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考核第一
“其实也不叫自己的队伍,不瞒您二位,这海面上海盗出没频繁,此次我的人过去也耗费了不少银两才打通了路。”
“但若是每一次咱们都用钱疏通,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海盗的胃口会被喂大,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件坏事。”
“所以我想,既然白老爷你有这方面的路子,不如就组建一支队伍,专门做海运,护送我们这条航线。”
“自己人办事总归要放心些,到时候我们按照一定比例分银子,至于您要是能走通其他的路,那就属于您自己的利润。”
白老爷闻言,倒吸一口冷气。
“这不是养私兵吗?会不会被朝廷发现?”
“这怎么能是养私兵?一无甲胄,二无骑兵,三咱们是民间商会,与朝廷没有半分关系,走镖有自己的人手,做海运自然也有自己的队伍。”
司兰容眉梢轻扬,白老爷眸光一闪,明白了她的意思。
做海运嘛,难免会遇到一些海盗,他不过是带着自己的家丁守护航线而已。
要是遇见了其他商船,出手帮一下,别人给点报酬也无可厚非。
白老爷哈哈一笑:“不愧是夫人,果然厉害!”
司兰容莞尔,举起茶杯:“那就提前预祝我们的生意,一帆风顺,盆满钵满!”
齐、白二人附和:“盆满钵满!”
三人商议好后,齐、白二人就回去准备了,召集人手的召集人手,整理货物的整理货物。
司兰容这边也没闲着,她给齐、白二位老爷提供的计划,也实用于她自己。
除了茶叶以外,本地的丝绸、特产也都可以向海外流通。
待温队头回来后,新船也差不多制作好了,到时候由温队头带领齐、白二人出发前往海外。
转眼,便是五月底。
翰林院举行了一次考试。
庶吉士和修撰、编修们不一同排成绩,两边的考题不同。
修撰、编修当中,温知旭考了第三,宁远考了第五,魏宁是第一。
成绩一出来,魏宁就被一群同僚团团围住,一个个向他道喜。
“听说魏修撰靠了第一,这就叫真金不怕火炼!”
“听说文相对魏修撰青睐有加,看来这次考核之后,修撰就要高升了。”
“到时候可莫要忘了我们才是。”
魏宁闻言,只淡淡的答道:“在翰林院当值,做什么都是一样,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诸位有时间恭贺我,不如多请教侍读官,下月考核时,希望诸位都能有所提升,也愿诸位也能高升。”
魏宁说完,抬脚就走,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什么德行!”
“真以为自己了不起了?”
“考第一怎么了,不过和他客套几句,他该不会以为自己真能被提拔吧?”
同僚不屑道,朝着地上啐了口:“我呸!人家温知旭可是文相的亲传弟子,人家也考了前三,文相总不能放着自己弟子不提拔,去提拔他,什么东西!”
众人哄散而去,不远处站着的温知旭抿了抿唇,转头离开了。
公房里,宁远避开人群来到魏宁面前:“你说你有没有点人情世故?大家好心好意恭贺你,你不领情就算了,还端着架子教训人。”
“我不过是说实话,而且我也不需要谁恭维。”魏宁淡淡道。
当初柳思源针对他的时候,这些人也没少在背后诋毁他。
见风使舵罢了。
不要以为读书人说起话来会比乡下的泼妇含蓄,乡下的泼妇只是嗓门大,话糙理糙,骂不到人痛处。
读书人背地里议论起人来,那是能把人心剖开,唇舌之刃,刀刀见血。
只是翰林院的官员到底是爱惜名声的,不会明面上给人难堪,他们只会在背地里拿职权打压他,或是抱团嘲讽他、孤立他。
就如之前柳思源在时一样。
宁远叹了口气:“你呀你,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你记仇吧,那柳思源如此欺你,这些人在背后如此诋毁你,也不见你在文相面前参他们一句。”
“说你不记仇吧,你又偏偏记着他们的所作所为。”
魏宁勾了勾唇,浅浅一笑。
他并非不记仇,只是分人。
背地里诋毁几句,口舌之争,他不予理会便是,倒也不至于报复同僚。
至于柳思源,那是时候未到。
宁远不再多说,转身走了出去。
内阁里。
文相正好要准备入宫,韩学士将考核的成绩拿到他跟前过目。
“魏宁的确是个人才,此次考核成绩第一。”
“知旭呢?”
“第三。”韩学士看了一旁的温知旭一眼。
温知旭面不改色的拱手:“学生确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向魏修撰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你、魏宁和宁远,乃此次科考前三甲,你三人身上都各有长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文相轻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知旭,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思重,一次考核而已,不必放在心上,目光长远些,莫要拘于眼前。”
“学生明白。”温知旭垂下眼眸,轻声应道。
文相微微颔首,那了考核成绩,往宫里去。
见文相走了,温知旭才问道:“韩学士,老师是要带着这次的考核成绩面圣吗?”
“是,过些日子杨侍读就要调去刑部了,柳思源又离开了翰林院,文相有意从中提拔两人,此次考核成绩占一项,主要看圣人如何抉择。”
韩学士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你是文相的学生,名额自有你的。”
温知旭笑了笑,拱手应声。
文相拿着考核成绩入了宫面圣。
新帝刚即位,各处要学的地方很多,忙的不可开交,都忘了翰林院还有个自己钦点的新科状元了。
听到文相回禀此次考核成绩,新帝才想起来,那魏宁不就是司兰容的儿子么?
新帝也说不出心里那种感觉,有几分与有荣焉,更多的却是难受。
毕竟,那孩子是司兰容和魏承泽的子嗣。
“陛下?”文相轻唤,将他的思绪拉扯回来。
新帝轻咳一声:“丞相继续,朕听着。”
文相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继续说道:“翰林院的杨侍读即将调去刑部,侍读一职空缺,臣以为魏宁学识过人,可担此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35/111107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