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成老妇,手握反派拯救系统杀疯了 > 第466章接班人

第466章接班人


听到这话,沈谦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原来您也是支持我去读书深造啊!”

甄平笑着肯定了他的想法:“确实,在父亲大人还有余力庇护之时,你确实应当多出去看看世界、开拓视野。”

“等下回到家中就去找祖父谈谈。”

沈谦兴奋地说:“我就猜到了这绝对是个好主意!”

“这样一来既能跟随晋哥儿的步伐一起上下学,在外学习也不会让家人太过担心。”

尽管原本是打算让沈谦去相亲认识对象的计划并没有如愿达成,但是看到少爷变得更加活泼开朗的模样,也让甄平倍感欣慰。

回到家门前,眼看着跃跃欲试想要立马报告给祖父自己心愿的小主人,甄平赶紧上前拦住,并让他先回去洗漱整理仪表之后再来商议。

其真正意图其实是希望亲自先行与王爷沟通交流一下情况,

尽量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因为考虑不周全而导致提议遭到直接回绝。

到时若小公子心生悲戚,反而会更不妥当。

如此,甄平率先寻到了蜀王。

听闻孙晋曾鼓舞沈谦前往国子监,蜀王毫不迟疑地赞同道:“该去,必须得去。”

“阳儿也到了该外出见见天地的时候了。”

得到蜀王许可后,甄平紧接着便前往找世子沈真。

然而,知晓此事的沈真立刻赶来劝阻。见到儿子,蜀王语气中满是感慨地说道:“王氏复兴所依靠者乃皇上之力,我们蜀王府何尝不是如此?”

“将来我与秦老太太离世之后,你们又能有多少安乐日子可过?”

“国子监并不是险象环生之所,假使阳儿连这个地方都畏惧不前,那么日后将更加步履维艰。”

听到这番话语,沈真陷入了沉默之中。

终其一生都在小心谨慎中度过,凡事皆要避开任何可能威胁王府安全的因素。但转念一想,倘若自己孩子今后也要如此浑浑噩噩地度日,他内心不由得感到悲伤。

于是蜀王接着说道:“之所以不愿你涉足政坛,正是因为深知你性格过于温和,容易被人利用成为棋子。”

“加之当年新皇即位之际,朝局颇为动荡不安。因此,即便留守京城亦需步步为营以防不测。”

但现在情况已大相径庭,“只要我一撒手归西,尔等即可返回封地。那时……阳儿自然肩负起重任之时,怎能不给予他施展才华之机会?”

终于被说服的沈真点了点头,回答道:“父亲所言极是,孩儿这就着手准备入校事宜。”

次日清晨,有关蜀王府少公子沈谦正式入学国子监的消息犹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开。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与孙晋形影不离,二人间关系亲密无间仿佛亲兄弟一般。

正当大家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时,宫中又传来旨意宣布册封沈谦为诚郡王,并赋予其相当于二品郡王地位之待遇。

这是沈谦首次在公众面前露脸便获得了如此崇高荣誉。假使未来有所建树,岂不是有加封亲王之望?

更何况世子夫人正当壮年,再诞下一位嫡子,则整个蜀王府都将无须担忧继位问题。

瞬间之间,曾经宁静无波的蜀王府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不过,并非所有人皆乐见此事发展。

蜀王听着外界关于王氏家族与孙王府结亲、乃至同蜀王府交好的种种议论。

退朝归来,坐在椅上不满地说:“若四弟真与王氏联姻则力量骤增,不行,必须想方设法令此事夭折。”

齐长史建议道:“当务之急是殿下迎娶佳人稳固己身势力才行。”

“既然对方能够拉拢人脉扩大影响力,那么吾等为何不可效仿一二?”

“据闻宁王妃即将临盆待产,万一先行诞下圣上的首位孙子,则咱们将处于不利境地遭受多方夹击。”

蜀王皱眉低问:“那之前嘱托之事安排妥当了吗?”

齐长史声音略微放低回答:“安乐公主即将为其子举行满月喜宴,可以肯定燕小姐必然应邀出席。”

“时候到了……自会有内线伺机行动。”

听完此话,蜀王神色稍显轻松地表示:“等到纳燕家女为妻,并成功将燕正父子掌控住。”

“至于所谓的蜀王府和孙家之流,拒绝友好邀请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说话间,他狠狠一掌拍向桌面。

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身才智出众胜过那老四许多,怎么却得不到青睐呢?

还有那位皇帝叔公,若敢真的举荐孙王作继承人,则不必怪罪自己不再留情面。

正当此时从室内传出了一串脚步声,

蜀王厉声质问道:“谁在那里!”

李薇雨缓缓地走了出来:“殿下有所误解。”

“怎么了?”蜀王的眉头一皱,脸色阴沉。

李薇雨却毫无畏惧之意,从容说道:“我的意思是,目前最关键的是阻止孙王和孙家之间的婚事。”

“否则……一旦婚礼成真,皇帝对孙家如此器重,说不定孙王将成为未来的接班人。”

“沈谦生来已有数年,在蜀王府内成长,皇上会不清楚吗?”

“为何偏偏在这个节点给予他郡王之位呢?”

“这无疑是在向京城中的所有百姓传达一个信息:只要支持孙家,即便是贵族也能得到皇恩浩荡的奖赏。”

蜀王与齐长史互望了一眼,从对方眼神里读出了紧迫感以及深沉的忧虑。

不论消息的真实度如何。

他们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确保一件事情成为既定事实——即孙王万万不可娶孙玥为妻。

在繁华热闹的首饰街之中,千金坊的人气首屈一指。

然而最近这几天却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一名身穿文士服饰者总是在店外徘徊。倘若只有他单独一人倒也罢了,但偏偏还带着一个小男孩约莫四五岁的样子同行。

每当那孩子感到饥饿时,此人便随意购得些许食品充饥后,自己又继续驻足守候;这种情形连续上演两天之后,自然引来了不少路人的好奇心。有的人借给孩童提供食物之际询问起原因来:“兄台您在这边等着有何贵干?”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15/111106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