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快穿成为被抛弃的公爵夫人,想过平静的生活 > 第230章 纳税和养殖户

第230章 纳税和养殖户


马车正沿着恩卡尔村通往梅尔特村的驿道徐行。

雨季方歇,车轮碾过道路的颠簸较月前平缓许多。

敞窗卷入的风带着干爽气息,正是令人惬意的初夏时节。

"春天诞下的牛犊长势不错呢。看来已稳定下来了。"

玛丽翻阅着汇总资料低语,"能有农户从事畜牧真是意外之喜,原以为还要等上三五年。"

"传统畜产须兼备足量牲畜、合用牧场与世代经验。"

同乘的赫尔穆特翻动植物纤维纸公文应道,"此次确属特例———梅尔菲娜大人推行的新政见效了,初创产业首年减税或免税的举措。"

"若能再多一两户家庭牧场就好了......"

去年为堆肥之需优先扩充了领主直营畜群,如今恩卡尔地区乳业九成攥在领主手中。

然重要产业长期垄断终非良态。

虽为备荒需行急政,凭领主权柄与财力方得推进,但现有直营事业正该逐步移交民间。

这般家庭牧场的涌现,于梅尔菲娜实如久旱甘霖。

惟民间新业催生新制亦是必然。

昔时作为垦荒地,恩卡尔居民除耕田外别无营生,家畜不过自给之物。

纳税但依田亩纳麦而已,待二三产业勃兴,则需新型课税之法。

此番平民专营畜牧实属开先河之举,其课税模式势成百业范本。

"通行之法乃按牲畜种类雌雄定额课税。"

赫尔穆特指尖划过文书,"既免繁算之苦,又便税吏核查。牧民亦可依设施规模调畜避税。"

梅尔菲娜颔首。

平民多不谙文数,记账甚难。

故农者按田纳麦,牧户依畜完税已成定例。

且此世尚无银行稽核之制,机动税吏实为防偷漏之上策。

"税吏若能纳入直属文官最好......然则难为?"

"托付贵族子弟或教养庶民确省心力———大人是忧横征暴敛吧?"

不愧是干练执政官,一语道破领主所思。

"嗯,虽难禁绝,但为民生计......"

包税制多生虚额勒索,最易积怨。

自圣经时代,商人、税吏与粉挽屋便为平民三恨。

(粉挽屋:专营面粉加工的垄断者,常遭诟病。)

前世史载法国大革命时,包税人多遭通缉,被擒者尽没家产,风评恶劣者更落得身首异处,足见民愤之炽。

"以恩卡尔现况虽可维系,然终有难继之日。"

赫尔穆特的回答既直接又毫不留情。

的确,既然纳税人无法自行记账,那么建立一个统一标准并监督其是否得到遵守,无疑是最简单且最现实的做法。

领主很难雇佣足够的人手去监视所有居民,因此将这份有利可图的工作委托给私人,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个时代所采用的制度,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嗯,那就这样吧,我们将引入审计制度,以防止征税官过度压迫纳税人。”

“为了防止审计人员与征税官勾结,有必要让他们每隔数年轮换管理的区域。我认为这样的话,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今后,无论做什么,对舞弊行为的监视都将如影随形。

这种管理作为领主也是必要的职责,但想来还是会让人怀念去年之前那种悠然自得的淳朴领地经营方式。

“啊,梅尔菲娜大人,看到了哦。”

听到玛丽的声音,她将视线投向窗外。

马车偏离了连接梅尔特村和恩卡尔村的主干道,驶上一条小路,前方出现了一片被栅栏环绕的土地,里面有一间马厩和一座稍大的房屋。

栅栏并不怎么结实,成年男子大概能轻松翻越的程度。

对山羊和鸡可能效果不大,但据说对于牛马来说,这种高度的栅栏已经足够了。

没过多久,马车停了下来。

在赫尔穆特的引导下,梅尔菲娜走下马车,强烈的阳光灼烧着眼睛。

虽说是初夏,但晴空万里下投射而来的阳光依旧炫目。

不久前还在风中摇曳着绿色麦穗的麦田,随着收获期临近,也开始逐渐褪色。

再过不久,就是麦子的收获季节了。

麦子本身作为资产当然具有价值,麦秸也有诸多用途,比如修缮房屋、作为家畜的粗饲料、铺垫牛舍的垫料等等。

对于领主梅尔菲娜而言,这也是一个收入可观的重要时期。

“梅尔菲娜大人,您的帽子。”

“谢谢你,玛丽。”

梅尔菲娜接过递来的宽檐帽戴好,照在眼睛上的光线变得柔和,她松了口气。

进入院子,似乎早已注意到马车的少年小跑着靠近。

他在稍远处停下脚步,脱下帽子,礼貌地鞠躬。

这是个长着雀斑、有着红棕色卷发的少年,年纪大概比梅尔菲娜小两三岁。

他显然得知了领主来访的消息,脸上带着紧张的神情。

“欢迎光临!我们一直在恭候您!”

“你好,谢谢你来迎接。你父亲或母亲在家吗?”

“在!妈妈......母亲已经备好茶在等候了,这边请!”

少年紧张得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他一边有些僵硬地应答着,一边引导客人们进入庭院。

栅栏围起来的院子里,有四头牛正在吃草。

深处似乎还有鸡舍,传来了公鸡的啼鸣。

“现在,大概养了多少头呢?”

“牛有五头,其中一头是小牛。鸡有十五只,另外最近也开始养猪了!”

话音刚落,一只鸡就“咯咯哒哒”地走了过来。

少年熟练地用脚驱赶着那只似乎因为警惕生人而扑腾着翅膀的鸡。

“鸡的性情其实挺凶的,有时会扑上来啄人,请小心点。”

“鸡是散养的吗?”

“那样饲料开销少,而且鸡到了晚上自己会回鸡舍,所以就这样养着了。不过,恩卡尔地区养鸡的人家真的特别多呢。肉和蛋的价格都在暴跌,变得不值钱,父亲......父亲说正在考虑要不要关掉鸡舍。”

去年梅尔菲娜曾大力推广的、关于回收铺在鸡舍稻草的方案,看来并未传达到他们这里。

之后有必要好好解释清楚。

住所还是一栋相当崭新的两层楼房。

穿过相当宽敞的玄关,梅尔菲娜被引入客厅。

“欢迎光临,非常感谢您今日大驾光临。我们乃乡野村妇,若有失礼之处,万望海涵。”

刚一落座,一位中年女性便走了进来。

她是位身材高挑、体态匀称的女性,穿着一袭朴素却不失典雅的长裙。

她身上那份明显有别于此前在恩卡尔地区见过的女性们的气质,让梅尔菲娜在感到些许压力的同时,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是梅尔菲娜·冯·奥尔多兰。这位是执政官赫尔穆特。今日若能听您讲讲各方面的情况,我将十分高兴。”

“我是乔安娜。非常感谢您批准了我们移居的请求。原本打算与丈夫一同前来向您致谢的,不料原先家里的几头牛突然一齐即将临盆,他从前天起就带着小儿子们赶过去了,未能在家恭迎,实在抱歉。”

既然曾是家族经营,分家之后照料牲畜的人手怕是就不够了吧。

一家之主是男性,仅由妻子出面迎接,这在许多人看来会被视为怠慢。

乔安娜虽然神情毅然,但眉宇间仍透着一丝不安。

“今日主要还是视察,请不必介怀。想来是乔安娜也为人可靠,您的儿子们也很能干,所以才能放心出门吧。”

“您这样说真是折煞我了。承蒙您这般宽宏大度,实在感激不尽。”

看着明显松了口气的乔安娜,梅尔菲娜也报以微笑。

刚迁居到新土地不久,又面临许多与过往不同的规定,想必他们是满怀不安的。

梅尔菲娜心中思忖:实在不希望他们将来后悔移居的决定,由衷期盼他们能顺利融入恩卡尔地区的生活。

————

关于中世纪至近世纳税制度的研究中,所有史料中都发现一个固定记载:"征税承包人被民众极度憎恨‌"。

甚至有资料提到,某些征税承包人在革命时期‌被民众送上断头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93/111109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