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355章 又不值几个钱,全拿

第355章 又不值几个钱,全拿


这一嗓子太响,前厅的人都安静了一瞬。远处有人咳嗽两声,随即恢复杂音。

“来了来了!”一个穿着蓝色工装、胳膊上戴着布套袖的中年男人赶紧小跑过来。他的布鞋底沾着泥点。

大姐看见他,用手一指夏冬青:“快点儿,人家找你收皮子呢!”她说完低头继续拨弄木耳,嘴角还挂着笑。

老吴一愣,先朝大姐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转向夏冬青和李小娟,轻轻颔首。

接着弯腰钻进柜台的小门,动作熟稔地从大姐身后绕过去。夏冬青跟在外侧,脚步稍缓,在几张皮前站定。

他指尖轻触水獭皮毛,拨了半寸便停下,毛尖微翘。“师傅,现在这皮行情咋样?”声音不高,带着试探。

“水獭十八块五,灰皮四十。”老吴应得干脆,手却搭在柜边没动。

片刻后才续上一句,“不过这几张品相一般,眼下皮板不算好。要是等到冬天,价还能往上蹿一截。”

屋内昏黄的灯泡闪了一下,照得皮面泛出哑光。

北方做冬衣常用皮料,所以每年一入冬,皮货价格就会往上提。

老吴目光先落向李小娟,她站在角落,背上的布包鼓起一块棱角分明的轮廓,不像软货。

他没多问,转头看向夏冬青:“小伙子,你要卖啥样的?”

夏冬青不答话,只低头拉开帆布包口,取出一张卷紧的猞猁皮。动作利落,没一点多余拖拽。

老吴眼神一凝,立马伸手接过来,指腹贴着皮背滑开,将整张铺展在柜面上。

皮面无撕裂,毛顺且密,这张皮,是爹夏建国早先打下的。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就是那只小猞猁的娘。

“三千!”老吴坐直身子,眼睛盯着夏冬青,“我给三千,中不中?”

“不够。”

夏冬青摆摆头,喉结微动,“再往上添点。”

老吴沉默两秒,忽然收手,把皮重新卷起,轻轻搁回桌面。

“小伙子啊,我懂你们跑山人的辛苦,所以给的都是实在价,不吃亏。”他语气平稳,指节敲了下柜台边缘。

顿了顿又道:“咱敞亮说话,你信不信随你,反正我不图多赚。”

“您说。”夏冬青点头,手指无意识摩挲包带接缝处。

老吴抬手拍了下皮子:“今年这种货太厚了,等天冷了说不定还跌价。”

夏冬青听了反倒笑出声,肩膀微微松下来:“成,那就听您的,这张您留着。”

“好嘞!”老吴应一声,弯腰从柜台底下扯出一截白布。布角有些发黄,但他仔细裹住皮子,嘴里说着:“别着急啊,稍等我开个票。”

“不急,我还有一张呢。”话音未落,夏冬青已从外衣内兜抽出第二张皮,轻轻放在柜台上。

老吴刚提起笔的手猛地一顿。墨水滴在纸上晕开一小团。

他抬起头,视线缓缓移到夏冬青脸上,声音低了几分:“你家有人会打枪?”

“嗯。”夏冬青笑着点头,袖口蹭过台面,“我爸就是猎户出身,方圆十几里都认他。”

“我就说嘛。”老吴低语,顺手拎起先前那张卷好的皮,在空中晃了晃:“这张算收下了啊,三千!”

确认般看了眼对方,随即塞进柜台底下。

随后他重新摊开第二张皮。这是夏冬青自个儿打的公猞猁,体型比前一张大了一圈。

他双手压住四角,对着灯光来回细看毛色和板质。

“这张颜色亮堂,还是个雄的,给你……”说到这儿,他喉部滚动一下,停顿半拍:“多三百,三千三。”

“刚才那张我没砍价,这张您多少得多给点吧。”夏冬青笑了笑,嘴角微扬,眼神仍落在皮面上。

三千!

老吴的手指在柜台上轻轻点了两下,目光从夏冬青脸上移开,落回那两张摊平的毛皮上。

他低头抿了抿嘴,喉结微动:“再加五十。”

“行。”

夏冬青应得干脆,声音没半点迟疑。他顺势将背在肩上的麻袋往下拽了拽,布料摩擦肩膀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多五十块,已超出预期。

屋内煤炉烧得正旺,热气带着干燥的尘味往上浮。

光线从窗格斜切进来,照出空气中漂浮的微尘。

他眼角扫过皮面。毛确实厚,但针脚略松,底绒夹着些枯草屑。今年雨水足,兽类膘肥,毛量一多,价自然压下来。

这两张皮,无论是掌垫的韧性还是颈毛的光泽,都比不上开春那张油亮紧实的老猞猁皮。

三千五能拿下那张已是运气,眼前这对少一百五,说得过去。

老吴见他点头,弯腰从台底抽出一条叠得齐整的白布。

布面微黄,边角有些磨损。他一边铺展,一边把皮子往里卷,动作熟稔。

“小哥,令尊手艺真硬气啊,”他边卷边说,指尖用力按了按耳后的位置,“两只全是爆头打的,没糟蹋一张皮。”

夏冬青嘴角微扬,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老吴粗糙的手背上。

那手背上裂着几道深口子,渗着膏药的颜色。他没接话,只是伸手理了理袖口。

皮包好塞进柜台,老吴翻开账本,纸页发出脆响。

他拧开笔帽,一笔一划写下数字,写完还吹了口气,让墨迹快干。撕下单据,对着光看了看,确认无误后递过来。

“拿着单子去大厅右边走,到南头那屋找我们管事盖章,办完就能领钱了。”

“谢了师傅。”

“没啥。”

夏冬青接过单据,折好塞进内衣口袋,布料贴着胸口微微发烫。他侧身招呼李小娟,两人并肩往前走。

走廊灯昏,水泥地面上有积水拖过的痕迹。按着老吴指的方向,先去盖章,再去财务取款。

这次李小娟没像以往那样反复数钱,也没问他够不够用。她攥着票子转身就朝杂货铺去,脚步轻快得几乎带风。

两张皮一共六千三百五十!

夏冬青站在铺子外,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的单据。也就他活过两辈子,见过更大的数目,若是换个人,怕是要站那儿懵半天。

都说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玩命干,来钱就是快。

但说实话,知道未来的夏冬青心里清楚。真正的发财机会还没到呢。

等到将来政策收紧,这个不让猎,那个要保护。

那时候野山货才是真正金贵的时候。

当然了,风险也会翻倍,抓到了可不只是没收这么简单。

钱揣稳妥后,夏冬青急忙出来找李小娟。

他最怕她见啥买啥。

倒不是心疼钱,关键是没法带回去。

现在可没车代步,买多了扛都扛不动。

找到人时,发现她正站在门口的窗边捣鼓一堆东西。

“妈,干啥呢?”

“儿子你快来看看!”李小娟连忙招手,只见眼前堆着十个扁圆的小铁盒。

盒子不大,扁溜溜的。

黑盖上印着四个红字:万紫千红。

下面还有三个小字:润肤膏。

七字周围画了一圈彩花,花花绿绿,煞是好看。

“你说买哪个颜色好?”

“这有啥好想的。”

夏冬青大手一挥:“又不值几个钱,全拿!”

只要不沉,他根本不关心价钱。

总共加起来也超不过一顿饭钱。

要搁以后就不一样了,越小的东西越贵。

有些瓶瓶罐罐卖得比金条还狠,纯粹抢钱!

……

“操!老子就想挣俩活命钱,咋就这么费劲呢!”

眼瞅着快进小河村的地界了,夏建国、李旺和赵二溜这一行人身边一只狗都没剩下。

那些平日里最听他话的猎狗,刚一出山林就全跑没影了,一个都不留。

夏建国站在半山坡上,低头望着村子方向,心里跟打翻了调料罐似的,啥味都有。

一头大公猪,一头老母猪,加起来少说也能换三百多块!

哪怕三人平分,一人也够落个百来块。

结果呢?猪全丢了,最后倒手只捞到十块钱,还不够填买狗粮的窟窿!

真是忙活一场,赔了个底儿掉!

想到这儿,夏建国靠在门框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木缝,指甲缝里嵌进一点黑泥。

他仰头望着屋檐外灰蒙蒙的天,喉咙动了动,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声,嗓门都发闷。

下回再碰上这种好机会,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姐夫!”

李旺见他耷拉着脑袋,鞋尖在地上蹭了两下,赶紧开口劝:“别想那么多了,咱就是这命。”

他抬头看了眼山的方向,风从林子里刮出来,带着湿土和枯叶的味道。

野猪都拢到手里了,硬是让它给溜了,还能咋说?除了天意,真找不出别的解释。

夏建国喘了口气,叫了声:“李旺啊!”

“哎!”李旺立马应上,手从裤兜里抽出来,搓了搓掌心的灰。

他又喊赵二溜,赵二溜正低头拍裤腿上的泥点子,听见喊声立刻抬头,麻利儿地答应了。

三个人站一块,夏建国抹了把脸,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郑重交代:

“今儿这事,谁也不许往外说啊。”

“放心吧,那肯定的。”李旺头一个表态,一边说一边拿脚尖划着地面,画了个歪斜的圈。

不用他说,自己也知道这事不能嚷出去。本来就没办成,还带着一群狗,仨大老爷们连头猪都没弄回来,传出去脸上挂不住。

赵二溜原本打算回去悄悄跟夏冬青透个风,可现在这情况,还是算了吧。

他低头盯着自己的鞋,鞋带松了也没去系。

三个人平时都觉得自己挺能耐,这次合伙上山,狗也带了一堆,结果白忙活,连根毛都没捞着。

说实话,这话真说不出口。

到了村口,三人各自散了,回家洗漱收拾。

夏建国一进门就赶紧翻出剩的骨头和肉,开始喂狗。

狗群饿得直哼哼,尾巴夹着,围着他的腿转圈,再不喂怕是要围着他啃鞋帮子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7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