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大人,可以放了我吧?”柳思源喏喏出声。
镇抚使凌厉的目光扫过他,抬手一扬:“带回去。”
“大人,你不可以言而无信啊!”柳思源神色一慌,骤然喊叫起来。
他的话音刚落,就被下属塞住了嘴。
言而无信?
他又没承诺一定会放了他。
镇抚使扫过身后的锦衣卫,淡淡道:“你们都先出去,本座有话与侯夫人说。”
众锦衣卫纷纷退下。
待人散去,司兰容才道:“柳思源是柳贵嫔的人,大人这么把人抓了,柳贵嫔会不会记恨上大人?”
“本座奉旨调查唐钱一案,柳思源是重要人证,除非柳贵嫔与此案有关,否则她骗你干什么阻拦本座?”
“倒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柳贵嫔要指使柳思源害你?”
司兰容摇头:“我与柳贵嫔只有过一面之缘,并无结怨,按理说她对我应当没有敌意。”
司兰容想了想,继续道:“不过我想,她指使柳思源对付我,也不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便是因为柳家,柳贵嫔既和柳家搭上关系,而柳家与我有些过节,不一定是柳贵嫔指使柳思源,也有可能是柳思源借柳贵嫔的手对付我。”
“其二,便是她的身份。”
镇抚使闻言,眸光闪了闪,“这话怎么说?”
“柳家根本没有柳贵嫔这么个侄女,这柳贵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镇抚使闻言,指尖轻捻,“如此说来,这柳贵嫔的身份还有待查证。”
“若是冒充,那柳家便是犯了欺君之罪。”
镇抚使思索道:“柳贵嫔的身份我会去查,在唐钱案结束之前,柳思源都会在锦衣卫里,你也不必担心他会出来报复你。”
“多谢大人。”
“唐钱一案如今闹得沸沸扬扬,上至百官下至百姓,都在关注此案,案件没水落石出之前,你还得在大牢里待上一段时日。”
司兰容背脊挺直,语气淡然:“无妨,我相信大人的能力,定能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还我清白。”
“和你合作的那个洋人史密斯被关在地牢,我见过他了,他的手下被人买通了,昨日死在了大牢里。”
“那现在线索岂不是断了?”司兰容皱眉。
镇抚使点头:“史密斯被他控诉与你勾结,史密斯现在也是嫌疑人之一,他的话已经不能成为证词了,所以你要想洗清嫌疑,必须拿出足够证据,证明你们俩之间的交易是清白的。”
司兰容有些无奈:“一场生意,如何证明?一手交钱一手给货,除了一些银票凭证,并无其他东西。”
做生意不就是给钱给货,银货两清生意便成了,谁会去留下什么证据?
难不成还得让对方写个承诺书,承诺货物不会用于其他途径,承诺银钱不会流通于外?
“我与史密斯的生意,先帝也是知情的,当初闹得沸沸扬扬,京兆尹大人也参与此案,可先帝薨逝,京兆尹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也不会出来为我作证。”
“从商会给出去的一部分利润,倒是打点了不少官员,锦衣卫不也有份?但这些都是私下往来,若摊开来说,那整个朝廷都会动荡。”
司兰容看了眼镇抚使,她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把所有涉及的官员通通拉下水。
若是如此行径,那她日后只会树敌更多。
镇抚使沉默片刻,“还有一个办法。”
“你与史密斯的生意往来,其实是令朝廷获利的,但你已退出商会,获利也与你无关。”
“可你若能找到能抬到明面上的生意,证明你与史密斯的生意是有利于朝廷、利于国本的,那唐钱一案便不攻自破。”
扣在司兰容头上的罪名是为祸国本,勾结洋人,若是她所做的并非为祸国本,而是利于国家,那唐钱一案自然就不成立。
司兰容眯了眯眼,脑中闪过一道灵光,“我需要您帮我一个忙。”
镇抚使从刑部大牢离开后,司兰容又坐回了墙根处。
刑部大牢换了新的狱卒过来,给她送了一床崭新的被褥。
司兰容靠在墙根处,目光渐渐沉下。
唐钱一案,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要查,那就是到底是谁在制造唐钱!
闻家真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动摇国之根本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她相信闻紫姝肯定参与了此事,利用唐钱一案来陷害她。
但要说闻紫姝和闻家敢大量制造铜钱,流通于市,司兰容却是不信的。
闻家一介乡野村夫,赶上了先帝招安才得以晋升,一个仰仗于皇权的人,又岂敢掀翻皇权?
不过要查,肯定还得从闻家查起。
司兰容闭了闭眼,她相信,以镇抚使的手段很快就能查到真正的幕后之人。
这一夜,已经过去大半。
一如司兰容所料的那般,翌日,当晨光刺破云层,洒在皇城街道上时。
镇抚使亲自带着锦衣卫,押着人入了宫。
金銮殿上。
圣人在看到柳思源的时候,眼中暗藏杀意。
“回陛下,唐钱一案,已调查清楚,制造唐钱者非忠勇侯夫人,而是盛宏商会会长,司千蓝!”
圣人一记冷光落下,不动声色的扫过柳思源,“那他又是怎么回事?”
“昨日臣奉旨调查,前往刑部大牢询问侯夫人,却发现此人意图谋害侯夫人,想要杀人灭口篡改口供。”
镇抚使的话音刚落,圣人勃然大怒:“好大的胆子!”
“来人,把他拖下去,杖毙!”
柳思源在锦衣卫饱受折磨一夜,浑身是伤,此时听见圣人的话,猛地抬起头。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圣人,惊呼大喊:“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臣都是按照……”
“把他的嘴给朕堵住!”
镇抚使皱了皱眉,看着司千蓝被拖走,神色疑惑地看了眼圣人。
“镇抚使,你继续说。”
镇抚使收回目光,沉声道:“回陛下,司千蓝经营商会不善,导致商会众人欲要退会,赔偿完商户的退会费后,他入不敷出,便制造唐钱以假乱真,从中获利。”
“而司千蓝自知此事动摇国本,恰逢他与侯夫人有结怨,于是便将此事栽赃到了侯夫人头上。”
“当然,光凭司千蓝一人,并不能将整个案子推动,他的背后还有帮凶,此人便是闻淑妃!”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35/111106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