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烟雨落京城 > 第270章 郑健坤

第270章 郑健坤


成王妃接过荣流月手中的画纸,在看到上面的画作后,忍不住扶额,这也能算是一副画像?不过能看出此人面容消瘦,须发稀疏,左眼下方有一个细微的疤痕,嘴角下有一颗痣,耳垂饱满,像是有福之人。

“来人!”成王妃吩咐。

一名丫鬟应声上前,成王妃在其耳旁耳语几句,只见丫鬟随即退下。

“王妃娘娘可答应过恕念念无罪的!念念从小也没念过私塾,字还写不全几个,这作画着实太难!”荣流月解释。

成王妃假意安慰道:“荣夫人不必紧张,本王妃也只是好奇罢了!不过就夫人所作画像,实在是无法辨认,这扁神医有何特征?”

“回王妃,扁神医身形不高,也偏瘦弱,不过一双眼睛狭长,炯炯有神。说话时胡须一抖一抖的,但人很是慈爱和善。只是扁神医行踪隐秘,怕是不好寻找!”

荣流月一边说一边煞有介事的回想。

偏厅内,丫鬟在韦新立耳边低语几句后,韦新立转头传给了成王。

成王听闻后,笑着道:“王妃与荣夫人很是投契,问荣夫人要一副画像,但荣夫人好像画艺不精,王妃便只能问荣东家了!”

“不知王妃要何人的画像?”墨天煜问。

“要一名神医的画像,说是为你医治过!”成王解释。

“哦,想必是扁神医的画像吧!但扁神医再三嘱咐在下不能泄露其行踪,君子一诺,驷马难追,还望王爷见谅!”墨天煜为难的说到。

“只是一幅画像罢了,怎算得泄露行踪?不过荣东家是得了什么病症,穆大夫不能根治?”成王问。

墨天煜心中了然,“不瞒王爷,在下患有心疾,机缘巧合下得遇扁神医,这才将命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扁神医说过,要想根治需要一株雀龙胆。此次前往幽州便是为了那株雀龙胆而来,没想到一株雀龙胆竟能拍卖到如此高的银两,而荣氏商行近年来快速扩张,手中现银不多,是以没能拍下雀龙胆!”

“去,给荣东家准备笔墨纸砚!”成王直接吩咐,没有给墨天煜推诿的机会。

墨天煜只能提起笔开始画扁神医的画像,一盏茶后,一位老者跃然纸上。

“来人!”成王吩咐。

韦新立上前道:“王爷,让下官给王妃送过去吧!”

“也好!”成王抬手,墨天煜立即将画递于韦新立。

韦新立快速将画像送到了成王妃处,二人仔细比对两张画像。

荣流月老神在在的站立远处,没有半点心虚,也无上前打探半分的意思。

荣流月的画像虽画得草率抽象,但跟墨天煜的仔细对比下来,还是能看出这是同一人。

荣流月想笑,这本来就是同一人,这扁神医她可是实实在在见过的。

如若繁星再此,便能认出,这两幅画像,均画的是冥老。

荣流月见二人仔细比对的样子,嘴角勾起。当然不是墨天煜提起,她也不会知道原来冥老就是大名鼎鼎的扁神医。

冥老行医数十载,由于医术精湛,人们又不知其姓名,又因扁鹊乃古时名医,是以给他起了‘扁神医’这个称号。日子一长,这‘扁神医’的名号响彻诸国,但却无人知其行踪,也无人知晓他姓甚名谁。

有了这一遭,荣流月二人算是暂时打消了成王的怀疑,这才将二人放回栖临风。

~

二人回到栖临风时,远远见一位公子在院外徘徊,几次欲上前敲门,最终都止住了手。

墨天煜二人抬步上前,“敢问这位兄台有何事?”

“是在下冒昧了,这处‘栖临风’是在下一位知己的故居。今日偶然路过,心中感慨,想进去瞧瞧,但又觉得实在唐突,是以迟迟未能下决心!”公子解释到。

“原来如此!在下前些时日购买了这座小院,兄台要是有兴致,不如故地重游一番!”墨天煜邀请。

“在下谢公子成全!”来人拱手。

随后几人踏入了栖临风,一同去到水榭里闲谈。

繁星上了茶水点心后,退至一旁。

“兄台请!”墨天煜抬手示意公子用茶。

“公子客气!”随后端起茶盏轻啜一口,道:“在下姓郑,名健坤!”

“先贤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知郑兄之名可是这两个字?”墨天煜问。

“是,在下之名正是出自周文王的《易经》。祖父当年对我报以重望,只可惜,二十五载,在下还是碌碌无为!”郑健坤汗颜,随后略显窘迫的说道:“还未请问主家姓名,是在下失礼了!”

“在下荣氏商行东家,这是内子念念!”墨天煜也一同介绍了荣流月。

郑健坤闻言,上下打量二人,眼中惊喜不已。

“你们竟是荣东家与荣夫人,真是失敬失敬!”郑健坤立即起身,对着二人拱手郑重了行了一礼。

墨天煜道:“郑兄快快请起!”

郑健坤道:“要是早知晓这‘栖临风’是荣东家所购,在下也就不在院外踌躇半日了!说来也是缘分,前几日回了幽州成,刚到布庄便听掌柜的在谈论仁济医馆义诊一事,在下听完也是感慨良多。”

“你就是布庄掌柜说的那位公子?”荣流月也感慨,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还真是奇妙。

“是,我郑氏一族一直住在幽州,可这些年幽州太苦,是以很多世家大族都搬离了幽州,但终究故土难离。祖父去世后,父亲搬回到了郑氏的老宅,在下如今住在城东的‘暮野云华’,偶尔回老宅陪父亲一段时日,大半日子在城中打理商铺。”郑健坤解释。

墨天煜附和道:“人若不是被逼,又怎会轻易离开故土。”

“是啊!古人道: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一棵橘树尚不愿离开故土,何况我们世代居住在此的人啊!”郑健坤感慨。

“这‘栖临风’的主人便是离开了幽州?”荣流月问。

郑健坤点头,“‘栖临风’本是世伯庄贤的爱居,在我小的时候,由庄世伯倾力打造,而我郑氏与庄氏是世交,父亲时常带着我到此拜见庄世伯。父亲与世伯煮酒对弈,品茗赏画,谈诗论赋。

我便与庄巍在院中追逐打闹,稍大的时候便跟着父亲一起读书论理。这里承载了我年幼的时光,以及那时的快乐与美好!只是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如果时间能倒流该有多好!”

墨天煜道:“年幼的时光回不去,但谈诗论赋还是可以的!”

郑健坤闻言似有所感,问道:“既然论诗书,先贤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荣东家如何看待?”

“民惟邦本,乃是民为一国之根本。民从事农耕,从而养活万民;民从事生产,繁荣城池,从而文明发展,社会进步;民当兵从军,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从而有了家国安定。

故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安定,有希望、有尊严、有信仰;他们团结一心,他们众志成城,他们一致对外,这便是本固邦宁!”墨天煜回答。

这一刻的墨天煜熠熠生辉,荣流月不由得看痴了。

“百姓安定,有希望、有尊严、有信仰!”想似看见了那未来的盛世,郑健坤眼睛里仿佛盛满了霞光。

“没想到荣东家不但胸有大义,更是见解独到,才华横溢!健坤今日得以相识,荣幸之至!”

郑健坤双手端起茶杯,对着墨天煜示意,随后一口饮下!

“荣某也不甚荣幸!”话闭墨天煜也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夫君,以后仁济医馆也同淮安一样,每月义诊一日吧!”荣流月提议。

郑建坤眼神亮了亮,“没想到荣夫人也有如此胸襟与气魄,义诊之事也算在下一份!有用得着布庄或者郑某的份上,还请荣东家不要客气!”

几人一见如故,在栖临风中谈诗论赋,品茗对弈,直到夕阳西下,郑建坤才告别了墨天煜二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98/1111088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