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225章 出发

第225章 出发


夏东青记得很清楚,到了明年开春,

不少林场的工人,早上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

先上山打一波灰皮子,再去单位上班。

迟到扣的那点工资算什么?

一张灰皮子,顶得上半年的罚款!干!

事实也证明,上万块的大订单,

就算是李伟邦他姐夫这种供销社的干部,也格外上心。

没等到第二天,

当天晚上,他就亲自提着礼登门拜访。

收下定金,确定夏东青不是闹着玩的之后,

那人拍着胸脯保证:

一定在最短时间内,把一百把气枪全都凑齐!

“行,那就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我还得谢你呢……”

客套几句,李伟邦姐夫也没留下吃饭,

急急忙忙就回去了。

看那样子,估计当晚就得开始动作。

那人走后,

母亲李小娟开口了:

“你这傻孩子,急什么呀,怎么不讲讲价呢?”

“哪怕每把少一块钱,一百把也省一百块啊……”

夏东青笑了笑,没说话。

他当然知道讲价能多赚。

可上辈子的教训告诉他,做生意不能太贪,

别总想着把每个环节的油水都榨干。

有时候让点利,看似吃亏,

最后反而能赚得更多!

这笔近万块的大单子,

夏东青确实有讲价的底气。

别的不敢说,

在现在这个价上,再往下压个两三块,问题不大。

可李小娟忽略了一个关键——数量。

国家大量出口灰皮子的消息,又不是什么机密。

连赵二溜都能在路边听来。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已经知道了。

夏东青从不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那个。

他能想到囤气枪赚钱,别人也一样能想到。

甚至他怀疑,已经有人动手了。

只是本钱可能没他足。

本来起步就慢,这时候再为三两块钱扯皮,

人家哪来的积极性?

少压三块钱,一百把才三百块。

多吗?

等气枪涨到一百多,

不过才四五把枪的差价。

夏东青现在要的是快,要的是数量。

别说讲价了,要是李伟邦姐夫能保证一晚上就把货凑齐,

他甚至愿意在原价基础上再加几块!

在哪个阶段该看重什么,

几十年商场经验的夏东青,比谁都明白。

……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夏东青四点就起床了。

昨晚提前打了招呼,

母亲也起得很早。

早饭是昨天的剩菜,配上茄子炖土豆,还有两合面的馒头。

随便对付一口,

夏东青就开始收拾东西。

绑腿带、换衣服、检查气枪,

确认没落下啥,背上枪,带上干粮就出门。

“大春,你弄好了没?”

没敲门,他直接从墙头翻了进去。

结果一看,

王叔、周婶和王小海在东屋吃饭,王大春正往背筐里塞东西。

跟王叔和周婶打了个招呼,

就听王小海冲他喊:

“大哥,你们今天去打松鼠,帮我抓只活的行不?”

察觉到自己妈眼神不太对,他赶紧补充:

“我和俩妹妹都想养一只。”

要说这王小海,从小脑瓜就灵,

啥事只要扯上两个妹妹,不管成不成,起码不会挨揍。

“活的可以抓,但没人帮你喂啊。”

夏东青意味深长地说。

“不用不用!”

一听夏东青答应了,王小海激动得从椅子上蹦起来:

“我自己喂!家里还有不少秋天攒的榛子。”

本来榛子就是从松鼠窝里掏出来的,

现在拿去喂松鼠,

也不算亏。

“行吧。”

现在农村没啥娱乐,

让王小海干点事,也算是打发时间,

省得他一天到晚满嘴跑火车,话多得像老太太的围裙带子,松得没边。

想活捉松鼠,空手可不行。

夏东青让王大春把之前在屯子里借的铁笼子翻出来。

“啊?要那玩意干啥?”

“你弟弟想养松鼠。”夏东青朝那边使了个眼色。

王大春立马就懂了。

要是别的事,他可能还不上心。

可要是整点小动作“坑”弟弟,

那王大春立马精神了!

翻箱倒柜把笼子找出来,扛到门口。

突然他反应过来:

“哥,那灰皮子精得很,咋抓啊?”

手里有枪,打个猎物不难。

可要抓活的,完全是另一回事。

尤其是山里的动物,野得很。

外面稍微有点响动,立马“嗖”地没了影。

想活捉?没那么简单。

“没事,我有办法。”

要是抓老虎豹子,夏东青可能真得犯愁。

可灰皮子,还难不倒他。

他回家翻出冬天抓沙半鸡用的抄网,还有一把带弯把的锯子。

把东西全塞进车后备箱,

再让猎狗也上车。

二人到了赵二溜家门口。

灰皮子的事,本来就是赵二溜先提的。

上山打猎,自然得带上他。

汽车喇叭一响,赵二溜立马从屋里跑出来。

这时候赵山河正坐在堂屋吃饭,手里端着碗,看见夏东青就招手。

“兄弟,你们吃过了没?要没吃就进来吃点,你嫂子刚蒸的糖包子。”

“我们吃过了。”夏东青回道。

“你在屋等会儿就行。”

“不了不了,我也快吃完了。”

赵二溜几口把剩下的饭扒进嘴里,转身就往屋里跑,换衣服去了。

这时候杨玉凤也出来了,手里端着一大盆热乎乎的糖包子。

夏东青一看,哪还好意思坐在车里。

赶紧下车。

王大春也跟着下来了。

“都怪我家那口子,让他动作快点,早点给你们送去。”

“偏跟只懒驴似的,拖拖拉拉到现在。”

“你们快尝尝,看我手艺退步没?”

“不怪赵哥,是我们来得太早了。”夏东青一边说,一边顺手拿了个包子。

刚出锅的,烫手得很。

他两只手来回倒腾几下,才凑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小口。

太烫,不敢大口啃。

就咬了个小口子。

可就这么一下,里头的香味全冲了出来。

北方有种面食叫糖三角,是白面做的,三角形,包的是白糖或红糖。

可这糖包子不一样。

除了糖,还放了油渣。

谁都知道油渣多香,混着糖一蒸,那味儿别提了!

几十年后,日子好了,有人嫌这甜那油,怕糖尿病,怕高血压。

可现在这个年头,家家都吃不饱,肚子里缺油水。

这种糖包子,那就是过年才有的好东西!

整个村子,没几家能经常吃上。

也就赵山河跟着夏东青挣了点外快。

不然的话,他一年到头也见不着这玩意。

虽说早饭刚吃完,夏东青和王大春还是每人吃了三四个。

这时候赵二溜也收拾妥当了。

“走了,嫂子!”

“路上小心点啊。”杨玉凤叮嘱道。

车子开出村子,一路往西。

中间过了一条小河,才进山林。

路边停下,大路能开车,再往里就得靠脚了。

车一停稳,王大春这高个子就去扛铁笼子。

夏东青背上枪,带着几条猎狗往山上走。

没一会儿,三人到了一片松树林。

“放狗!”夏东青喊。

“好嘞!”赵二溜应了一声,解开狗绳。

没了束缚,狗群一下子兴奋起来。

嗷嗷叫着,围着主人转圈,然后朝四面散开。

特别是小青龙那几只活泼的,在林子里这儿闻闻,那儿撒泡尿,追着玩,闹着叫。

看这样子,周围没发现什么危险气味。

王大春放下笼子,把背上的16号挂管拿下来,递给夏东青:

“哥,你用这枪?”

夏东青接过挂管,把自己的56式半自动递过去。

“嗯,这枪力道正合适。”

“你那把留着防身用。”

灰狗子身上没多少肉,最值钱的就是皮。

要是用56式半自动打一枪,非得打得稀巴烂不可。

别说保皮,能不能捡回来一块完整肉都难说。

16号挂管威力小点,可打灰狗子,刚好够用!

夏东青熟练地检查枪管。

又抓了一把沙弹,塞进口袋。

然后提醒道:“都听着点狗的动静,小心些。”

野外这地方,狗鼻子比人眼睛灵。

现在看着没事,可深山老林啥都可能发生。

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9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