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借机平反
语罢,他转身离开,尽管表面上保持着恭敬,但紧握的拳头透露了内心的不甘与挣扎。
孙晋贴心地为他打开了房门,就在秦垣刚迈出房门的瞬间,他的脚步略微一顿,侧头回望,眼中似乎仍有诸多不解和忧虑。
这短暂的一瞥,似乎包含了万千思绪,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大步流星地离去。
孙鸿跟上,默默地送秦垣至门外,恰逢孙秉赶到,眼看着孙晋关上门,孙秉只能在心中默默吐槽:“这家伙,绝对是故意的。”
孙晋回到屋内,望着祖母,语气中满是好奇:“祖母,孙家这次的风波,秦垣在背后是不是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秦婉悠然自得地倚在大枕头上,慵懒地打了个呵欠,语气轻松地说道:“处于他那样的位置,袖手旁观和暗中推波助澜其实相差无几。”
“你就别费心去查了,真要是让你查个水落石出,他又如何稳坐首辅之位?”秦婉的话语中带着一份超然与淡然。
孙晋闻言,眼眸微垂,心中暗自盘算,这笔账他先记下了,调查的事,就留待以后有能力时再说吧。
毕竟,现在的他还缺乏那份实力。
“那……太子之后应该不会再给我们家制造麻烦了吧?”孙晋的询问中充满了期盼。
“制造麻烦?”秦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傻孩子,皇上对太子早已失望透顶,未来有好几位新太子人选虎视眈眈,除非他真的昏了头,否则怎会轻易招惹我们。”
“放心吧,即便太子有那个心思,秦垣也不会容许他做出愚蠢之举的。”她话语笃定。
“京城的戏码,这才刚刚开始呢。”秦婉轻描淡写,眼中闪烁着看透世事的光芒。
孙晋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光亮:“我明白了,这样一来,太子与李家各自有难,我们孙家岂不是可以安心休养,静待时机?”
秦婉露出赞许的笑容:“不错,没白费我一番苦心留下你。”
“那你就好好想想,我们孙家应该如何做,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休养生息。”她的言语中充满了期许。
与此同时,秦垣离开孙府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寂,除了他乘坐的华丽轿子外,小巷里还静静停放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他甫一现身,马车内便有人挑开车帘,急切呼唤:“秦老。”
秦垣稳步上前,踏入马车,车厢内的氛围顿时变得凝重。
“世子怎么亲自来了?”秦垣的声音中夹杂着几分意外与关切。
燕正,永宁侯府的世子,也是安乐公主的夫婿,他苦笑一声,缓缓道:“昨晚,皇后被废,据说皇上震怒之下,已经将太子贬为了怀王。”
“今日安乐入宫觐见,皇上却避而不见,只留下一句‘好好料理家务’,让人揣摩不透。”他的语气沉重。
“虽然传闻是下毒事件,但秦老太太安然无恙地离开了皇宫,其中的真相如何,秦老可有所了解?”燕正的眼中闪烁着探询的光芒。
秦垣闭目沉思片刻,语气淡漠:“东宫昨夜还失去了一名子嗣,今日却未有任何风声外泄,显然不想让因果报应之类的谣言四起。”
“皇上废黜李家时,你们就该明白,他对皇后的容忍已达极限。不管秦老太太是否安全,下毒之事证据确凿,此事你们无法翻案了。”秦垣的话语斩钉截铁,不留余地。
“我们先去李家,首要之事是保住李家。”他语气坚决。
燕世子默默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皇后被李家所累,太子亦因皇后陷入困境。
当前首要任务,是确保李家不要再节外生枝。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李家。
寒风中,李飞已等待多时,他面容憔悴,仿佛一夜间苍老了十岁,眉头紧锁,曾经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
见到燕世子的马车驶来,李飞连忙上前迎接,一见秦垣,他眼眶泛红,情绪几近崩溃,“秦老总算来了,请进。”
“高大人、郭大人都已经在了。”他一边说着,一边邀请驸马同进。
秦垣默不作声,直接步入前厅,那里是他们商讨大事之处。
前厅之外,守卫森严,一片肃穆,即便是小厮也难觅踪影。
大门敞开着,数人围坐在温暖的炭火盆旁,见秦垣步入,纷纷站起身行礼。
众人对着秦垣恭敬行礼,秦垣微一点头,随即摘下官帽。
李飞赶紧接过,小心翼翼地放于一旁的香案之上。
众人重新落座,火光映照在他们脸上,带来丝丝暖意,然而伸出的手却只触及冰冷的空气。
燕世子首当其冲,打破了会议中弥漫的沉重氛围:“尊敬的诸位大人,此际东宫之事我们姑且按下不表,但李家正翘首以盼,期待诸位大人的高见,以解决当前的困局。”
礼部尚书高策缓缓摇了摇头,眉宇间尽是无奈与忧虑:“实话说,我内心深处还残存一丝侥幸,以为即便蜀王爷手段强硬,看在太子殿下的颜面上,也不至于将李家逼至绝境。”
“然而,世事难料,仅一夜之间,风云突变。陛下在蜀王爷面前毅然决然地下达了废黜太子的旨意,丝毫未曾顾及李家颜面,将整个家族推到了悬崖边缘。”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依我之见,不妨借此机会为孙家平反,让孙家成为台前的主角,日后也无需我们低声下气地四处求情了。”
户部尚书郭永长闻言,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孙家那段过往,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清白无瑕,没什么好挑剔的。他们若能有幸重振旗鼓,全赖家中那位老太太硬朗的身板与不屈的精神。”
“我们若助其洗清冤屈,就算她心中再有不满,也不会背地里对我们下绊子了吧。”
秦垣的手经过一番烘烤,已恢复了些许温热,他活动着手指,言辞犀利:“无论诸位有何打算,需谨记,陛下的心中如明镜一般,万事洞察秋毫。”
“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是饱经风霜,皇上的脾性自然了然于胸。此事虽然因李家而起,但真正触动龙颜的,是太子的插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15/111109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