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胆大,熊未必大
“汪汪汪!”
突然,外面狗叫成一片。
夏东青放下碗,几步走到窗边一瞅,回头喊王大春:
“大春,咱三舅来了!”
啥?
王大春一听,鞋都顾不上穿好,蹬蹬蹬跳下炕。
跟着夏东青进了隔壁屋,扯嗓子喊:“妈,三舅来了,还带了人!”
“估计是来收山货的。”
半个月前,野猪王在楞场边上闹事那会儿。
周秀琴她弟周小山,带过一个南方来的收货人上门,叫郑东海。
那人来瞅了仓库里的熊胆,一看价码,兜里钱不够。
不是熟人,赊不得账。
当时就和李小娟说好,改天带他爹一块来,再谈买卖。
这事过去一阵子了,李小娟都快忘了这茬。
谁成想今天风一刮,郑家父子还真来了。
李小娟听见动静,扔下筷子就往外瞧。
扭头对杨玉凤说:
“二妮,你看着这几个娃吃饭,我们出去看看。”
二妮是杨玉凤的小名,她赶紧应了声“好嘞”。
安顿完孩子,李小娟冲周秀琴一挥手。
来的人里有她小舅子,做姐姐的,礼数不能少。
至于熊胆怎么卖,那得夏东青拿主意。
李小娟出面,纯粹是乡下老规矩——孩子没成家前,家里来客,长辈得出面,才算体面。
这也是为啥夏东青先喊了他妈。
就这样,李小娟左右挽着周秀琴和夏东青,后头跟着赵二溜、王大春和王小海,一块往外走。
院里全是猎狗,个个壮得像小牛犊。
周小山、郑学坤和郑东海哪敢乱进,只能站在门口等着。
“山子!”周秀琴一瞅见弟弟,先喊了声。
夏东青和王大春立马扯着嗓子吼狗,把那群家伙赶回窝里。
狗听主人话,一散开,场子清了。
都说狗通人性,尤其是猎狗,脑子灵得很。
它们不是真要咬人,就是叫两声提醒主人,吓唬吓唬外人。
现在主人都出来了,自然也就老实了。
“姐!”周小山咧嘴一笑,“快来看看,我把财神爷请来了!”
自家人,没啥客套。
他转头介绍:“二婶,这是老郑大哥,还有他儿子,你之前见过的。”
李小娟点头应了下。
周小山又对郑学坤说:“老郑,这是夏二嫂。”
“哎,好!”郑学坤笑呵呵点头。
几句话,就算见了面。
这年头规矩多。
男女见面得讲究分寸,不能像以后那么随便,该避嫌的地方总得避着点。
今天要不是周小山领着来,
加上夏东青他们几个都在家候着,
郑家父子俩还真不好意思直接登门。
把长辈们介绍了一圈后,周小山又挨个把夏东青这边的人给郑家人认了认。
人请进屋,夏东青顺脚从自己屋的炕柜里摸出一包石林烟。
撕开盒子,一人递一根。
正这时候,杨玉凤也把茶水端了上来,热气直冒。
李小娟乐呵呵地开口:
“老郑大哥,你们从哪儿过来的呀?”
郑学坤回道:“妹子,前阵子我们爷俩回了趟河北老家。
这一回东北,哪儿都没敢去,第一站就奔你这儿来了。”
这话要是别人说,听着可能还带点客套。
可从郑学坤嘴里蹦出来,那是半点虚的都没有。
他真不敢瞎跑,就怕钱没算计好,花超了份儿。
回头拿不出本钱收夏东青家的熊胆,那才叫亏大发。
比起那些杂七杂八的山货,熊胆可是金疙瘩!
他压根儿舍不得错过这等好东西!
听他这么说,李小娟立马招呼三人喝茶、抽烟,
又问周小山眼下秋收忙不忙,家里人手够不够使唤。
买卖做不做得成另说,人情不能薄了。
人家上门给足了面子,这边也不能塌架。
两边都上道,一个有求于人,一个也懂礼数,
聊得那叫一个热乎。
烟抽到一半,茶水见底,郑学坤这才开口。
“大妹子,你们家那熊胆……能不能拿出来瞧瞧?咱去外头看看成色?”
“行啊。”
李小娟随手一撩衣服角,从炕上跳下来,
打头就往外走,其他人紧跟着出了门。
到了院子,夏东青赶紧招呼王大春先溜一步。
进仓房先把青龙拴牢实了。
别的狗还行,那青龙脾气邪乎,谁也拿不准它突然发疯。
可别东西没看成,先咬了人。
一行人走进仓房,还没等李小娟说话,
郑学坤嘴一咧,脱口就是一句:
“我靠!”
只见屋子中间两排熊胆整整齐齐挂着,
别人家找一颗都费劲的宝贝,这儿跟晾腊肉似的挂了一串。
郑东海也愣住了。
‘上回过来没这么多吧?’
他心里嘀咕,上回数过,熊胆没现在这么多。
懂行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啥。
实话讲,要不是亲眼瞧见,郑东海死活不信有人能攒下这么多熊胆!
熊胆又不是野葱野蒜,
随便拿个锄头往山上一晃就能刨出来。
每一颗熊胆背后,可都是一头实打实的黑瞎子!
他还不知道,这还不是全部。
要是早来几天,屋里还得再多几颗!
正胡思乱想着,
郑学坤忽然往前跨一步, 凑到其中一个新些的熊胆跟前,来回打量,眼睛都亮了。
这颗正是夏东青最近带回来的,
出自那只巨无霸级别的大黑熊!
按理说,熊胆大小和熊的个头没准挂钩。
胆大,熊未必大。
可要是胆大得离谱,远超寻常尺寸,
那这头熊就绝不是一般货色了。
郑学坤走南闯北这些年,见过的熊胆不少。
眼前这颗,哪怕排不进头一,至少也能挤进前三!
他光是看着,脑子里就已经勾出那头熊有多吓人了!
“大妹子!”
他猛地转身,一脸正色地望着李小娟,语气都郑重起来。
“你跟我说说,这颗熊胆……是哪个老把式弄下来的?”
“这个啊……”
李小娟一把拉过旁边的夏东青,语气轻飘飘的:
“……我家这娃打的。”
啥?
这小子?
郑学坤、郑东海当场一懵,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他俩虽说不是专业猎手,
但在东北混了这些年,圈子里的门道多少懂点。
通常来说,打猎最厉害的都是四十上下那拨人。
经验足,体力够,枪法还准。
年纪再大的,经验再多,腿脚跟不上也是白搭。
归根结底,打猎是个力气活。
但这不等于年轻力壮就能成事儿。
比起力气不够,经验不足更要命!
前者顶多空手回来, 后者搞不好连命都搭进去!
所以一听李小娟说这话,郑家父子才会傻眼。
年轻人上山能活着回来,就算过关了。
夏东青居然能猎熊,还猎的是熊里头的巨兽,
这不是瞎扯是什么?
‘这小子该不会生下来就会开枪吧?’
这边心里翻江倒海还没缓过来,
周小山在一旁开口了:
“老郑大哥,你可别小瞧这孩子。
开春那会儿,他在前头安河大队还抓了只山大王呢!”
“现在方圆十里八村的猎人,没人敢说不服他的!”
说着,周小山冲他比了个大拇指。
“啥?山大王?你没扯谎吧?”
周小山话音刚落,
郑家父子立刻转过头,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夏东青。
要是说打一头瞎熊算个入门级任务,那猎杀山大王就是地狱难度!
山里人真碰上老虎,脑子里闪的第一个念头绝不是“怎么干它”,
而是“赶紧蹽”!
不管用啥手段,谁能从老虎嘴里夺命,甚至反过来把虎拿下,那才算得上山林里的顶尖高手!
这事儿,大伙心里都有数。
倒也不是不信周小山瞎编。
这么大的事,出门随便一问就露馅,谁闲得慌拿自己脸面开玩笑?
郑学坤定了定神,转头冲李小娟竖起大拇指:
“嫂子,你这儿子真不是盖的,服了!”
这话她早听出茧子了,可当妈的哪有不爱听夸孩子的话?
李小娟心里乐开花,嘴上还摆手:
“哎哟哪能啊,山里人靠山混口饭吃呗。老爷子在世时就会这一套,孩子他爹早年也撵过野物,现在轮到东青,凑合着能糊口就成……”
...........
这话听着是谦虚,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子底气。
可郑学坤耳朵一飘,愣是听出了另一层味儿!
老爷子会打猎,男人也打过猎,现在全提过去式,那不就等于说……人早没了吗?
他脑袋里“噌”地蹦出个刚听说的词:【寡妇扯业】。
他是河北人,老家叫“寡妇失业”,意思是女人没了男人,饭都吃不上。
可这东北地界不一样,女人能扛事儿,丈夫不在了也能撑起一家摊子,硬生生打出片天地。
本地人就把这叫“寡妇扯业”。
他本来想顺嘴夸一句:“大妹子,你一个寡妇拉扯家业,真不容易。”
可一抬头,瞅见墙上挂着那两排熊胆,话立马卡在喉咙里。
心里嘀咕,她这都叫“不容易”?
那我算啥?要饭的吗?
抿了抿嘴,这话到底咽了回去。
他万万没想到,还好没说出口。
不然让夏东青他爹地下有知,怕是得半夜提刀追八百里!
但甭管咋说,他是真打心眼里敬佩李小娟。
“大妹子,啥也不说了,苦日子熬出头了,你看孩子也出息了,往后享福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8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