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嫁给残疾将军后,手撕极品养活满门忠烈 > 第465章 六月旱灾

第465章 六月旱灾


“东边发旱了。”陈佳莹沉声道。

“打从年初起,东边就一直没下过雨,庄稼田地干涸,眼看着如今天气越来越热,粮食更是颗粒无收。”

“前些日子,我父亲回了趟东洛城,城里头情况并不严重,您之前造的水车储蓄能力不错,庄稼田地有水车灌溉,百姓们还能收一些粮食。”

“但周围的县城粮价高涨,土地庄稼都干死了。”

“我来找您,是想问问您,咱们要不要运些粮食过去?”

司兰容沉思着,没有立刻答话。

东洛城是她的发家之地,更是魏家老宅,她的生意也在东洛城。

虽然眼下旱灾还没有蔓延至城内,但周围情况严峻起来,东洛城里必然会涌尽大量灾民。

几年前,东洛城爆发瘟疫,她就经历过一遭。

那样残酷的场面,如今依旧历历在目。

“朝廷尚未发告示,也不曾有旱灾的消息传来,你的消息可靠吗?”

“父亲亲眼所见,不会有错,周围的县城良田都干成了土块。”陈佳莹斩钉截铁的回答。

司兰容皱了皱眉,“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是旱灾,朝廷不可能没有消息,情况如此严峻的话,更不会坐视不理的。”

“这样,你先从铺子上运一些粮食过去,我会写信给宋云生问一问情况,让宋云生亲自接应,这事不寻常,你得亲自跑一趟了。”

陈佳莹点头:“好,不过我们要运多少粮食过去?”

“先运十车吧,东洛城还有粮仓,赈灾一事本就是朝廷官员应做的,若到时候情况不好,再开咱们库房的粮仓。”

陈佳莹应了声,没坐一会儿就走了。

司兰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朝廷里半点风声都没有?

入了夜,魏承泽和魏宁下值回来,司兰容将二位叫到屋内,询问此事。

“你们俩可有听过这事?”

魏宁和魏承泽同时摇头:“朝堂之上并未有人提及过旱灾一事,佳莹姐莫不是听错了?”

“佳莹的父亲亲眼所见,田地干涸,土地成块,应当不会有错。”

“我已经书信给了宋云生询问情况,过一阵便能知道。”

司兰容说着眉头蹙起来,“会不会是有人隐瞒了灾情?”

“旱灾非同小可,谁敢隐瞒不报。”魏承泽淡淡道:“若是情况严峻,宋云生应当早就给你来信,但你并未收到他的书信,说明情况并不严重。”

魏宁也点头附和:“隐瞒灾情不报乃是重罪,宋掌柜未曾来信,恐是佳莹姐的父亲弄错了情况,或许是有部分干旱,但不至于她说的那般严重。”

两人皆是如此说,司兰容便不再多言。

翌日。

魏宁上值。

刚坐下来,宁远就抱着一摞卷宗向他走来。

“怎么这么多?”

“是六部三司那边拿来的,说都是给温知旭的,结果温知旭被文相叫去了,韩学士让我找你先校对一遍。”

魏宁轻笑,拿过一本卷宗翻阅起来。

正翻阅着,魏宁的手忽然一顿,脸色猛地一变。

宁远侧过头来:“怎么了?”

视线一转,落到卷宗上,只见卷宗里面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文相轻启,东边突发旱灾,微臣于一月前上奏圣人,却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回应。”

“灾情严峻,耽误不得,微臣不得已出此下策,还望文相禀明圣上。”

宁远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咱们这是摊上事了。”

魏宁想起昨夜司兰容的话,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抓起宁远的手就往外走:“走,去见文相。”

“你疯了?这是谁写的你知道吗?万一是对方陷害咱们呢?”宁远压低声音拉住他,“你别冲动,就当咱们没看见。”

“你不都看见上面写的了,说已经上奏过,但却没有任何消息,很明显就是被人给压下来了,你现在捅出去,不是自寻死路吗?”

“你才是自寻死路!”魏宁眼睛一凝,“这些卷宗原本是给谁的?”

“温知旭啊。”

“温知旭是文相的学生,写这条子的人定是知道这点,所以才把这张条子夹在给温知旭的卷宗里,就是好让温知旭将情况告知文相。”

“灾情一事非同小可,我们若是知情不报,才是犯了大罪。”

“这条子是给温知旭的,就算要陷害,也是陷害温知旭不是我们。”

魏宁拽着他,一路奔向内阁。

“内阁重地,不得喧哗。”

文相办公房前,两名守卫厉声喝道。

魏宁掏出腰牌奉上:“二位大人,劳烦禀告文相,在下翰林院侍读官魏宁有要事求见。”

其中一名守卫取过他的腰牌打量了一眼,随后将腰牌还给他,“二位稍等。”

守卫进了里屋通报,不多会儿便拉开房门,侧身让开:“文相让你们进去。”

魏宁和宁远对视了一眼,宁远哆嗦道:“咱们真要去啊?”

“都到这里了,反悔也已经晚了!”

魏宁将他一拽,宁远脚下踉跄着进了屋。

“见过文相。”

二人隔着一扇竹帘行礼,里头的人正看着卷宗,听闻声音缓缓抬起了头。

“起来吧。”文相淡淡道。

“听守卫说你二人有要事禀告,是何事?”

魏宁和宁远对视一眼,吸了口气道:“有关东边旱灾一事。”

“旱灾?”文相愣了一瞬,起身从竹帘后走出来,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二人。

“本相并未听闻过任何旱灾消息,你二人从何得知?”

魏宁伸出手,将一张纸条奉上:“今日宁远去取卷宗批阅,三司六部的人让他给温知旭一并带回,宁远寻不到温知旭,韩学士便让宁远先替温知旭批阅着。”

“我们在卷宗里,发现了这张纸条。”

文相看着纸条,脸上并无任何变化,目光却越发锐利起来。

他盯着魏宁,厉声道:“你可知,此事意味着什么?”

“学生明白。”魏宁不卑不亢的答:“对方将纸条送入翰林院,借温知旭想递到您的手中,说明朝中有人刻意压下旱灾一事。”

“能够避开您的眼,隐瞒如此大的灾情,此人身份必然不低。”

“那你不怕?”文相眯起眼睛。

魏宁挺直背脊,声音清冽却坚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官者,当以天下百姓疾苦为念,以天下兴亡为责。”

“做到此两点,问心无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35/111106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