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授勋典礼第一幕
项羽和韩信带着十几名随从,从各自的驻地赶了过来。
因为,今天是嬴疆正式册封五虎上将和八骠将的日子。
等同于后世的授勋典礼。
授勋典礼的地点,嬴疆选择的别出心裁。
就在阆中城下。
连招还没有打完,必须让张良以观礼者的角度,参与到授勋典礼中来。
咚!
咚咚!
咚咚咚——
三通战鼓响起,氛围感十足的大秦战歌响起。
一曲将军令,惟作战时歌。
铿锵激昂的战鼓声中,5万大秦将士列出战阵,肃杀之气直冲阆中城头。
差点把赶来城头观礼的张良顶个大跟头。
秦军战阵的最外围,架设着20尊庞然大物般的东风闪送。
以及50架归终机。
两大战场杀器的附近,是宣威将军辛胜部下的羽林盾牌手。
与此同时,咸阳军团主将章邯,还派出一队2000人规模的精兵。
与辛胜部下形成协同作战的姿态。
一架架五连发和秦弩和一柄柄锋刃雪亮的刀剑,围绕在两大战场杀器的周围。
犹如铁桶一般,固若金汤!
让张良不由得再次感慨:
跟暴秦的虎狼之师相比,我军的确有些不够看呐。
鲜明的对比之下,张良放弃了出城偷袭的打算。
光是严阵以待的两大战场杀器,就能轻松灭掉一支数千人的部队。
更何况,暴秦还有5万精兵虎狼环伺呢?
这个时候杀出去搞偷袭,无限接近于主动送人头。
没看到两大战场杀器的战阵之后,还有主力军咸阳军团层层排开的吗?
咸阳军团的战阵过后,还有嬴疆直属的禁军精锐。
2万名万里挑一的精锐,往那里一戳,就是一面金字招牌。
他们手里的突火枪,那可不是摆设!
真能要人命啊!
张良身边,一旁的夏侯婴也是面色沉重,沉默的可怕。
他在想,如果城下的这些骄兵悍将,是刘邦的手下该有多好?
如果我夏侯婴能率领其中任何一支精兵,在战场上何愁对手是谁?
一路平趟没商量!
只可惜,眼前的精锐是大秦的。
是对手啊!
城下,神骏的追风宝马踏着鼓点,载着嬴疆而来。
虎卫双雄全身披挂,精神抖擞的跟在嬴疆身后两侧。
大秦天子,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来到了对手城下。
视张良与夏侯婴如无物。
他一登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每一名大秦将士,无论身处何方,全部向嬴疆行注目礼!
策马来到战阵正中心,嬴疆运转“狮吼”绝技,开口如雷霆:
“为彰显我大秦煌煌天威,朕今日特意加封诸将,望受封之人继续勇往直前,为我大秦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助我大秦万世永固!”
他的声音,在独门绝技“狮吼”的作用下,好似惊涛骇浪般远远传递了出去。
哪怕是远在城头上的张良和夏侯婴,也听得清清楚楚。
在嬴疆最后一个字尘埃落定之后。
5万大秦将士立刻发出震天撼地的呐喊:
“陛下威武!”
“大秦威武!”
这一阵呐喊,顿时让张良与夏侯婴的心,猛地一抽抽。
看看人家秦军的气势,真不是吹出来的!
能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在底蕴上就要比别家的队伍更有精气神!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刘邦拉起部队到今天,前后才几年时光?
怎么和传承了数百年的大秦精兵相比?
城下的咆哮怒吼声,持续了足足一分钟,然后才渐渐停歇。
嬴疆再度开口,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宣布了册封名位:
“韩信上前听封!”
右将军韩信连忙翻身下马,步行向前十几步。
来到追风宝马的面前,向着马背上的嬴疆单膝跪地:
“臣韩信在此!”
嬴疆横向伸出手臂,虫达连忙从一堆全新打造的紫金牌子里,挑出了属于韩信的那一块儿。
紫金牌入手,嬴疆以狮吼绝技朗声说道:
“韩信智勇双全,用兵如神。老太尉故去之后,太尉之职空缺至今。朕加封你为淮阴侯,领太尉之职!”
太尉,位列三公。
与李斯的左丞相、萧何的右丞相地位相仿。
属于武将中的最高官职,肩负总览全国兵马的重任。
堪称武将权柄之巅峰。
王贲以身殉国之后,嬴疆曾对这一职位的人选反复衡量。
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决定提拔韩信担任太尉。
韩信是嬴疆的同门师兄弟,都是尉缭一手教出来的。
能力与忠诚双在线,的确没有比韩信更适合的人选了。
今日,嬴疆不仅让他做了太尉,一跃成为大秦新的三公之一。
还顺手把他的爵位又往上提了一格儿。
从乡侯提升到了县侯。
韩信的家乡便是淮阴,他这位新鲜出炉的淮阴县侯,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急忙站起身来接过令牌,然后,韩信又把双膝狠狠砸在了地面上: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尉之职册封完毕,韩信退了下去。
嬴疆端坐在马背上,以狮吼绝技对项羽发出了召唤:
“项羽上前听封!”
擦着韩信的肩膀,项羽大步流星的上前:
“末将项羽在此!”
嬴疆把一块儿紫金令牌递到了项羽面前:
“左将军项羽,每战必先,勇猛无敌。朕加封你为霸侯,领大将军之职,位列五虎上将之首!”
即便是大场面先生项羽,听到嬴疆对自己的册封之后,也不免有些心神激荡。
大将军,那可是并肩太尉的官职,同样是武将的巅峰!
虽然没有位列三公,但不是还有爵位跟着支撑呢吗?
要知道,霸上是京畿重地的门户之一。
位于咸阳东南边的白鹿原北面。
典型的心脏部位啊!
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咸阳的正常运转。
嬴疆把这块地方赐给项羽做封地,得有多信任他这个妹夫啊?
而且,项羽在民间的称号是西楚霸王。
嬴疆故意挑了霸上这块地方,让项羽掌握京畿重地的同时,还兼顾到了他的称号。
两不耽误,相得益彰。
别说项羽本尊了。
就是随军前来的项梁,都有些眼睛发酸,忍不住要感激涕零了。
从反抗大秦的楚国余党,到大秦的股肱之臣。
其中的艰难与辛酸,项梁最清楚不过了。
或许,这就是项氏家族最好的结局了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7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