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 第357章 还真香

第357章 还真香


管它售货员爱答不理的,他压根不在乎。

那人正翻着账本,头也不抬,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那个年代服务员都是这德行。北方还好,至少不敢动手。南方更邪乎,公开挂横幅写着“严禁殴打顾客”。

再说了,现在供销社也不是卖多卖少拿提成,他买不买,都不影响工资。售货员合上账本,慢悠悠起身,拉开抽屉数零钱,铜铃轻响了一声。

夏冬青真就图个新鲜,只想试试味道。他接过找零时顺手把纸币对折塞进内袋,麻绳系紧口兜,确保不会掉落。

等拿回零钱,夏冬青一手拎麻袋,一手扶着李小娟往外走。

外面风有点大,吹得路边的杨树叶哗哗作响,李小娟裹了裹头巾,脚步却没停。

李小娟被人扶着也不看路,低着头研究那根火腿肠,边走边用拇指摩挲包装上的印刷字迹。

阳光斜照过来,在塑料皮上反出一道白光。

出门走了一段,夏冬青见老妈还在那儿鼓捣,就把麻袋放下,蹲在路边石阶上,接过火腿肠,牙尖抵住一头用力一撕,塑料裂开细长口子,他把带着塑料皮的那一端递给李小娟。

“妈,你咬一口试试。”他说话时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

李小娟先闻了闻,鼻翼微微翕动,没怪味儿,这才小心翼翼咬了一小口。舌尖碰到肉糜的瞬间,肩膀松弛下来。

结果眼睛立马亮了:“哎哟,还真香!”

母子俩你一口我一口,一根肠眨眼功夫就分完了。末了夏冬青把剩下的塑料皮团成一小卷,攥在手里,没松开。

说实话,虽然那时候添加剂少,但这火腿肠偏偏有种特别的滋味。咸香中带点烟熏气,嚼到最后还有油脂感溢出。

至少夏冬青觉得,比后来那些年吃的还带劲。他记得有一年过年厂里发福利,那种切片装袋的,反倒越嚼越柴。

也不知道是做的时候火候不对,还是肉本身有问题。

李小娟顺手把塑料袋往边上一扔,转身又朝供销社走去。她的步子比刚才快了不少,棉鞋踩在碎石路上发出笃笃的响。

刚迈进门,她直奔卖火腿肠的柜台,顺手抄起一根,问里头的售货员:“这东西能放多久?坏了不能吃吧?”

虽然她头一回见这玩意,可家里常买罐头,知道这类吃食都有个“保质期”,时间一过就得扔。她说这话时,手搭在柜台上,指节撑着身体前倾。

这话一出,售货员愣了一下。笔尖顿在登记本上,洇出一个小墨点。倒不是她不懂,而是眼前这位妇女,和几分钟前完全是两个人。

怎么说呢……整个人气势都不一样了。不再是怯生生的模样,腰板挺直,眼神稳稳盯着自己。

自信得有点吓人。

要不是刚才亲眼看着她走出去又进来,售货员差点以为换了个人。

“呃……大概能存半年吧。”这次不敢糊弄,她拿起一根,转了个圈看清日期才说:“这批是上个月刚到的货。”

一边说着,一边把火腿肠递到李小娟跟前,指着生产日期给她看。指尖在“1983.05”几个铅印数字上点了两下。

确认没差,李小娟放下那根肠,抬手“啪”地拍在柜台上,声音比先前夏冬青那一击更重:“给我拿十根。”

夏冬青见状赶紧凑上来:“妈,少买点吧,咱待会儿还得赶车,拿太多不方便。”他伸手想去拦,却被李小娟侧身让开了。

这话说出来,售货员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这种借口她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手头紧了就说拿不动,其实是舍不得花钱。

不过看李小娟这架势,不像抠搜的人。她站直身子,打开货架下方的木箱,哗啦一声倒出一堆火腿肠。

同样是当妈的,她多少能猜到对方心思。

那就是。

不知道是做的时候火候不对,还是肉本身有问题。

李小娟顺手把塑料袋往边上一扔,转身又朝供销社走去。她的步子比刚才快了不少,棉鞋踩在碎石路上发出笃笃的响。

刚迈进门,她直奔卖火腿肠的柜台,顺手抄起一根,问里头的售货员:“这东西能放多久?坏了不能吃吧?”

虽然她头一回见这玩意,可家里常买罐头,知道这类吃食都有个“保质期”,时间一过就得扔。她说这话时,手搭在柜台上,指节撑着身体前倾。

这话一出,售货员愣了一下。笔尖顿在登记本上,洇出一个小墨点。

倒不是她不懂,而是眼前这位妇女,和几分钟前完全是两个人。

怎么说呢……整个人气势都不一样了。不再是怯生生的模样,腰板挺直,眼神稳稳盯着自己。

自信得有点吓人。

要不是刚才亲眼看着她走出去又进来,售货员差点以为换了个人。

“呃……大概能存半年吧。”这次不敢糊弄,她拿起一根,转了个圈看清日期才说:“这批是上个月刚到的货。”

一边说着,一边把火腿肠递到李小娟跟前,指着生产日期给她看。指尖在“1983.05”几个铅印数字上点了两下。

确认没差,李小娟放下那根肠,抬手“啪”地拍在柜台上,声音比先前夏冬青那一击更重:“给我拿十根。”

夏冬青见状赶紧凑上来:“妈,少买点吧,咱待会儿还得赶车,拿太多不方便。”他伸手想去拦,却被李小娟侧身让开了。

这话说出来,售货员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这种借口她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手头紧了就说拿不动,其实是舍不得花钱。

不过看李小娟这架势,不像抠搜的人。她站直身子,打开货架下方的木箱,哗啦一声倒出一堆火腿肠。

同样是当妈的,她多少能猜到对方心思。

那就是不知道是做的时候火候不对,还是肉本身有问题。

特别是这女人穿着打扮,一看就是从山沟里出来的农村妇女。

粗布衣裳洗得发白,边角还打着补丁,脚上一双黑布鞋沾着泥点,显然是赶了远路。

她站在柜台前,微微喘着气,鬓角汗湿了一缕头发,贴在额侧。

好不容易进城一趟,肯定想带点城里没见过的好东西回去哄孩子开心。

她怀里紧搂着布包,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却不时扫向货架上的新奇物件。

而这儿的火腿肠,说是方圆几十里头一回进货也不为过。

毕竟今年八月,国内才造出第一根自己产的火腿肠。

消息传到山沟里,不过半月光景。全国排着队分,轮到现在才算送到这小地方。

供销社也怕压货,一次就进了两百根。

结果呢?根本没人买。玻璃柜台积了薄灰,火腿肠整整齐齐码在角落,包装纸都未拆过。

就像李小娟之前说的,一根小小火腿肠,价钱快顶上一斤猪肉了。

谁乐意花这个冤枉钱?售货员靠在柜后,手撑着下巴,目光在李小娟和那堆火腿肠之间来回打转。

窗外风吹树枝,影子晃在地板上,像爬行的虫。

而李小娟却浑然不知。她回头看了眼儿子背上的粗布麻袋,肩带勒进肩膀,布面磨得起毛。

她摆摆手说:“没事,重的东西我来扛。”袖口蹭了蹭手心,随即扭头对售货员道:“同志,麻烦拿个麻袋来。”

“你要麻袋干啥?”售货员直起身子,声音略扬。

“装这个啊。”李小娟用手里的火腿肠敲了敲柜台,发出轻响。塑料壳碰撞的声音让周围几个顾客转头。

售货员:?

“不用麻袋,给你张牛皮纸包着就行。”他下意识伸手去抽纸。

“那够干啥用!”李小娟干脆把手一挥,动作利落,袖口飘起一瞬。她随口说道:“直接拿麻袋装,给我全装满!”

这话一出口,整个柜台边的人都傻了。一个老头停下算账,抬头愣住;旁边的女人拽了下孩子,往边上挪了半步。

“妈!”夏冬青差点喊破音。喉咙发紧,他往前迈了小半步,又硬生生刹住。

他刚想劝,却见他妈扭过头来,笑眯眯地看着他说:“儿子,我觉得这玩意真不错,不占地方还耐饿。你回头进山打猎,揣几根比带罐头强多了,撕开就能啃。”

她说着,指尖捏了捏火腿肠的包装,像是试它的厚度。

……

市里这家第一供销社,老牌子了,底气足得很,里面的售货员也见多识广,什么有钱人都打过照面。柜台擦得锃亮,地面水磨石映着顶灯的光。

但像李小娟这样张口就要一麻袋火腿肠的,还真是头一遭。她站得笔直,双手撑在柜沿,指甲缝里还有泥。

这一袋子算下来的钱,买一头肥猪都绰绰有余。谁家这么败家?钱是大风刮来的?售货员嘴角抽了一下,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账本边缘。

见售货员愣在原地不动,直瞪瞪瞅着自己,李小娟眉头一皱,语气带上点火气:“咋?这玩意还限量?不让多买?”

她说话时没提高音量,可尾音略微上扬,像柴火突然噼啪炸开。

“也不是不让买……”售货员苦笑,“主要是,我们没那么多存货。”

“那你有多少?”李小娟立马追问,身子前倾半寸。

不等对方开口,她又催了一句:“甭管剩多少,全拿出来,我全要了!”

搁在以后,火腿肠这种东西,别说一麻袋,拉一车都能随时凑齐。

这种没啥技术门槛的食品,中国一旦开动机器,要多少有多少。

可在眼下,它可是新鲜货。再加上一直卖不动,售货员跑去仓库翻箱倒柜,最后只扒拉出136根。他抱出来时手臂发沉,额角出汗,把箱子蹾在柜台旁发出闷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50/111107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