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288章 五品叶

第288章 五品叶


都知道挖山货得挑七八月。

那时候参果从青变红,叫“红榔头”。

满山绿油油的,就它红得扎眼,找起来最省劲。

等果子掉了,只剩个光杆,像个秃了毛的笤帚,人称“刷帚头”。

这时候就难找了。

再往后,到了白露,人参叶子全枯了,黄黄地趴地上,叫“黄罗伞”。

更费劲。

可现在这个节气,四下里死寂一片,草木全秃了,地皮光溜溜的。

那些外行人根本不懂,所谓的标记根本不是什么伞状的东西,顶多就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杆子,干巴巴地立在那儿,跟地上的杂草混在一起,压根分不出来。

谁能瞅得出来啊?

夏建国自己琢磨半天,也想不出啥招。

正犯愁呢,

“啪!啪!”

耳边突然响起两下清脆的响声。

他一扭头,看见夏东青拿着根索拨棒,不轻不重地敲了下旁边的树。

夏建国立马凑过去,走到儿子跟前。

顺着夏东青指的方向一看,那棵红松树好像有点不对劲。

‘这该不会是……老兆?’

夏建国转头看了眼儿子,眼神里全是问号。

夏东青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然后伸手在树干上抹了几把,把一层灰土和青苔蹭掉了。

底下露出一块颜色不太一样的地方。

虽然年头太久,远看和周围没啥两样,

可!

你只要靠近了细瞧,立马能发现这儿的皮被人剥过,还有刀子刻过的印子。

明显是有人在这儿留下过记号。

没错,早些年的挖参人有个老规矩,

哪块地出了好参,就得在附近找棵显眼的树,

扒了皮,拿刀子把信息凿上去。

来了几个人,挖到几棵参,哪年哪月的事,全都刻明白。

这就叫“老兆”。

不光是图个念想,更主要是为了记路。

那时候没手机,没导航,山大林子密,转个圈就迷糊。

靠的就是这些树上的字当路标。

老话讲得好:守着老埯走,后代不发愁!

只要标记还在,将来就能原路返回。

只要地气没断,过个十几年,这儿还能再出好参!

老一辈早就明白,不能一窝端,得留后路。

扯远了,回正题。

树皮清理完,夏建国凑上去盯了半天。

字都快被岁月磨平了,加上当初刻字的人字写得歪七扭八,

他瞅得眼睛发酸,脑仁疼。

贴着树干,手指头顺着刻痕摸,眼睛眯成一条缝,一个字一个字地猜。

夏东青等得有点烦,正想自己上手看个清楚,

突然,

夏建国猛地抬头,一脸激动,冲儿子直比划。

‘这老兆上写着……当年这地儿出过五品叶!

五品叶?

夏东青眉毛一挑,这可不是小玩意儿。

他咧嘴一笑,冲他爹调侃道:“爸,这可是祖宗留下的宝地,你不赶紧给先人们磕两个?”

“滚蛋!”

夏建国立马回嘴,连规矩都顾不上了。

“你小子别耍我!你要真敬前辈,你怎么不去磕?你咋不动弹?”

“唉,你懂啥。”

夏东青两手一摊,装模作样地说:

“我之前可是抓过山神爷的人,我要真跪了,他们怕是要吓得从土里跳出来。”

夏建国愣了一下,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可眼角一扫,看见儿子那副似笑非笑的样子,

顿时明白,这小子,又在逗他。

他一下子明白了,这小子是在耍他呢!

夏建国立马翻脸:“走开走开!”

“再啰嗦一句,我立马踹你屁股!”

夏东青一看老爸动了真格,赶紧收起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老爷子真发起火来,挨顿揍可不划算!

念头一转,他乖乖闭嘴,手里的索拨棍重新抡了起来,继续往林子里走。

才迈几步,眼前就出现两棵松树,面对面地杵在那儿。

左边一棵,右边一棵,中间空出一块地方,像是特意留的门面。

山里长松树太常见了,一点都不稀罕。

要说稀奇,后世当宝贝供着的那些“名木古树”,在这会儿压根不算个事。

想找,一抓一大把,数量甩后世几条街。

真正让夏东青停住脚步的,是树干上的痕迹,

那上面,刻着老兆!

他不是头回见老兆,这辈子上辈子都找过不少。

可像今天这样,一连撞见两处,还都记得这么详细,属实少见。

他凑上前,挨个看。

左边这棵松树的老兆写着:五十多年前,有三个人在这挖出过三支棒槌。

两支是两苗五品叶,另一支是四品叶。

右边这棵更猛。

二十多年前,九个人组团来这儿,一口气刨出十二支棒槌!

里面有一支五品叶,四支四品叶,还有整整七支三品叶!

这收获量,听着都离谱。

要不是亲眼看见刻字,夏东青根本不会信。

别说人参这种稀罕物了,就是野鸡野兔,谁敢打包票上山一趟能抓十几只?!

旁边,夏建国也在瞅这两处老兆的字迹。

心里七上八下。

一方面,老兆是真的,说明这地方确实出过好东西。

他打听的消息没错。

可另一方面,都这么多人来过,还赶上这个不尴不尬的季节……

今天真能捡着漏?

夏建国还在那儿犯嘀咕,夏东青已经越看越踏实。

他一路走一路观察,心里越来越有数。

这片林子,是典型的针叶阔叶混交林。

山坡朝东南方向敞着,光照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种地形,简直就是给人参量身定做的温床。

既能晒到太阳,又不会晒太久。

人参那玩意儿,就是这么娇气,喜欢光,又怕光。

就这地势,换老把式来了,不把整片山犁一遍,根本不会收工!

而且,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让他认定这儿准有好货,

上辈子,真有人在这片区域挖出过大参!

最憋屈的是,他还亲眼见过那对挖到宝的父子!

那时候他啥也不懂,看热闹一样从旁边路过。

直到后来听说人家发了财,才捶胸顿足,悔得不行。

上辈子是睁眼瞎,白白错过金山。

这辈子,他绝不再当傻子!

知道这里有好东西,是一码事。

能不能找到,又是另一码事。

上辈子他只知道庞家父子在这发了财,可具体坑位在哪儿,没传出来。

所以,现在也只能靠最土的法子,

一寸一寸,给我扫!

夏东青环顾了一圈四周,挑了个方向,手里攥着那根索拨了棒,一边走一边往前面扒拉。

这时候山里早就没啥生气了,草啊树啊都蔫了,只有零星几棵松柏还硬挺着有点绿意。

放眼望去,满地都是干巴巴的黄草,像被火燎过似的。

他脚下一踩,枯草“嘎吱嘎吱”直响,声音在空旷的林子里格外清楚。

幸好现在是白天,太阳高挂,要是天黑了还一个人在这儿晃悠,保准心里发毛!

夏东青不慌不忙,走得稳当。

一边挪步,一边拿手里的棍子左右来回划拉,把脚边的草丛翻了个遍。

夏建国在后头跟着,瞅着儿子这架势,心里悄悄冒出点盼头。

怎么说呢?这小子以前真挖出过棒槌,不是瞎猫碰死耗子那种。

那是实打实的本事,说明他懂门道。

只要有底子在,再难的事也有指望干成!

刚开始十分钟,夏建国还挺来劲。

两眼瞪得溜圆,东张西望,生怕错过啥。

只要夏东青脚步一停,或者手上的动作慢下来,他就觉得有戏,心口一紧,热血直往上涌。

可二十分钟一过,那股子激动劲儿慢慢就淡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咬牙挺着,心里头念叨,别急,好东西肯定藏在前头,快了快了。

到了三十分钟,两条腿开始打摆子,酸得不行。

看着前面那小子还在东翻西找,毫无头绪的样子,夏建国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该不会是……没戏了吧?

一个小时过去了。

他彻底泄了气,瞅了个没草没石的树根旁,一屁股坐了下来。

心想,自己跟着瞎转悠也没用,反倒碍事。

干脆歇着吧,等那小子真找到了,再过去不迟。

……

这边夏建国心路起伏不断,那边夏东青依旧拎着棒子,在荒草堆里一圈圈地搜。

按他最初的想法,这个节气想找人参,简直难于登天。

一眼看去,全是黄不拉几的枯草,密密麻麻铺到山根儿。

想找一根藏着的人参苗,就跟在一堆沙粒里挑出一颗长得歪一点的小石子差不多。

这种活儿,哪怕有经验也得靠运气。

夏东青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妙招,只能一块地一块地啃,慢慢磨。

‘要不要回去叫人来帮忙?’他心里打起鼓。

要是平常上山捡蘑菇、打野猪,他肯定招呼大春和赵二溜一起上。

可这次不一样。

情报是老爹给的,位置准,再加上他自己还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心里有谱。

这时候喊人,等于白搭人情,浪费工夫。

但话说回来,照目前这进度,光靠自己一个人瞎摸,啥时候能撞上?

猴年马月都说不定……

算了算了,不值当在这耗下去。

再好的参,也不值得他在这山沟里蹲半个月。

想通这点,夏东青收起索拨了棒,转身准备去找夏建国汇合。

就在他刚迈出一步的时候,

眼角忽然瞟到不远处,离夏建国也就四五步远的一片草堆。

整个人一下子僵住了!

那片枯草里,有几根“野草”随风轻轻晃荡,叶子一抖一抖的,居然泛出一点微光,像是阳光在叶脉上跳了一下!

夏建国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夏东青已经几步冲了过去。

蹲在那堆黄草前,伸手轻轻把周围的草扒开,动作轻得像是怕惊着啥。

眼睛死死盯着里头,一眨不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8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