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老树焕新芽
“来人!快来人!立刻开启断龙石,随朕出山!”
收到黑冰台传来的线报,嬴政表示坐不住了。
心急火燎“腾”一下站起来,连声催促着铁鹰锐士们。
老六那混小子,他还真敢挎刀上马,亲自去和匈奴人真刀真枪的茬架?
战争岂是儿戏?他一个当朝太子,非要拔这个份干什么?
战场上明枪暗箭战火纷飞的,他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谁来替朕恢复大秦元气?
没有坚实的经济支撑,朕以后还怎么开疆扩土?
小子,你是为朕代管江山的,不是让你祸祸江山的!
怒气冲冲的脚步刚迈出去没多远,黑冰台及时送来了最新消息。
把嬴疆率军出征的详细情报,复刻到了嬴政眼前。
“嗯?”
迈出去的脚步戛然而止,嬴政有些意外的看着情报,一脸不可置信:
“将士们斗志昂扬、士气高涨?老六剑锋所指,4万多将士勇往直前?”
“这不可能!老六以前再能装,也不能无师自通,在没有学习过兵法的情况下,把队伍带到这样的程度!”
嬴政对此深表怀疑,但是他很清楚,黑冰台是不会传送假情报过来的。
上卿蒙毅更不可能欺骗于他。
嬴政站在原地想了片刻,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等亲眼见过大秦将士的底细,然后再采取下一步措施。
根据黑冰台情报,嬴疆北上长城,恰好会经过帝陵。
嬴政刚好可以暗中观察一下队伍的军姿军容。
看看老六究竟是不是那么有本事,短时间内就能让4万多精锐心悦诚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骊山帝陵距离咸阳城并不远,没过多久,一名铁鹰锐士便送来了消息:
太子嬴疆率部途径帝陵之外。
嬴政急忙在帝陵内快步穿梭,赶到视野最好也是唯一一处可以看到外面的通风口处。
趴在那里仔细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帝陵内设计精巧,为保持内部空气流动,通风口极多。
但绝大多数都是机关设置,可以通风,却没办法直接看到外面的景象。
只有这一处,兼顾了通风与瞭望的双重功能。
当然了,嬴政现在还活着。
等他真正驾崩那一天,帝陵内所有的通风口都会全部关闭。
连只老鼠也别想混进来。
哒哒哒——
马蹄声狂暴如雷。
踏踏踏——
脚步声铿锵似火。
一队队衣甲鲜明、刀枪雪亮的秦军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入嬴政视线之内。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嬴政认识。
之前不受他重用的辛胜。
没想到仅仅时隔半年,辛胜就像脱胎换骨一样。
腰板挺的也笔直了,眼神变的也锐利了。
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前排主将位置上。
他的左右两侧以及身后,跟着3000名手持盾牌的大秦精兵。
盾牌的型号一共分三种。
最大号的是风鹰大盾,足有一人高。
秦盾由最坚硬的木头打造,外面包裹着铜皮铁钉。
往地上一戳,就能立刻构建处牢不可破的盾墙。
一般的弓弩根本破不开盾墙防御。
中号的盾牌是阳兽战盾。
方方正正的造型,完全是风鹰大盾的缩小版。
作用也和风鹰大盾极为相似。
由于体积和分量的缩减,阳兽盾牌单手便可使用。
另一只手完全被解放了出来,用阳兽战盾隔开敌人的武器,反手挥刀发起致命一击。
是秦军中常见的防守反击手段。
最小号的盾牌是圆盾,顾名思义,这种小号盾牌不同于前两种方形盾牌,而是圆形的。
主要作用是用来保护主将,可以瞬间在主将周围架起180度角的防护层。
除非敌人能遁地,从地面之下发起突袭。
或者动用重型攻击器械,例如抛出千斤巨石之类的。
否则,根本不可能对秦军主将造成任何威胁。
“咦?有点意思。辛胜这是被老六给激化了?来了个老树焕新芽?”
嬴政低声呢喃着,对辛胜的前后反差多少有点意外。
他不会去想,也不愿去想,辛胜这样有能力的武将始终得不到重用的真正原因。
嬴政不会推翻自己曾经做过的任何决定。
所以,辛胜今天的表现,被嬴政定义成了“树挪死、人挪活”。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嬴政宠信赵高的这些年里,蒙尘明珠又岂止辛胜一个?
辛胜带领的盾牌兵走过,第二队人马接踵而至。
带兵主将又是一个嬴政的老熟人。
曾经被他流放房陵的老将——杨端和。
多年不见,杨端和须发早已灰白,脸上的皱纹显而易见。
不变的是,和年轻时一样锐利的目光。
如刀似剑!
3000名身披重甲的步兵,分作四个方向,跟随在杨端和周围。
每一名重甲步兵,穿着的都是两层披身甲。
披身甲是大秦军队中常见的铠甲样式。
简单来说,就像后世的围裙一样,从正面覆盖在身体上。
保护着颈部以下、膝盖以上的部位。
不过,嬴政注意到,这支队伍的披身甲和普通的披身甲稍有不同。
普通的披身甲,只能保护正面,背面几乎没有任何防护性可言。
而杨端和率领的3000重甲兵,背面也有甲片保护。
就像是把正面的铠甲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了背面。
给后背也套上了围裙!
这样一来,将士们的后心要害等部位,便不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了。
安全系数陡然提升了2个档次。
重甲步兵队伍之后,是李信率领的弓弩部队。
说起李信,又是嬴政的老熟人。
而且跟杨端和、辛胜一样,老树焕新芽,精气神比以前足的多!
他率领的弓弩手,人手一张长弓。
看弓的造型和延展度,就知道是射程极远的硬弓。
普通人根本没办法完全拉开!
这还不算,长弓只是最基础的配置。
弓弩手们按照职责分工不同,还配备有连发和单发两种秦弩。
单发秦弩只能射出1根弩箭,射程远超硬弓。
而连发秦弩的射程没有那么远,只能覆盖前方80步的距离。
可胜在火力密集,一次性可以射出3根弩箭。
百余名手持连弩的弩手,便能抵得上一支千人弓箭手部队。
除了秦弩和硬弓,李信带领的弓弩手队伍中,还有踏张弩。
踏张弩是摧城拔寨的远程利器。
使用时,将士们需要坐在地上,用腿部力量推动机括才能激发。
射程200步!
可穿三层重甲!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10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