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科考三甲陆贾、李由和娄敬
“老六真的要搞科举制么?以寒门学子入朝为官,古之未有。朕原以为老六不过是换个更加体面的形式,以此来培养亲信,没想到他玩真的?”
嬴政用手指敲打着面前的桌子,百思不得其解。
大力启用寒门学子,老六到底图什么?
论眼界,寒门学子远远无法跟豪门世家走出来的人相提并论。
论才华,豪门世家历来注重后辈子弟的培养,只要不是特别纨绔的,大多饱读诗书。
不夸张的说,他们之中1个人读的书,至少能比上10个寒门学子读书的总和!
毕竟,在嬴疆研究出纸张之前,人们都是靠竹简制作书籍的。
从一根竹子到变成书籍的过程,成本极高。
寒门学子能买到几本书?
想来想去,嬴政猜不到科举制的真正用意。
即便他是千古一帝,也不可能看透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产物嘛。
如果他是唐太宗,或许就能看懂了。
时代不一样,眼光自然也就不一样。
看不透的东西,在嬴政这一律是不允许的。
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老六就是瞎搞!之前给朕的宝贝女儿乱点鸳鸯谱,朕还没消气呢,现在又搞这一出,他就不能多放点心思在充实国库上?”
“朕让他监国,是让他搞钱的!不是让他搞这些乱七八糟东西的!”
越想越是生气,嬴政盛怒之际。
黑冰台传来了最新消息:
第一批科考的结果出来了。
并且附送了前三甲的名单。
看着这份名单,嬴政怒意顿消,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这……怎么可能?以他的才华和家室背景,居然没拿到第一名?”
“难道说,寒门学子之中真有高人?连他也不得不屈居第二?”
让嬴政如此惊讶之人,到底是谁呢?
章台殿上。
虫达朗声喝道:
“殿下有命,宣科考前三甲上殿!”
2个30来岁的中年男子和1个青年男子,并肩走上了章台殿。
从穿着上来看,那2个中年男子衣着普通,明显是出自寒门。
而唯一的1个青年男子,大约20多岁的年纪,身上的衣物较为华贵。
普通的家庭可买不起这样的衣服,因此可以断定,他是从豪门世家走出来的。
“草民陆贾、李由、娄敬,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圣安。”
坐在龙椅上的嬴疆微微一笑:
“孤安,你们三个平身吧。”
这次科考的结果,嬴疆表示很满意。
考取第一名的陆贾,是汉王朝开国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辞赋家、外交家以及思想家。
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足以说明陆贾此人非同凡响。
在每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绝对不是一般人呐。
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汉王朝的开国栋梁了。
大秦三大精锐之一的岭南军团,后来就是被陆贾劝降的。
当然了,现在的大秦由嬴疆当家做主。
以后也就没汉王朝什么事了。
大秦,万世永固!
拿下第三名的娄敬,也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楚汉争霸时期,他是刘邦手下的重要谋臣。
在军师的位置上,仅次于留侯张良。
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力助刘邦创立了汉王朝。
一举拿下两位刘邦的得力谋臣,嬴疆心里都要乐开花了。
截胡这种事儿,一时截胡一时爽,一直截胡一直爽!
没穿越之前,嬴疆看过本书作者琨山老顽石写的另一本书:《开局截胡大耳贼》。
那本书里,刘邦的玄子玄孙刘备,被人屡屡截胡。
现在,嬴疆同样享受到了截胡的乐趣。
而且他截胡的对象,是刘备的老祖宗刘邦。
成就感更强!
欢喜之余,嬴疆把目光看向了科举第二名——李由。
相比30多岁的陆贾和娄敬,李由要更年轻。
这也意味着,他未来还有大把的成长空间,潜力自然更大。
更主要的是……
嬴疆目光在李由脸上滑过,来到了左丞相李斯的身上:
“左相,难怪你要回避本次科考。原来,你憋着这么个大招,要给孤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李斯微微一笑:
“犬子李由,听闻殿下要举办科考,于是便央求臣下参与科举。臣下拗不过他,便只好答应了。”
“连臣下也没想到,这小子还真就考上了,总算是没有辜负了殿下,也没给臣下丢脸。”
没错。
考取第二名的李由,正是李斯之子。
没看两人眉宇之间,隐隐有七分相似吗?
嬴疆没见过李由,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可黑冰台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还能不知道李由的身份来历?
别说李由了,包括陆贾和娄敬在内的所有学子,黑冰台早就摸个底儿掉了。
嬴疆既然套用后世考公模式,当然不会忽略政审这一关。
所有参考学子,必须背景清白。
要不然,科考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嬴疆有那么傻吗?
李由上前两步,再次向嬴疆行礼问安:
“殿下圣安。还望殿下宽恕李由隐瞒之罪,李由只是想凭着自己的本事走上朝堂,并无他意。”
嬴疆笑着点了点头:
“理解,孤不会降罪于你的。李由,这次科考你的成绩很不错。来来来,你仔细看,你父亲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顺着嬴疆所指的方向看去,李由看到父亲李斯快速收起了笑容。
极力控制着面部表情,千辛万苦的把嘴角压了下去。
虽然他的动作很快,但李由还是看到了。
下一刻,父子俩相视而笑。
不装了,摊牌了!
这一幕,让嬴疆的脸上泛起了由衷的笑意。
父子情深,真好啊。
李斯这个人,或许算不上好岳丈,甚至连好人都有些勉强。
但他绝对是个好父亲。
在儿子李由获得成功之前,他以严父的形象识人。
当儿子获得了成功的时候,他也会真心为儿子开心,以儿子为骄傲。
再往深处想,李斯肯让李由通过科举的方式入朝为官。
就说明他的心,确确实实摆在嬴疆这边了。
今后再也不会动摇。
嗯,嬴疆的死忠名录上,终于可以把李斯的名字写进去了。
对了,还有李由的名字。
之前嬴疆说理解李由,并非只是随口说说。
他深知,李由年轻气盛,不想一辈子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下。
当旁人介绍李由时,李由不愿意听到介绍人说他是谁谁的儿子。
李由更想听到的是,别人在介绍李斯时,说他是李由的父亲。
不靠天,不靠地。
不靠歪门邪道,不靠父辈荣光。
只想靠自己的一身本事,闯荡出一片天地。
这就是李由。
也是有志气的年轻人之缩影。
默默转头看向始皇陵的方向。
嬴疆暗暗叹了一口气:
唉……
李由真的是很幸福啊!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10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