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你装傻是吧
哈……
对着手心哈了口气,手缩进袖筒,心里直翻白眼。
跟上夏建国,父子俩从屯口出来,径直往林子里钻。
天上还黑着,可老头子脚程一点没慢,走得飞快,走在前头带路。
走了二十来分钟,夏建国突然停下。
夏东青在后头隔了四五米,见状赶紧小跑两步:
“爸,你累了吧?我来背会儿?”
“不累!”
夏建国一摆手,指着前头一棵大红松说:
“就这儿,咱祭山神。”
啥?
夏东青一愣,马上想起来了。
天太冷,差点把这事儿忘了。
昨天有了收成,今天再上山, 按规矩,得先敬一下山神爷。
那棵红松不小,树干得有四五十公分粗。
夏建国把布袋放在树根边上,
然后从后腰抽出侵刀,开始在树皮上动家伙。
注意了,这回可不是挖参,也不是留记号。
是“开老爷府”。
只见他先用刀在树干上划个三角,
底下再连个四方块。
活脱脱就像小孩画画,搭个小房子。
轮廓画好,再一刀刀把框里的树皮削干净。
这活儿一完,老爷府就算是开好了!
是不是听着有点出戏?
明明传说里神神秘秘的,结果干起来跟玩似的。
其实山里的老规矩大多这样。
外头传得天花乱坠,
说穿了,不过是老百姓图个心安,盼点好运气。
既然是老百姓自己搞的,
那肯定不能太麻烦,太折腾。
第一件事办完,夏建国从兜里掏出一块红布,
一层一层,把那个“老爷府”裹得严严实实。
这会儿,夏东青就站在边上看着。
嘴角微微翘着,一脸耐人寻味。
说实话,看夏建国这么个犟驴,认认真真干这事儿,
跟看一出荒诞戏似的,又好笑又带感。
他自己咋想的,夏建国根本不知道。
夏建国把布角塞紧,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跪稳后,他顺手拽过旁边的布袋。
往下一翻,哗啦一声,猪头就滑了出来。
布袋子被他随手甩到一边,他一只手捏住猪耳朵,把那猪头正了正,摆在松树前头。
猪脑门对着地,嘴冲着自己,规规矩矩摆好了。
接着,他从裤兜里摸出一包石林烟。
抽出一根,叼在嘴里,烟屁股塞进嘴唇。
划了根火柴点上,吧嗒吧嗒猛吸几口。
然后把吸过的一头插进泥里,竖在猪头前面。
又接连掏出两根烟,一样操作。
三根烟并排站成一排,青烟往上飘。
夏建国对着松树和祭品,咚咚咚,一口气磕了三个响头。
磕完,他挺直腰板,扯开嗓子喊。
“山神老爷,我是夏建国,今天带我儿子夏东青进山寻参,求您老多照应,让我们进山顺当,出山平安!”
顿了顿,他又补上一句:
“我这儿子要是开春那会儿干了啥不懂事的事,您大人大量,别跟他一般见识,放他一马。”
老话说得好,事到临头才想起烧香。
就说夏建国吧,早些年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
啥鬼啊神的,在他眼里都不过是添菜的料。
这也是为啥当初夏东青惹了大爪子,家里没一个人跳脚的原因。
要是换个别家,讲究些的、古板点的。
你敢动山里的东西?
那还得了!
“得罪山神,以后还活不活了?饭碗都要砸!”
可今儿不一样了。
夏建国是带着儿子进山挖参来的,想碰个运气,挣笔大的。
这态度,转变得比翻书还快!
刚拜完山神还不算完,还得接着拜!
这回拜的是老把头!
老把头名叫孙良,是挖参人心里的祖师爷。
那些山里传下来的规矩、暗语、手法,一大半都是他留下的。
所以,夏建国刚给儿子道完歉,马上又冲着那片林子“咚咚咚”磕了三个头,嗓门洪亮地喊。
“老把头您老睁睁眼,保佑我们爷俩今儿不白跑一趟,要是碰上鹿角匙,挖出来的可全是顶好的大参啊!”
这话一出,夏东青差点没绷住。
他扭过头去,嘴角咧到耳根,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谁知,夏建国又来了,“咚咚咚”,再磕三个头!
起身的时候,他还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掌心朝前,像庙里做法的神汉似的,大声嚷嚷:
“山神老爷!老把头!开山门啦,”
声音在山谷里撞来撞去,一群老鸹扑棱棱全飞了起来。
就在夏东青瞅着热闹,心里直乐的时候。
夏建国突然不吭声了。
猛地一扭头,眼睛瞪得老大,直勾勾盯着他。
夏东青心里一咯噔,赶紧收住笑,板起脸,装出一副肃穆样。
心里直犯嘀咕:我就是笑了一下,至于发这么大火吗?
还没等他想出怎么圆场,就见夏建国蹭地从地上爬起来,大步冲他走来。
那架势,跟要动手似的。
夏东青愣在原地,眼睁睁看着爹走到跟前。
突然抬脚,用脚背“啪”一下抽在他屁股上。
疼是不疼,但那一脚踹得夏东青差点没站稳。
“爸,你这是干啥啊?”夏东青一脸懵,心里还挺委屈。
我就笑了一下,咋还犯错了呢?
夏建国两眼一瞪,火气挺大。
“干啥?你装傻是吧!”
夏东青:“啊?啥情况?”
夏建国抬手就往山那边指,嗓门又提了一截:“我喊山,你人呢?你不该应一声啊?!”
这一句话,把夏东青脑子给点着了。
哦,闹了半天,老头子是因为我没搭话才炸毛。
赶紧赔个笑脸,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表示下回一定配合。
夏建国瞅他这副样儿,又狠狠剜了一眼:“长点心行不行!”
·········
说罢,他重新走到供桌和祭品前头。
双膝一弯,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双手往上一抬,大声喊:“山神爷!老把头!开山门啦,”
话音刚落,夏东青立马接上:
“门开啦!”
夏建国继续喊:“开山门呐!”
“门开啦!”
“开山门呐!”
“门开啦!”
………
喊完三声,应完三遍,夏建国站起身,双手合拢,冲着供台连着鞠了三个躬。
然后一挥手,干脆利落:
“走!进山了!”
夏东青嘴角抽了抽。
抿了抿嘴,没吭声,抬脚就跟上。
走了一阵子,大概两个多钟头吧,父子俩又回到了昨天那个老埯坑附近。
刚到地儿,夏建国瞅着那片长满枯叶杂草的坡地,忽然侧身一让。
把夏东青让到了前头。
夏东青心里直翻白眼:这时候倒客气上了?
他先把背上的布兜和那支56式半自动步枪摘下来,递给夏建国。
再从裤兜里掏出一块红布包着的东西。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把鹿角做的小铲子。
“爸。”
夏东青一边四下张望,一边开口:
“你待会去弄点青苔、松树皮啥的,完了就找个地儿歇着吧。”
歇着?
想得美!
夏建国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不累。”
不等夏东青再劝,他转身就往昨天靠过的那棵大树底下走,把东西一放。
转头直奔溪边,开始扒拉青苔去了。
夏东青耸耸肩,也没拦他。
等老头走远了,他自己站在原地,仔细打量这面山坡。
不过这次,他没再搞那些神神叨叨的套路。
转了一圈后,他径直回到昨天挖过的第二个坑那儿。
这位置离昨天挖出那棵人参的地方,有五六米远。是夏东青按以前的经验,顺着人参指向推出来的点。
虽说昨天忙活半天,啥也没捞着。
但他总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
没找到参,肯定是漏了啥细节!
‘到底是哪儿不对劲呢……’
想了一会儿,夏东青顺着昨天那棵参的跨海方向,又往外挪了大概两米。
蹲下身,伸手在草丛里扒拉起来。
突然!
他手一僵。
两根手指立马夹住一根不起眼的草茎。
“果然!”
心里头豁然开朗。
昨天他算方位时,是按五片叶、六片叶的路子来的。
可眼下这棵参,明显已经超出六片叶的范畴了!
别急,不是说真有七片、八片这种说法。
而是参长到六片叶之后,会“回炉”,变成二甲子参。
实际过程比这复杂多了。
外人不懂,就连夏东青也说不透彻。
总之,昨天没挖着,并不是没有参。
纯粹是他自己定错了点。
目标一锁定,夏东青立马拔掉周围的杂草,拿鹿角匙轻轻撬土。
“这棵看着不太起眼啊。”
夏建国蹲在边上,瞅着刚露头的参,有点失望。
“嗯。”
夏东青应了一声,“芦头确实小了点。”
通常来说,芦头大,主身也不会差。
可随着土越挖越深,
夏东青脸上的郁闷劲儿,反倒一点点散了。
为啥?
这棵参的形体,实在太出众了!
有多好?
这么说吧,就算从没摸过参的人,一眼看了也得说声“绝了”。
个头大确实能卖上价。
可要是碰上这种极品,个头再大也得靠边站。
认准这是棵好货,夏东青立刻变了手法。
他干脆跪趴在地上,半个身子几乎贴着泥面。
手里的鹿角匙捏得稳稳的,眼睛一眨不眨。
对这种上等参来说,断一根须子,都可能少卖一大笔钱。
不知啥时候,夏建国悄悄挪到了儿子背后。
他盯着夏东青的手,紧张得连呼吸都压低了,生怕惊着啥。
时间一点点过去……
在夏东青手下,一根根参须被小心地从土里引出来。
每带出一根完整的,夏建国心里就踏实一分。
在他看来,这棵参算是稳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8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