。
家里人也没多想,只是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沿着之前的路,三人很快又来到梨树坡。
才过去三天,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出之前的痕迹。
洁白的积雪掩盖了一切。
"夏东青兄弟,现在怎么办?"
要说打猎,赵二溜还算懂点门道。
可盗墓...
这完全超出他的认知范围。
夏东青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仔细观察四周。
努力回想之前发现刘老二时的场景。
想了一会儿,夏东青指着几个地方说:"先把这几个地方的雪清理掉..."
说实话,夏东青对盗墓的门道也不太懂。
上辈子他确实认识几个行内人。
但大家在一起时,基本都是互相吹捧。
稀奇古怪的事听了不少,真正有用的却不多。
不过夏东青也不需要懂那么多。
他只要抓住一个重点就行。
那个盗墓贼肯定是发现了古墓,才对刘老二下手。
对方找墓穴的方法无非是打洞、尝土。
所以只要找到对方打的洞,就能确定墓穴位置!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片区域这么大,对方打的洞又小,再加上积雪覆盖。
想找到简直难如登天。
不过夏东青早有准备。
他之所以要在山里过夜,很大原因就是为了这个。
时间一点点过去。
从日出到日落,三人在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里干得满头大汗。
中间吃了四顿饭。
干过活的人都知道,在寒冷环境下干活,消耗比炎热时大得多。
还好夏东青有经验,带了不少吃的。
要不然早就打退堂鼓了。
即便如此,三人也都累得够呛。
晚上早早找了个山洞休息。
第二天一早,夏东青煮了一大锅胡麻汤,放足了生姜和胡椒。
平时喝这个简直就是折磨。
人的肠胃根本受不了这么刺激的东西。
但在这种环境下,它就是驱寒的宝贝。
一碗下肚,整夜的寒气一扫而空。
再来一碗,浑身都暖洋洋的!
吃饱喝足,三人继续昨天的活。
直到太阳升到头顶,王大春那边终于传来好消息。
"找到了!"
夏东青和赵二溜赶紧跑过去,只见王大春面前的地上有个筷子粗细的圆洞。
从边缘的新鲜痕迹看,明显是最近才挖的。
夏东青找了根树枝往下探了探。
"没错,就是这儿!"
听到这话,王大春和赵二溜总算松了口气。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能早点离开这鬼地方谁不愿意。
零下二十多度,再加上刺骨的寒风。
才过了一天一夜,两人就觉得骨头都快冻僵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9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