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八百里加急!快去禀告陛下! > 第七十二章惠安救友

第七十二章惠安救友


林浩的三弟大力神林猛正在聚义厅外面的院子里练功,林猛收拾一条紫金盘龙棍,重有一百五十斤。林猛把这条大棍使得呼呼带风,神出鬼没。他练着练着,突然听见旁边有人“咯咯”直乐,林猛“啪”收住门户一看,笑他的是一个黑大个,就问:“黑大个,你笑什么?”

“俺看你一个大老爷们没事干一个人在这跳舞,所以才笑,嘿嘿!”

“你放屁,放你娘的紫花屁,三爷我练的是少林达摩棍!”

“俺呸!这还叫少林达摩棍,这不是糟蹋少林功夫吗?”

“黑大个,你说三爷练的不好。,那你可敢和三爷比划比划?”

“有啥不敢!”说着从背后抽出一对铁棒槌,在手中一分,说道:“来吧!”林猛“嘿嘿”一笑举起紫金盘龙棍用力向李忠砸去。

李忠合铁棒槌使了一招“海底捞月”,去招架林猛的大棍。“嘡亮亮”一声巨响,林猛的大棍被打送圈外,这一下震得林猛两臂发酸,虎口发热,大棍就攥不住了。

“嗖——”的一声大棍飞出去七八尺高,他自己也倒退数步,“噗通”坐到了地上。李忠也被震得摇了三摇,晃了三晃。

林猛从地上站了起来捡起大棍又要往上冲,这时李阔、郭震、赵荣、林浩、林鹏从聚义厅里出来了,林浩大喊一声:“三弟,还不给我住手!”

李阔也喊:“二弟住手!”两个人一见大哥发话,都站在那里不敢动了。李阔看了看李忠和林猛,只见他们两个个头,体型都很相似,唯独不同的是李忠是黑脸,林猛是红脸。

李阔突然就有了一种想法,便对众人说:“各位贤弟,愚兄打算让李忠和林猛结为生气弟兄,不如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点头称善,李阔就命人在聚义厅外摆下香案,让李忠和林猛结为兄弟。一排年岁,李忠为兄,林猛为弟。郭震命人大排宴席,以示庆贺。

第二天,李阔辞别众人单人独骑前往太行山,劝说王氏弟兄。一路无事,这一天中午就到了河间府的黄花岗。

李阔觉得腹中饥饿,就催马进了黄花岗。黄花岗是一个大镇子,方圆五里,住有上千户人家。东西南北两条大街,街道两旁有买卖铺户,干什么的都有。

李阔在十字大街坐东面西的一家姜记酒楼门前下马,伙计眼尖赶紧过来接过坐骑,问道:“大爷,你吃饭还是打尖?”

“吃饭!”

“那您吃点什么?”

“挑好吃的你给我来八个菜,四荤四素,外带两壶好酒,还有我的马,一定要饱草饱料!”

“好嘞,您里边请!”

李阔由伙计领着进了姜记酒楼。李阔一进去就引起了姜记酒楼的掌柜姜洪的注意,他仔细看了看李阔,不由得喜上眉梢,心说:哎呦嘿,财神爷来了!想着他急忙叫过夫人陶氏,指着李阔,低声说:“老婆子,你看那是谁?”陶氏一看,惊讶的说:“那……那不是朝廷严拿的的反叛李阔吗?”

“对呀,抓住他交给朝廷,可是官封万户侯,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呀!”

“那能抓的住吗?李阔的能耐可大的邪乎!”

“怎么不能,你去厨房交代一下,在他的酒菜里下一点药,把他迷倒了,不就抓住了。”

陶氏到厨房中把李阔的饭菜做了手脚,然后亲自把饭菜端到李阔的面前,然后她给李阔倒了一杯酒,说;“大爷你尝尝,这是小店珍藏多年的开坛十里香!”李阔结果酒,一饮而尽。陶氏忙问:“大爷,味道怎么样?”

“嗯——果然是好……”“酒”字还没有说出来呢,李阔就觉得天旋地转。头晕脑胀,暗叫“不好”。紧跟着,“噗通”一声就栽倒在桌子上。

姜洪见李阔被迷晕了,就先用绳子把他捆起来,压到柴房,然后骑着小毛驴去河间府报信。

河间府的总兵杨涛听了姜洪送来的消息,急忙把副将张怀找来把城中事务交代给他,然后自己带了五百精兵,到黄花岗把李阔打囚车装木笼解往长安。

杨涛担心途中出什么岔子,一路上是早早打尖,晚晚启程,每天只有四十里。走了两天都平安无事,第三天傍晚走至墨松林,突然“咔嚓”一声,晴空一个霹雳。

霎时间,乌云滚滚,狂风大作,天空中下起来瓢泼大雨。杨涛急忙下令安营扎寨,因为帐篷有限,李阔只能在外面淋雨。

这两天李阔可受了大罪,在囚车中滋味本来就不好受,再加上吃不饱,心中有事,李阔都变了样了。面黄肌瘦,眼窝深陷,嘴唇发干,发髻蓬松,胡子也长出来了。

今天李阔在外面淋雨,他心中感慨万千,心想:我李阔自幼拜名师学艺,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终于练就惊人艺。

只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一杆银枪威震武科场,官封司马。没想到,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祸害忠良。我为救罗丹,抛妻弃子,血染长安,结果也葬送了父母的性命。我只说到太行山說说王氏二杰,让我入伙,招兵买马,清君侧,为父母报仇。结果我一时大意走至黄花岗被贼人所擒,如今看来是凶多吉少。

李阔只顾着思索心事,不知何时雨已经停了,天空中挂起了一弯明月,不时刮来阵阵秋风,冻得李阔瑟瑟发抖。突然从对面的树上传来又尖又细的呼唤之声:“哥哥,李大哥,不要担惊,休要害怕,小弟在此!”

李阔闻听,急忙抬头借着朦朦的月色向对面的树上看去。只见对面的一颗大树的树枝上站着一人,此人二十左右岁,身高不足五尺,骨瘦如柴,长着一个枣囫脑袋,上小下大。

两道肉杠子眉,一双小绿豆眼,蒜头鼻子,菱角嘴,满嘴碎芝麻绺牙,一说话声音又尖又细。在嘴巴上面,鼻子下面,长着十几根黄焦焦的狗油胡,七根朝上八根朝下。头戴马尾透风过梁巾,鬓插素绒球。身穿皂青色绑身靠袄,腰系大带,外罩皂青色英雄裳,斜挂百宝囊。

下面是骑马叉兜裆滚裤,脚穿千层底的靸鞋,背背一口后背金翅雁鳞刀。虽然此人长得其貌不扬,但是顶梁门有千层的杀气,身前身后有百步的威风。

李阔一见此人可乐坏了,因为来者非别,正是他的昔日好友小君集慧安慧志远。

这个慧安祖居湖广武昌府江夏县。据说慧安刚生下来的时候还不到五斤重,活像个黄鼠狼。慧父想把他摔死,但慧母舍不得,将慧父劝住了。

慧安自幼就体弱多病,有时一病能病两三个月,为此慧父和慧母十分焦心。在惠安八岁那年的秋天他又得了大病,请了许多郎中都束手无策。

眼看慧安命在旦夕,这一天他们家来了一个老者,自称叫马三远。他给慧安服了三粒丹药,时间不大慧安就苏醒了。

马三远又开了三副药,慧安将这三副药全吃了,病情就痊愈了。慧父和慧母十分感激马三远,想要报恩。马三远就说:“二位,你们真要想报恩,就让我把慧安带走,让他跟我学习武艺。”慧父和慧母一听有些舍不得,但是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马三远的请求。

马三远将慧安带到了他的老家云南昆明府马家庄。因为慧安天生身材矮小,马三远就教他缩、短、绵、软、巧的功夫。

慧安在马家庄学艺十年,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武艺,尤其是轻功出众,可以说是横跳江哥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马三远就送给慧安一个绰号——“小君集”。所谓的“君集”就是指的贾柳楼四十六友的老十八小白猿侯君集。马三远送给慧安这个绰号意思是说慧安的轻功不次于小白猿侯君集。

这一天,马三远对慧安说:“安儿,你随为师到马家庄学艺已经十年了,你也该回家看看你的父母了,另外你也应该到江湖上闯荡一番!”慧安不敢违背师名便含泪离开了马家庄,回到了江夏县。慧安在家和父母盘聚了三个多月又离开了家乡到江湖上闯荡,因此他就结识了李阔。

最近慧安在家听说李阔在金牛峰,而且金牛峰离慧安的家不远,慧安就打算去看看李阔。结果慧安到了金牛峰扑了个空,李阔前两天就离开了金牛峰,去了太行山。慧安担心李阔在途中出什么差错,就在金牛峰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辞别郭震众人,前去追赶李阔。

慧安追赶李阔一直追到黄花岗,他也到姜记酒楼吃饭,从众人的谈话中得知李阔被抓。慧安十分担心李阔的安危,草草的吃了饭,就加快了脚步去追赶李阔。

今天晚上慧安在墨松林追上了李阔,他从树上跳下来,拽出宝刀“咔嚓”一声砍断囚车上的铁锁。李阔推开囚车门从里面出来,一把拉住慧安,问道:“贤弟,你这是从哪里来?”慧安简单的讲述了自己来的经过,然后说:“哥哥,你稍等一下,我去把你的马牵来。”

说完往马厩跑去,时间不大慧安牵着李阔的马回来了。李阔一看自己的盔甲包,枪,宝剑,弓箭,鞭都在马上挂着,十分高兴,他抓缰在手飞身上马,对了慧安说:“贤弟此地不是你我弟兄谈话之所,咱们快走吧!”慧安一笑:“呵呵,哥哥你先走,我随后追你!”

“好吧!”说完李阔催马往太行山方向跑去。李阔走了三里多地,慧安就追了上来,他对李阔说:“哥哥,你回头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38/111110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