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200章 张良计果然不同凡响

第200章 张良计果然不同凡响


“诸位,陈胜、吴广的惨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接下来该怎么做,大家议一议吧。”

稍微抛砖引玉的铺垫了一下,刘邦把话语权交给了心腹众人。

说是众人,其实他最想听的还是张良的意见。

不过最先开口的,是刘邦的同乡曹参。

“主上,我们若想发展壮大,不可能永远躲在芒砀山中。必须要有一块儿地盘安身立命,有志之士才能竞相来投。”

“但也不能像陈胜、吴广那样,随便找个什么地方凑合。否则,很容易被秦军围困至死。”

“我建议,还是回沛县吧。那里是主上的故乡,风土人情最为熟悉,也便于我们招兵买马、扩充力量。”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刘邦本来就是沛县人,曹参、夏侯婴等人也是一样。

这么多从沛县走出来的人,回到沛县之后自然会如鱼得水。

招兵买马也会更容易一些。

因此,曹参的建议,获得了夏侯婴等人的认同。

只是,张良却并不赞同曹参的意见。

“主上、诸位,请听我张良一言。沛县位于泗水郡,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就算我们得到了沛县,仅凭一座县城就能抵抗暴秦百万大军吗?”

“陈胜、吴广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给出了答案,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既然如此,沛县……不回也罢。”

曹参疑惑的看向张良:

“子房,沛县是我们最有可能做成大事的地方,除了沛县,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后世有句俗语,叫做“萧规曹随”。

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萧何与曹参两个人。

意思是说,萧何定下某个规矩,或者是某种策略。

曹参就会跟随着去执行。

从这个词语中就能看出,曹参是优秀的执行者,而并非创造者。

让他去落实既定任务,他一定会完成的很好。

甚至不会挑出半分瑕疵。

但他并不擅长“无中生有”般的创造。

说白了,曹参是内政型的高手,但却不是最顶尖的谋士。

张良从怀中取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

摊开在地上之后,指着靠近岭南的地域说道:

“沛县无险可守,就算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主上之手,也难以与暴秦相抗。”

“我们要吸取陈胜、吴广失败的教训,不要急于攻城略地,而是要稳定发展自身。所以我建议,我们去岭南东北这块儿地域。”

“借助越城岭、大庾岭等五岭作为掩护,徐徐发展壮大。五岭西北挨着江东,西南则是比邻岭南。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们发展的地方了。”

夏侯婴不解的问道:

“可是你说的五岭,不也是荒山野岭之地吗?和我们现在所处的芒砀山有什么区别?”

张良双眼中绽放出自信的光芒:

“当然不一样!芒砀山只是一座孤山而已,我们可以在这里躲避一时,却无法躲避一世,更不用说发展壮大了。”

“但五岭就不一样了,主上和诸位细看,五岭纵横交错、山脉绵延,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地势易守难攻,这便是我们抵抗暴秦的第一道保险啊。”

“况且,五岭跨越四个郡、七个县,我们不愁在附近找不到兵员入伍。军饷用度的问题也更容易得到解决,有利于我军长期发展目标。”

“一旦我们发展起来,便可沿着西北道路向江东挺进,尽收昔年楚国遗民,借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正式拉开反抗暴秦的序幕。”

“此外,我军将士久居芒砀山中,更熟悉山地作战之法。到了五岭,那里就会变成我军的天然主场!旁人想插一脚进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良说到这里,刘邦的双眼不由自主亮了起来。

原本,他其实也想回沛县的。

毕竟他对那里地头熟嘛。

可是听张良这么一说,似乎去五岭才是最优选。

比回沛县有前途多了。

不仅是刘邦,曹参和夏侯婴也被张良说服了。

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张良的建议。

然而,话说到这里,张良还没有说完。

赢得众人的支持之后,他继续说了下去:

“最主要的是,据我所知,岭南军团的主将赵佗,至今未曾向嬴疆递过一份奏章。这说明什么?说明嬴疆根本控制不了赵佗!”

“赵佗执掌岭南军团多年,手握35万大军,岂能甘心听从嬴疆一黄口小儿的指挥?他既然有不臣之心,或许日后便是我们的最强助力。”

“我们选择把大本营驻扎在五岭,既能避开暴秦的主力军兵锋,为我们赢得发展壮大的机会。也能趁势与赵佗搞好关系,争取和他结成联盟。”

“这样的话,我军以五岭为根基,进可攻取江东,退可借助赵佗的力量自保。我军便可立于不败之地,逐渐站稳脚跟发展起来了。”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响起。

自刘邦以下,所有人都被张良这一番分析给折服了。

要不说还得是张良呢?

看看人家这一番深谋远虑的筹划,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涵盖了地利优势、招募兵员、军饷筹措、未来同盟等多个领域。

简直是无可挑剔的兴国大计啊!

“子房,你可真是我的头号谋士!人人都说你张良计策超群,今日一看,果然不同凡响!想来昔年的姜太公也不过如此了。”

刘邦高兴地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

没口子的称赞着张良,没听到他把张良比作姜太公了吗?

人家姜太公,可是力助周武王开创大周八百年王朝的第一功臣。

刘邦把张良比作姜太公,固然有夸赞张良的意思。

但是仔细一想,张良如果是姜太公的话。

他刘邦是谁?

自然是周武王了。

由此可见,刘邦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

他梦想着能和周武王一样,开创出数百年不衰的大一统王朝呢。

当然,如果没有嬴疆的话。

历史的确是按照刘邦的规划来发展的。

只可惜,嬴疆横空出世,让刘邦遇到了此生最为强劲的对手。

两人之间的较量,从这一刻起便正式开始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9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