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294章 开山钥匙

第294章 开山钥匙


再看第二棵参,芦头不是三节的,却更稀奇。

它的芦头分了叉,左右各一根,上面还挂着细小的艼。

这种情况叫蹭芦。

通常是因为地面被人或动物踩踏,压到了土里的芦头,受伤之后重新长出来的样子。

比起三节芦,蹭芦卖相差了不少,算不上精品。

但夏东青一点不敢马虎。

他用手一点点扒土,生怕弄断一根参须。

过了十几分钟,夏建国扛着六七片青苔回来了。

他先把东西搁在大树底下,顺手抄起一根木棍,四下转了一圈。

他这么干,并不是防着别的挖参人偷偷摸摸来抢地盘。

而是怕林子里突然蹿出个野兽,比如熊或者野猪,那可就麻烦了。

按正常流程,挖参时得“喊山”、“应山”,还得拿索拨棒敲树,制造响动。

这样一来,附近几里的猛兽早就吓跑了,根本不用提心吊胆。

可这次夏东青为了稳妥,怕走漏风声,干脆把那些动静全省了。

虽然更隐蔽,能保住这个老埯子不被人发现。

但也等于把自己和老爹推到了危险边上。

谁知道哪头不开眼的畜生会不会悄悄摸过来,给他们来个背后偷袭?

真要是参挖到了,命却丢在山里,那真是赔到家了!

转完一圈,确定没啥异常,夏建国才放下心,拿着青苔走到儿子边上蹲下。

又过了好一阵,夏东青终于把整棵参从土里起出来了。

和之前那棵不同,这次他没那么小心。

就用两根手指捏着芦头,随随便便往夏建国递过来的青苔上一放。

那副神情,连夏建国这种外行都看得明白,这参,不咋地。

“哎,儿子,”夏建国压低声音,试探地问,“这棒槌……是不是不太行啊?”

挖参时忌讳乱说话,特别是不能说参不好,容易惹晦气。

所以他只能拐着弯儿问。

夏东青点了点头,明白老爸意思。

瞅了眼青苔上的参,轻飘飘地说:

“我看也就值三百来块。”

三百来块?!

夏建国先是一愣,立马反应过来了。

他瞪了儿子一眼,没好气地嚷:

“你可真能吹!”

“三百还嫌少?!”

“咱村里娶个媳妇,都未必有几个花到这个数的……”

面对老爸喷过来的唾沫星子,夏东青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中间还慢悠悠地从包里摸出个军用水壶,拧开盖儿抿了一大口。

那神情,压根不像被骂的,倒像是在看热闹。

夏建国反应是迟了点,但不蠢。

一看儿子这吊儿郎当的样子,心里火苗蹭地就起来了,正要张嘴训人。

谁知夏东青先开口了:

“爸,你真不让我喘口气?腿软手软的,待会儿挖不动参可咋办?”

“啊?!”

夏建国脸一下子变了,赶紧摆手:

“行行行,你说得对,你赶紧歇着,我闭嘴还不行嘛!”

懒得搭理他的夏东青,拎着水壶径直走到旁边大树底下。

顺手从兜里掏出一块方糖,扔进嘴里嚼了两下。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一说来糊弄老爹的。

别看挖参听着轻松,就是趴地上扒拉土。

可只有真正干过这行的才清楚,那种全神贯注的劲儿,特别费人!

说句不夸张的,年纪大点、体力差一点的老把式,

挖一苗参都得中途歇两回,缓着劲儿来。

他这边眯着眼休息,夏建国可没闲着。

麻利地扯下几片松树皮,把那两个裹满青苔的参筒包好。

外头再缠上细麻绳,轻手轻脚塞进挎包里。

又把四周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干净。

忙完一圈,才蹭到儿子边上坐下。

犹豫了好一会儿,到底还是忍不住问:

“儿啊,咱……真不喊两声?哪怕随便吼两句,讨个彩头也好啊。”

“算了吧您。”

夏东青皱眉道:“这地离村子多近啊,真嚷嚷起来,招来外人可就麻烦了。”

放山这行当里头,向来讲究个先到先得。

这块老埯子是他们爷俩最先踩到的,按规矩就得由他们起参。

别人不该插手。

可话说回来,

规矩这玩意儿,只能管住守规矩的人。

一旦牵扯到钱,啥情分都靠边站。

要是让人知道这儿埋着老兆头的老埯子,

夏东青都不用想,都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规矩?

呵呵。

那是你们放山人自个儿定的,我又没入这个行,凭啥听你的?

再说了,山参长在野地里,又不是你家后院种的,

凭什么你挖得,别人就碰不得?

拦人发财路,等于断人家命根子。

现在这年头,为了几十块钱都能动手打架,

一苗上等野山参能卖多少?足够让人心发黑、脸变形,啥事干不出来?

听懂了儿子的意思,夏建国点点头,没再吭气。

可脸上还是挂着点不踏实。

夏东青瞧见了,只好又补了一句:

“得了爸,你别瞎合计了。”

“该拜的你都拜了,连大猪头都供上了,还能缺啥?”

“哎对啊!”

夏建国猛地一拍大腿。

这一下真是醍醐灌顶。

自己光顾着纠结那些老讲究,

忘了咱干的事可比一般放山人讲究多了!

别人祭山神,顶多烧炷香,磕几个头。

咱呢?直接整了个大猪头供上去!

就这诚意,山神爷就算真有点不高兴,

看到桌上那颗油光锃亮的猪脑袋,也该消气了。

想到这儿,夏建国一下子来了精神,扭头问儿子:

“嘿,你说你连猪头都没供过,不也照样找着两苗参?”

“要不这次让我试试,你觉得咋样?”

夏东青:“……”

瞅着老爹脸上那股子按捺不住的劲儿,夏东青心里直犯嘀咕。

大哥,你这信心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真觉得给山神爷供个猪脑袋就能顺手牵参?那也太离谱了吧!

要是找山参这么容易,山里那些人还天天钻林子、睡石头、啃冷饭干啥?

早该家家户户拎着猪头排队上山磕头了……

真是搞不懂他爸脑子里想啥。

夏东青只好闭紧嘴巴,一声不吭。

就看着夏建国自个儿乐呵呵地蹽到旁边一片草窠子里。

话讲十遍也不顶用,不如让事儿亲自教他一回。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时候你越拦,他越起劲儿。只能等他自己折腾累了,才可能醒过闷来。

林子深处,夏建国弯着腰,撅着屁股。

一手扒拉草叶,一手摸地皮,一寸一寸地探着。

虽说现在退了江湖,可好歹当年是山里混饭吃的老人了。

别的不敢说,找点草根样的东西,鼻子比狗都灵。

就在夏东青刚歇够,准备站起来那会儿。

忽然,夏建国的动作猛地一停。

一只手插在草里不动,另一只手冲他拼命甩。

更离谱的是,他咧着嘴,笑得连眼角的褶子都开了花。

“不会吧……真摸着了?”

“啥情况?有谱没谱?”

看这架势,夏东青都懵了。

记得没错的话,他爸刚才就是随便瞅了个草窝钻进去的。

这么随手一摸,真能碰上野山参?!

“我就不信这邪了……”

夏东青腾地站起来,三步并两步冲到跟前,蹲下扒开草丛往里瞧。

“儿子,你瞅这地方。”

夏建国用下巴努了努,“这不就是人参的苗头吗?”

他那只手还插在土里,没抓东西,只把几根黄草轻轻拨开。

夏东青眯眼细看,草缝里,一根嫩芽直挺挺立着,差不多一拃长。

还真是人参的草秆!

“哈哈哈,你看吧!我就知道!”

夏东青一点头,夏建国立马乐开了花。

转身就要往下跪,激动得脑袋都快磕地上了。

夏东青眼疾手快一把扯住,喊道:“爸!别急着拜!”

“趁这手气正旺,赶紧再去别处翻翻!”

“哎对对对!”

夏建国一拍大腿,立马起身,蹽开腿就往林子深处跑。

把夏东青一个人撂在原地,准备起参。

两天捡三苗,这活儿对夏东青来说早就熟门熟路。

他还是老套路,先一圈圈清掉旁边的杂草,再拿鹿角小铲子轻轻划土。

长人参的地,土一般又软又肥,刨头两下根本不费劲。

一会儿工夫,芦头就露出来了。

一看,只有圆芦加马牙芦,没见堆花芦。

这种的,叫二节芦。

年头一般就在十到十五年之间,顶天儿也不过二十年。

这等年份的参,要是论支脉开叶,就叫二甲子。

“爸!”

“咋?”

“过来一下!”

“到了到了!”

夏建国一溜小跑凑上前,低头看了看地上的芦头,满脸问号:“咋了这是?”

夏东青伸手,拿鹿角匙在周围比划了个圈,语气平静:“这儿应该埋了不少参,待会儿你给我睁大眼好好找。”

啥?

夏建国一听愣住,眨巴两下眼睛,突然像是反应过来,猛地盯着地上那截芦头,声音都变调了:“这……这不是‘开山钥匙’吗?!”

夏东青点点头。

“哎呀我天!”

夏建国咧嘴就笑,脸上的褶子都快挤到一块儿去了:“妙啊!妙啊!山神爷今天可真是开眼了啊!”

跑山这行当,有些话不能乱讲。像“二甲子”这种说法,提都不许提,得换个叫法,叫“开山钥匙”。

先前夏建国拜山头时喊的那声“开门”,指的就是这玩意。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8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