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先礼而后兵
当夜。
嬴疆悄悄来到密室。
“老师,刘邦欲自立为王,在张良的谋划下,他已经赶到了五岭。”
须发灰白的尉缭,于静坐中微微睁开双眼。
眼睛里露出的精光,与他垂垂老矣的形象极为不符:
“岭南军团,赵佗?”
嬴疆含笑坐了下来:
“老师就是老师,还得是您老人家啊,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一副仙风道骨人设的尉缭,瞬间破功:
“你小子少拍马屁!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吗?”
嬴疆丝毫不为拍到马蹄子上懊恼,依旧笑嘻嘻的说道:
“老师,怎么对付赵佗,您老人家可得指点指点我。”
尉缭恢复了仙风道骨的姿态,捏着手印说出了十字真言:
“宜快不宜迟,宜宽不宜严。”
嬴疆转了转眼珠:
“老师的意思是,赵佗未必有割据之心?他不遵朝廷诏令,其实只是不信服于我?”
尉缭缓缓点头:
“孺子可教也。赵佗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是纯正的秦人,若没有足够的利益相诱,他是不会造反的。”
“可是他态度暧昧,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连老夫也想不出他究竟是何用意。按理说,殿下北征匈奴,南征百越,此次又火速灭了陈胜、吴广。已经向天下人显示出了你的能力。”
“可赵佗依旧跟没看到、没听到一样,因此老夫怀疑,他的态度或许和暗中影响大局的那股暗流有关系。能操纵这股暗流的人,必定非同小可啊。”
嬴疆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我越来越感到,有一股势力在影响着朝堂。可这股势力无影无形,始终密不透风,就连黑冰台都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尉缭忽然双目一凝:
“殿下,你有没有想过,或许……黑冰台也在这股势力的控制范围之内呢?”
唰——
嬴疆就像屁股上安了弹簧一样,从座位上一蹦大老高。
“不可能吧?黑冰台历来只效忠于君主,怎么可能会听从旁人……等等,老师的意思是,暗中那股势力的源头,或许和我一样,都是大秦公子?”
就算想破脑袋,嬴疆也不会想到老头子是假死。
因此,他的第一怀疑目标,就是胡亥那些人。
“说实话,老夫也不知道。那股势力做的很隐蔽,令人无从琢磨。但正如你所说,黑冰台不会服从旁人的命令,若黑冰台真的被那股势力所影响的话,那么,掌控这股势力的人必然出自皇室。”
“此人城府极深,如果是皇室公子中的一位,那就太可怕了,你日后一定要处处当心才是。”
嬴疆默默地盘算着:
这个人会是谁呢?
老三和老十是最早冒尖的,但是他们已经死了。
老十八?
就算他聪明绝顶,可只有十三岁年纪的他,会有那么深的城府吗?
其他的公子当中,能从头到尾一直隐忍至今的。
扒拉来,扒拉去,嬴疆也看不出究竟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此人若非隐藏极深,便一定是大智若愚!
这样的对手,细思极恐!
在思量的过程中,嬴疆从未怀疑过大哥扶苏。
因为他笃定,扶苏绝不会背弃兄弟手足之情。
尉缭似乎看穿了嬴疆的心意。
微微点头:
“兄弟阋墙,实乃人间悲剧。你不曾怀疑自己的长兄,这样很好。”
嬴疆重新坐了下来:
“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大哥若是觊觎那张龙椅,也不会让我敬佩他这么多年了。再说了,大哥真要有这么深的算计,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就立他为太子了。”
事实胜于雄辩。
扶苏若真是工于心计之人,嬴政不早就扶正他了吗?
就因为扶苏秉性纯良,不善于这些歪门邪道。
嬴政认为他不是帝王之才,方才迟迟没有下诏册立太子的。
“好了,查清这股暗流的源头并不容易,但是岭南军团的事情,的确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或许,在这个过程中,那股暗流也许会露出蛛丝马迹来。”
尉缭将话题拉回正轨,眯着双眼继续说道:
“此事既要尽快解决,但又不能过于严苛,以免引起朝堂动荡。若能兵不血刃收服赵佗最好;若不能,也是时候考验考验黑冰台的忠诚了。”
嬴疆秒懂了老师的话中深意。
黑冰台掌控天下机密的同时,精于刺杀之术。
嬴疆以前只是用黑冰台收集情报,还从未下令黑冰台刺杀过谁。
如果他下达的第一次刺杀令,黑冰台便以失败告终。
那么,黑冰台乃至蒙毅的忠诚,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尽管嬴疆并不愿意相信,蒙毅会做出背叛他的事情。
可有些人和事,还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一下为好。
经过火炼的,才是真金!
翌日朝会,章台殿上。
嬴疆直截了当提出了岭南军团的问题。
对于这件事,其实群臣们思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今朝堂平稳。
长城之战过后,北边的长城军团也接受了嬴疆的号令。
唯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赵佗的岭南军团了。
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道理,没有人会不明白。
作为群臣之首,左丞相李斯率先提出建议:
“殿下,赵佗乃先帝近臣,深的先帝信赖。独掌岭南军团之后,对朝廷从无阳奉阴违之事。即便先帝不在了,赵佗亦没有丝毫反意。”
“微臣之见,朝廷应该先派人接触赵佗,试探他的心意。若是赵佗真有不臣之心,再发兵征讨不迟。微臣始终觉得,赵佗态度不明,并非是要造反,这其中必有蹊跷。”
不得不说,李斯看事情看的还是很透彻的。
他的观点与尉缭如出一辙。
只是描述的方式略有不同而已。
他们都很笃定,赵佗铁定不会造反。
基于这个前提下,理应先礼而后兵。
搞清楚赵佗的真正想法再说。
听到李斯的建议,上卿蒙毅与内史宁腾,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气。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俩难道还不知道吗?
赵佗不听从监国太子的号令,的确不是心存反意。
而是因为能让赵佗心悦诚服的人,并没有真正驾崩啊!
为了不跟岭南军团发生冲突。
内史宁腾当即走出班列:
“臣附议!左相所言,乃安邦定国之上策。”
上卿蒙毅紧随其后:
“臣亦附议。”
嬴疆眼眸中闪过一丝隐晦的复杂神色。
他不是多疑之君,但不代表他没有帝王心术。
内史宁腾很少主动开口议论国事。
怎么一遇到和岭南军团有所关联的事情,他就积极起来了呢?
如果嬴疆没记错的话,宁腾上一次这么积极,还是长城之战前夕。
嬴疆执意要亲自率兵出征的时候。
一次事关长城军团,一次关系到岭南军团。
宁腾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难道说……他和这两大军团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果是这样的话,朝堂之上,还有多少人和宁腾怀有同样的心思?
蒙毅,会不会也是其中一员?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9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