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199章 今夜无眠

第199章 今夜无眠


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不仅只有嬴疆一人。

今夜,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夜晚。

帝王陵附近,千步之外的行宫内。

胡亥的房间中。

“六剑奴”中的断水穿窗而入,悄无声息的来到胡亥面前:

“禀十八公子,那张藏宝图是真的。属下估算,在那里找到的钱宝,足以供养一支5000人的部队了。”

“而且,里面还有相应的武器铠甲,装备部队完全不是问题。”

胡亥猛地瞪大了双眼:

难道是父皇的龙魂显灵了?指引着我找到了这么大一批宝藏?

不然的话,没法解释呀!

那张藏宝图,怎么就无缘无故的出现在我的床头?

足足惊呆了三分钟。

胡亥终于回过神来,低头对跪在地上的断水说道:

“既然找到了那批宝藏,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你去负责暗中招兵买马,静待时机。”

“切记,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牌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隐蔽再隐蔽,绝不能让任何人发现端倪。”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你就不要再过来了,以免暴露形迹。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会找你的。”

断水微微点头:

“属下明白!不过,十八公子身边没有保卫力量是不行的,不如就让我们‘六剑奴’中的转魄、灭魂前来伺候吧。”

“她们是双生姐妹,女子之身可以扮作公子的贴身侍女,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必要的时候,公子也能让她们向外传递消息。”

胡亥低头思索了片刻,随即说道:

“如此也好,就让她们连夜赶过来吧。”

身处行宫之中,胡亥就像是砧板上的鱼肉。

别说嬴疆了,就是负责看管他们的吕泽,都能随时把他和其他的公子一起,一道送上西天。

身边没有两个能打的,胡亥心里始终是没底儿。

从断水展现出来的身手上来看,胡亥认定他是一等一的高手。

否则的话,他数次前来行宫,怎么可能避开吕泽的重兵巡查?

功夫稍微差一点的,都做不到来去自如。

既然转魄、灭魂两姐妹,同样是“六剑奴”之列。

想必,再差也不会比断水差太多。

有这样两个强力贴身保镖,胡亥也能安心睡个好觉了。

交流完毕,断水悄无声息的穿窗而出。

消失在了窗外茫茫的夜色中。

胡亥独自坐在床边,慢悠悠的转头看向从小生长的地方。

那是咸阳宫的方向。

夜色中,响起一阵阴鸷的呢喃:

“嬴疆,别以为你赢定了!你我之间,还没结束呢!”

“听说你的爱妃怀上了身孕?呵呵,等你的孩子降世之时,便是我胡亥,送你们父子共赴黄泉之日!”

按日子推算,玉漱公主还有8个多月便会分娩。

有这8个月的时间筹备,断水那边应该也能拉起一队人马了。

到时候,趁着嬴疆因为第一个孩子降世,满心欢喜无暇他顾的大好时机。

胡亥便可趁机血洗咸阳宫。

让那张象征大秦至高权位的龙椅上,再换新主!

胡亥这边秘密谋划着。

芒砀山中,还有一个人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布局。

此人便是换上刘邦马甲的刘季。

过去一个月,在他的谋划之下,他身边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长。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加入他麾下的人才中,除了最早跟随他的曹参、夏侯婴等人。

刘邦最看好的便是两个人。

这两人恰好一文一武。

属于“文”范畴的那人,原本乃是韩之贵族。

韩被秦所灭后,他便流离失所。

时时刻刻想要报复大秦,为故国报仇雪恨。

虽然嬴疆推行了科举制,明令不问出身,只看才能。

可是他丝毫没有动摇,从未生出过为大秦效力的想法。

此人,便是张良张子房。

当初秦始皇嬴政东巡至博浪沙时遭遇伏击。

便是出自张良的手笔。

那次刺杀行动失败后,张良总结经验。

认为想要推翻大秦,就不能把自己定位成刺客。

而是要依仗一身所学,做呼风唤雨的谋臣,这样才能把大秦王朝拉下马。

于是,在得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他不远千里前去投奔陈胜。

没想到,嬴疆的动作太快了。

张良还没走到陈县了,就听到陈胜、吴广先后被杀的消息。

走投无路的张良,只好改道来了芒砀山。

投奔了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

在张良看来,刘邦是什么人,甚至是什么德行都不重要。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只要刘邦对推翻大秦的计划有助力,就值得张良以命相筹。

张良来到芒砀山后没几天。

另一人也赶来投奔了刘邦。

他就是“武”的那个人,名叫龙且。

众所周知,被大秦灭掉的六国之中,就数楚国的威望最高。

六国被灭已经十几年了,其他几个国家的遗老遗少,大部分都躺平接受了现实。

只有偶尔一些人,类似张良这样,对大秦充满了怨气。

但是楚国的遗孤并非如此。

可以说楚国至少三分之一的遗民,还抱有复国的幻想。

当初的项梁、项羽,不就是其中的典型吗?

如果不是遇到了嬴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

他们还指不定搞出什么事情来呢。

因而,民间广为流传一句谚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嬴政当初不看好扶苏、嬴疆。

便是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楚国的血脉。

谁让他们的母亲,都是来自于楚国呢?

同样的道理,龙且也是楚国人。

楚国灭亡后,他就在本地担任了大秦最基层的百夫长。

后来也曾想要投奔项梁,共同举起兴楚灭秦的大旗。

奈何,项梁一家子都投效了当朝太子嬴疆。

成为了嬴疆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

龙且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效仿张良,把择主目标降低了一个档次。

赶来芒砀山投奔了刘邦。

得到张良、龙且的投效,刘邦顿时感到自己又行了。

这不,他把手下十几个心腹召集到一起。

准备打下一块儿地盘,当做自己的大本营呢。

只是,究竟选择哪里为好?

刘邦还要听听心腹们的意见。

尤其是张良的想法,对刘邦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9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