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舞鼓槌动四方
哒哒哒——
狂暴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快速接近战场边缘。
交战中的匈奴人终于看清,赶来的不是自己同伙人,甚至不是匈奴人。
那一面面的黑色战旗,分明是秦军的标志啊!
“别打了!别打了!秦军杀来了!”
“快快快!调整队形!”
“你给我滚开,我要回到自己那边去!”
……
乱了,瞬间全乱了。
对垒的两队匈奴人,早已犬牙交错纠缠在一起。
现在想要彼此分开,哪有那样容易?
地平线上,黑色战旗之下。
一个个黑点连绵成线,快速向纠缠不清的两队匈奴人靠近。
不过,在小黑点变成骑兵形状之前。
秦军的第一波凶猛攻势,启动!
横野将军王离挥刀怒吼:
“三息之间,把巨弩、投石全部清空!”
Kuang——
机械撞击地面的闷响传来。
20架投石机、100架踏张弩,稳稳戳在了地上。
下一刻。
咔咔的机械震动声令人牙酸不止。
一块块数十斤重的大石头,在机械作用力下抛飞高空。
好似撞击地球的火星,毁天灭地!
百余根标枪粗细的巨弩,呼啸着窜上天边。
兜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宛如流星雨!
羽林八部按照韩信的战术部署,远程奔袭而来。
自然不可能携带太多的重武器。
以战车为特色的王离所部,只带来了为数不多的远程重武器。
毕竟,重武器威力奇大,但重量也沉啊。
带来20架投石机、100架踏张弩,便已经是极限了。
羽林战车队总共就3000人编制,实在是拿不下更多了。
不过,投石机和踏张弩数量虽少,震慑力却是显而易见的。
一辈子靠战马为生的匈奴人,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威力强大的重武器。
心中的震撼,远比看到秦人骑马强烈的多。
石块和巨弩越过一排排小黑点的头顶,呼啸着奔向前方,然后打着旋儿凌空而落。
狠狠砸进匈奴人毫无章法的战阵中。
轰——
受到地心引力作用,最先落地的是投石。
20块投石瞬间砸扁了数十个匈奴人。
一张张肉饼,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投石落地之后,在惯性的作用下,飞速向前滚动。
无情碾压着沿途之中的匈奴人,所到之处,简直寸草不生。
奇异的一幕出现了。
向着前方滚动的投石,就像是田地里的犁具,翻出萝卜带出泥。
在匈奴人密集之处,清出20条一米宽的通道。
硬是把人员密集之所,变成了一个个真空地带!
匈奴人惨叫哀嚎着,头顶上空再度遭受重袭。
百根标枪形巨弩呼啸而落,杀伤面没有投石那么广。
但穿透力更强!
即便是以倾斜角度落下来的,巨弩依旧接连洞穿数名匈奴兵之后,才狠狠地扎入地面。
若是平射的话,一根巨弩就能带走10多个匈奴人的小命。
巨弩扎入地面的同时,向前滚动的投石,终于静止了下来。
从落地之处到静止之处,前后十几米的路径上,空无一人!
羽林战车部队,不仅具备发起远程突袭的能力。
冲阵破敌也是一把好手。
严格来说,驾车摧毁对手的防御,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
轰隆隆的车轮滚动中,500余辆战车横冲直撞驰入战场。
战车上1人驾驭,1人持矛远攻,1人挥刀近战。
标准的3人配置组合。
就凭匈奴人没有章法的战阵,就凭匈奴人手中单薄的盾牌,就凭匈奴人身上简陋的皮甲。
他们拿什么抵挡这滚滚车轮?
但凡是战车撞到的,匈奴人无不人仰马翻。
而战车上的3人组配合默契,长矛、战刀斩翻匈奴人之后。
驾车手驾驶着战车,专门从被劈翻的匈奴人身上碾压而过。
用宽大而又沉重的车轮,对受伤的匈奴人造成二次重创。
想重新站起来?门儿都没有!
顺着投石和巨弩犁出来的通道,500辆战车在王离的率领下,一路疯狂碾压!
本就在自我内耗中,消耗了大量体力的匈奴人,直接被秒成了渣渣!
战车部队之后,羽林弓弩手接踵而至。
射声将军李信一声令下,3000弓弩手火力全开。
各种强弓硬弩震动个不停,向战场的两侧雨点般洒落。
冲击力极强的战车部队负责攻坚,中间开花。
弓弩部队便负责锁边,封堵匈奴人两侧的退路。
3轮箭雨空袭完毕,李信迅速调转马头。
带领着弓弩手退了下去,让出了进攻空间。
紧接着登场的,是骁骑将军周勃率领的重骑兵。
羽林八部之中,冲击力最强的自然是战车部队。
其次便是连人带马包裹在战甲之下的重骑兵。
他们策马冲刺起来,就像是开足了马力的越野小摩托。
直接给匈奴人来了一波野蛮冲撞。
个头矮小且陷入胶着战中的草原马,完全抵抗不住重甲战马的力量。
一瞬之间,草原马不知被掀翻了多少!
只要是落马的匈奴骑兵,等待他们的只有两个结局。
要么,被周勃部下的重骑兵补上一枪,活活钉死在地上。
要么就是被重甲战马践踏而过,五脏六腑被踏碎实属平常,脑瓜子直接被踩爆的也不是没有。
重甲骑兵之后,云麾将军英布率领的轻骑兵、折冲将军彭越带领的轻步兵……
羽林八部一一登场。
就连伏波将军杨熊和他的水军部队都亮相了。
身穿熟牛皮甲的水军将士们,完全把自己当做了步兵。
对着匈奴兵挥刀就是一阵乱砍!
整个一海军陆战队的形象。
“咚——”
“咚咚——”
“嘭!”
铿锵有力的鼓点声响彻战场。
羽林八部的后方,嬴疆身披金鳞龙纹甲,出现在高地之上。
他双手中握着的不是定秦、赤霄。
而是一对鼓槌。
独门绝技“狮吼”虽然能震撼人心、提升士气。
可人力有时而穷。
这样大规模的战斗中,嬴疆再能吼,也不可能把吼声传递进每一个将士的耳中。
所以,他选择了擂鼓助威。
“狮吼”绝技不能用没关系,他还有“十熊之力”。
双臂运起强大的力量,带动鼓槌,狠狠敲打在竖起的鼓面上。
嬴疆化身为后世的大音乐家,一心专注于演奏。
脚下步点变换,不断调整着身体,让双臂无论从哪个角度挥出,都能充满力量。
和大音乐家们不同的是,他们手中发出来的音符是优雅的、柔和的。
而嬴疆敲出的鼓点声,是铿锵的、激昂的!
战鼓声声,步点翩翩。
一曲独属于秦军将士的战舞由此而生:
大秦将军令!
鼓点声远远传送出去,覆盖了大半个战场。
兵马制改革以来,嬴疆立下了擂鼓则进、鸣金而退的铁律。
听到振奋人心的鼓点声,看到太子殿下亲自擂鼓。
羽林八部瞬间像是打满了鸡血,杀疯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10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