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274章 你混的?

第274章 你混的?


接着就看见赵二溜一手搂一个,仨人背对着他们,脑袋凑一块嘀咕了好一阵。

过了好一会儿,才转身回来上车。

临上车前,赵二溜还和夏东青对了个眼神,啥也没说,但都懂。

车慢慢启动,那两人还在路边挥手告别,赵二溜也隔着窗摆手回应。

一路开回村,车停在夏东青家门口,王大春终于忍不住问。

“赵哥,刚才那俩到底啥人?”

“他俩啊……以前跟着我混的。”

啥?跟、你混的?

王大春一听愣住了,心里直犯嘀咕。

赵二溜的名声可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跟夏东青搭伙之前,就在附近几个屯子里“响当当”了。

准确说,那时候比现在还“出名”,不过是坏名儿。

谁不知道小山村有个“赵山河”,人称二溜子,正事不干,光会瞎吹?

自己都快饿死了,还能有人跟着他混?

那不得一顿饭吃三天,三天饿九回?

除非脑子进水,不然谁干这傻事!

边上夏东青倒是立刻反应过来,开口问:

“赵哥,那俩是77愣场的那批人?”

这事说来也怪。

赵二溜吧,不靠谱是真的,干过不少离谱的事,名声臭得不行。

可话说回来,人有百样,啥怪事没有?

他本事不大,但嘴皮子利索,特别能吹!

林子里碰过老虎,山上猎过黑瞎子,悬崖底下还逮过野猪……

按他自个儿的说法,纯粹是命不好,要不然早成大老板了!

正常人谁信这些?吹得天花乱坠,兜里比脸还干净,谁服?

可偏偏就有那么些人,脑回路跟别人不一样,就爱听这种传奇故事。

一听赵二溜吹牛,立马两眼放光,奉为偶像。

这类人还真不少,就爱叫他“赵哥”,一口一个大哥。

刚才那俩,八成就是他的“铁粉”。

夏东青早听赵二溜私下念叨过好几回,说自己当年在77愣场,那是万人追捧,风光得很。

听到夏东青这话,赵二溜立马咧嘴一笑,眼神里透着股“还是你懂我”的劲儿。

话还没说两句,院门一响,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赵二溜扭头一瞅,赶紧问:“哎你咋来了?”

来的不是别人,是他媳妇杨玉凤。

杨玉凤翻了个白眼,嗓门直接提了八度:“哟,你能来,我就不能踏进这个门了?”

说完也不理他,转头就冲夏东青几人笑着点头打招呼。

一群人前脚刚进院子,就看见里头摆了好几个大木盆。

李小娟、周秀琴她们围成一圈,手里一人一把菜刀,左手抓着萝卜,右手咔咔地切,刀板敲得噼里啪啦。

这是准备腌咸菜呢。

杨玉凤显然是赶过来搭把手的。

农村就这样,谁家有个活计,只要喊一声,街坊邻居、相熟的立马就来凑人手。

没人计较干得多干得少,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图的就是个互帮互助。

再说,人一多,活再累也不觉得闷。

边干边扯闲篇,时间过得飞快。

趁着大伙都在,王大春和赵二溜把麻袋拖到院子中央,抖搂一下,哗啦倒出一堆。

九只獾子在地上滚成一片。

别说人了,连家里那几条狗都炸了毛,闻到那股味儿,脖子一梗,扯着嗓子嚎起来!

“汪汪汪!”

叫声一声接一声,吵得跟山里碰上什么大野物似的!

狗鼻子最灵,这味儿一冲,立马警觉起来,反应比平时凶十倍。

“都闭嘴!别嚎了!”夏东青一声吼,狗才乖乖趴下。

这边李小娟扫了一圈獾子,心里盘算开了。

獾子卖不上价,比不了熊瞎子,连野猪都比它值钱得多。

可它有个本事,能入药。

尤其是治胃病,老一辈都说,拿它炖汤,比野猪肚塞小米强上百倍。

胃不舒服的人,连着吃几天,啥毛病都没了。

想到这儿,李小娟眉开眼笑,一挥手。

“儿子,你们先把皮扒了,我回头炖上,中午咱一起吃!”

北方人就爱热闹,李小娟打心眼里就爱张罗这事儿。

早些年穷,没那条件。

可自从夏东青闯出点名堂,家里日子红火了,她隔三差五就想叫人聚一聚。

话音刚落,赵二溜突然举手:“婶儿,能晚上吃不?”

“晚上?”众人一愣。

吃獾子还有时辰讲究?谁听说过?

赵二溜自己解释:“中午怕吃不上。”

“下午还得上山。”

这獾子肉老,筋头巴脑,没高压锅那年代,想炖烂就得慢慢熬。

光是烧水褪毛、剥皮切块就得小半天,真要开饭,怎么也得下午两三点。

可饭要是拖到那时候,山就别上了。

杨玉凤一听就纳闷:“刚下山回来,又上哪去?”

赵二溜嘿嘿一笑:“打猎啊,野猪。”

“野猪?”王大春愣了。

“咋说打就打?这会儿上山能赶得上?”

打野猪和撵灰狗子可不一样。

野猪到处乱跑,没个定窝,找它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再厉害的猎狗也得花时间追迹。

老手都赶早,天没亮就进山,趁着野猪刚出窝,顺脚印摸过去。

下午进山?那就是碰运气,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夏东青也盯着赵二溜,眼神里带着问号。

他也是常跑山的人,不至于不懂这个理。

难不成,这家伙是打着野猪的幌子,其实另有打算?

他没吭声,就站在那儿等个说法。

王大春一问,赵二溜立马挺直腰板,手一挥。

“不用瞎找,我知道地方,七八只一群,就在沟北坡!”

这话一出,大伙全是一惊,王大春更是瞪大了眼。

刚才一路下山,大家都在一块,谁也没走散。

野猪群又不是老鼠,走过的地方踩得稀烂,断不可能看不出痕迹。

夏东青脑子转得快,马上反应过来:

“是不是刚才那俩人告诉你的?”

“哎对!”赵二溜点头,“还是你脑子快,就是他们说的。”

“等会!”杨玉凤插话,“有人主动告诉你野猪在哪儿?”

“是啊,咋了?”赵二溜一脸理所当然。

“谁啊?该不会是骗你的吧?”杨玉凤直摇头,“这种好事能轮到你?”

找野物最难的就是踪迹,别人辛辛苦苦探到的窝,哪能随口说出去。

尤其还是她家这位,人缘……她心里打了个问号。

“你懂啥,我在外头朋友多着呢。”赵二溜嘴硬。

杨玉凤懒得拆台,大庭广众的,也没再戳破。

这时候李小娟开口了:“就算知道地方,也得明儿再上山。”

“不然打到了,黑灯瞎火往山下拖?”

现在不是夏天,四五点天就擦黑。

一群野猪,少说三四百斤,光往下搬就得小半夜。

犯不着为这事儿在夜里冒险。

“行,那就明早进山。”夏东青一句话定调。

那群野猪又不会长翅膀飞了,晚一天没啥。

老大都发话了,赵二溜自然没二话。

下午不进山,大伙立马忙活着收拾獾子。

人手一多,干起活来快得很,没多久,两只獾就拾掇得差不多了。

赵二溜抄起斧头,把剥了皮的獾子砍成一坨坨小块。

王大春拿凉水把肉冲了个干净。

再用笊篱捞进大盆里。

厨房的水早烧开了,李小娟端着盆进屋,先烫一遍肉,顺手准备下主食。

其他人还在院里忙活,有的继续削萝卜准备腌咸菜,有的接着扒獾皮。

平时人少,赵二溜就爱唠嗑。

现在大伙全在这儿,他嘴更是停不下来。

一边利索地扯着皮,一边对着王家哥俩吹起牛来,讲他怎么跟夏东青联手,收拾了那头横行霸道的黑瞎子。

在他嘴里,那熊跟纸糊的差不多,被他俩一通操作,当场撂倒,连跑都跑不掉。

大伙心里都门儿清,赵二溜这嘴一开,八成得打个七折八折。

可大伙也不较真,图个热闹图个乐呵。

加上王小海在边上一个劲儿捧场,几句“二叔真牛”“那熊是不是当场就跪了”说得赵二溜脑门冒光,越讲越带劲。

正说到“我一脚踹飞熊脑袋”的当口,院外传来一阵咯咯的笑声。

几个小丫头手拉着手进了夏东青家的大门。

她们一露脸,连狗都闭了嘴,不敢哼哼。

周秀琴笑着站起来:“哎哟,回来啦?”

今天周六,这片小学都歇双休。

杨玉凤正好过来串门,几个大人一合计,就让夏子梅、王晓婷跟她家小姑娘一块出去疯。

这年头农村孩子哪那么多讲究?

啥虫子老鼠蛇的,见了就抓,抓了就玩。

这会儿,几个娃提着一兜子不知名的小虫,直奔鸡圈去喂鸡。

要不是天冷,她们早就串起蚂蚱架火烤了。

赵二溜一看自己闺女回来,立马住了嘴。

倒不是心虚,主要是怕闺女童言无忌,一句“爹你这么能耐,咋以前冬天还穿补丁裤”直接把他掀了底。

虽说他闭麦了,但大伙围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气氛照样热闹。

孩子饿了,家里零嘴管够。

一直忙到下午两点,饭才上桌。

獾肉炖萝卜,锅里扔了一大把香料。

这东西看着不大,成天窝洞里,味儿冲得很,不靠萝卜和调料压住,谁吃得下?

另外几道菜也凑合:凉拌西红柿、土豆炖茄子、拍个黄瓜,还有一盘木耳炒青菜。

五个菜犯忌讳,李小娟又掏出两盒刀鱼罐头补上。

荤素搭配,还有硬菜撑场面,一桌子人吃得起劲。

吃到一半,王大春夹了口菜,抬头问夏东青:

“老大,明儿围猎,带青龙和二虎不?”

“不带。”夏东青嚼着肉,摇头,“留家里吧,那么多狗,抓猪够使唤了。”

王大春点头。

不带也好,他真怕青龙那毛毛躁躁的性子山上再出点幺蛾子,到时候脸都丢没了。

七八头野猪,多俩狗少俩狗,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8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