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农奴的一生
由木板拼成的巨大箱子如同从地面生长出来一般,用锄头翻搅其中的内容物时,一股温热的发酵气息便轻柔地弥漫开来。
那气味既似酸奶又类啤酒,带着蓬松的发酵芬芳。
"嗯,最初调配的这批差不多该好了。能把这些翻进开垦好的地里,再起垄吗?"
"明白!"
接到指示的农奴们立刻利落地开始作业。
近两周来,村落附近的荒地已基本焚烧殆尽,零星生长的细木也被砍伐除根,混入草木灰浅耕的工作也已完成。
耕作是当务之急,农田面积自是越广阔越好。
———但总觉得大家实在过于拼命了。
虽再三强调要适时休息、日落还家,若勉强劳作搞垮身体或积劳成疾反而会降低效率,可他们总是:
"没问题的!还能继续干!"
"和砍伐森林相比,这活轻松多了!"
"这锄头越挥越上瘾啊!想耕更多田!"
这般干劲十足。
在尼德"强迫劳动热情高涨的人休息反而不好"的劝说下,众人虽承诺绝不勉强自己、会留意同伴状态并强行让不适者休息,但这热忱实在惊人。
"这就是"肥料"吗?明明原料是垃圾却没什么臭味呢。"
玛丽好奇地窥探堆肥箱。
虽没到想伸手触碰的程度,但显然很感兴趣。
"发酵高温会杀死臭味源和虫卵。不过这次算运气好,水分过多时也可能产生腐臭哦。"
"那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有观点认为可以直接使用,也有说法认为对农田有害。但不管哪种,摊开晾晒两周后都会分解,所以翻进新开垦的土地应该最合适。"
梅尔菲娜抬头望去,农奴们正在测量好的田地上耕作。
将麦秸、谷壳、菜渣与煅烧骨粉混合发酵的肥料掺入新垦地,第一批农田便初具雏形。
清空堆肥箱后又要重新铺麦秸。
恩卡尔村回收的麦秸数量有限,用完后就该混入从山上运来的枯叶调整配比了。
这项工作由村落妇女儿童协助完成。
"得尽快着手用畜粪堆肥呢。要和路兹村长商量建立集中管理全村庄畜的体制......"
"梅尔菲娜大人,您从清晨奔波至今,请稍事休息。"
正当梅尔菲盯着堆肥箱喃喃自语时,玛丽出声提醒。
日头已高,今天白天气温恐怕又会攀升。
"也是。让大家也暂停作业休息吧。"
以农奴村落为中心的新垦区推行着严格的午前、午餐及午后小憩制度———直到梅尔菲娜询问前,他们竟以为除午餐外不该休息。
农奴劳作时虽少有监工,但因严苛的劳动定额未达标便会面临罚款,这种习惯便根深蒂固了。
农奴本无资产可抵罚金,债务便计入账册,要么夺走本就不多的存麦,要么从次年收成中抵扣。
所谓农奴,即是因负债被迫将人权卖给领主的群体。
领主将其安置于待开垦地,视为属地公共财产。
虽明令禁止暴力虐待,但除最低限度的衣食住外,他们与生产性牲畜无异。
农奴子女生来便是农奴,自然形成农奴聚落。
并非没有摆脱身份的可能。
若向领主缴纳三枚金币赎身,便可重获自由民身份。
然而开垦全靠自力,收成的一半要交税,剩下的六成又被地主夺走,最后手头只剩下勉强够一家人糊口的粮食。
他们从早到晚拼命劳作,即便省吃俭用积攒,也总因完不成定额而被剥夺财产,甚至家人———这样的悲剧周而复始。
这个制度迟早必须改变。
父母是农奴,生下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是农奴,这简直像是每多一个孩子就多一笔债务。
据说王都普通民众的年收入大约是五枚到五枚半金币。
而在农村,虽然以物易物的情况更多,年收入连一枚金币都不到,但用三枚金币作本钱就让穷人及其子孙世代以近乎无偿的代价劳作———这样的制度实在畸形。
以梅尔菲娜自己的力量,很难将前世的基本人权引入这个世界。
但至少,在她的领地内可以逐步改变。
———既然能用抓人来代替罚款,那么用归还人权来代替奖赏也应当成为常态才对。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93/111111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