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460章 一招妙棋

第460章 一招妙棋


小黑屋顶端,观察口之外。

尉缭斜着眼睛看着嬴疆,脸上多少带着点嫌弃: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当徒弟的,一见到自家老师,那叫一个两眼泪汪汪。”

言外之意:

再看看你,除了会给老师穿袜布,其他的啥也不是!

嬴疆笑呵呵的抬起头:

“老师,这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您老人家教出来的弟子个顶个的优秀呢?没什么不顺心、委屈的事,想发泄也发泄不出来呀。”

一句不着痕迹的彩虹屁,瞬间给尉缭拍的找不到北了。

咧着嘴笑道:

“那倒也是,老夫的弟子,都能独当一面!可比黄石公的弟子有出息多了。”

笑着把话说到一半,尉缭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

“咦?不对呀,老夫差点被你小子带偏了,你这话究竟是在说你老师我有本事,还是在说你们师兄弟两个能耐大?”

嬴疆含笑再送出一记彩虹屁:

“都有都有,老师教的好,我们师兄弟学的也好,但主要还是老师本事大,要不然,怎么会有我们这样优秀的弟子呢?”

这一次,尉缭可没上当,吹胡子瞪眼睛的哼道:

“哼!说到底,你小子还是在说老师不如弟子优秀呗?你老师我是老了,不是傻了,还能听不出来你那点小九九?”

嬴疆收起了开玩笑的笑容,真诚的说道:

“当然还是老师厉害,姜是老的辣。您老人家把黄石公请了过来,可算是一招打在了张良的软肋上,他不想屈服都不行了。”

熟知历史的嬴疆很清楚,张良可以舍弃天下,但唯独舍弃不下的便是黄石公。

少年时期,张良意气风发。

甚至还谋划了博浪沙刺秦的壮举。

那个时候的他,把自己当做了专诸、聂政之类的刺客。

想要靠着武力解决问题,成功刺杀千古一帝嬴政。

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张良顶多就是成为“四大刺客”之后的又一位新秀。

彼时他的格局,甚至还不如年轻的项羽。

项羽都知道:

剑,一人敌,不足学。

要学就学万人敌之术。

所以,项梁将一身所学之兵法倾囊相授,才有了后来神勇无二的勇战派代表。

年轻时候的张良专注于自身武艺的打磨,忽略了掌握万人敌的本领。

那么,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型,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呢?

就是在他遇到黄石公的那一天开始的。

史书中记载的内容,或许有所偏差,也有刻意夸大的成分。

但作为参考资料,倒也能够映射出张良的成长路程。

他在黄石山遇到了黄石公,见到黄石公博学多才,谈吐不凡。

猛的有了跟项羽一样的醒悟:

剑,一人敌,不足学!

真正能改变天下格局的,不是手中剑,而是脑子!

于是,张良决意拜黄石公为师,学习更多的学问。

黄石公最初见到张良,认为他锐气太深,不足以扎下心来学习本领。

于是便借故把脚上的鞋子掉落桥下,呼唤张良去帮他捡鞋子。

张良为了学到真本事,忍辱负重的去把鞋捡了回来。

没料到,黄石公什么话都没说,悠哉悠哉的自顾自走了。

到了第二天,黄石公又在桥上遇到了张良。

照旧把鞋子掉到了桥下。

这一次,张良开始放松了心态,不用黄石公开口。

便钻到了桥下,帮他把鞋子捡了回来。

可黄石公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又走掉了。

到了第三天,前面的桥段还是一模一样。

张良把鞋子捡回来之后,亲手把鞋子穿到了黄石公的脚上。

并且在穿鞋的时候,向黄石公诉说了自己的心理变化。

他承认,自己的心态从忍辱负重到逐渐平和。

逐渐明白了黄石公的用心良苦。

随时随地做好情绪管理,就是黄石公给他上的第一课啊。

见到张良明白了自己的苦心,黄石公便把张良收入门下悉心教导。

师徒二人一个教的用心,一个学的用心。

不到五年,张良便学会了黄石公三大绝技中的两个。

黄石公一生博学,他最大的本领,便是观心、兵法和雕刻。

其中,观人观心之术,黄石公专门写了一本书,名为《素书》。

而兵法方面,黄石公继承了姜太公留下的《太公兵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新的兵书《黄公三略》。

至于雕刻领域,黄石公同样匠心独具。

将雕刻的手艺汇总为一部《雕刻天书》,里面详细记载了雕刻的法门与技巧。

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学到的,就是观人观心之术以及兵法。

只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黄石公教的均衡、用心。

但张良是带着为故国复仇的心理学艺的。

所以,他自己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了一定比例的划分。

重中之重便是兵法。

张良把《太公兵法》和《黄公三略》两本兵书,翻过来掉过去看了无数遍。

将每一个字都刻进了心里。

相比之下,有关《素问》所载的观人观心之术,被张良放在了其次。

至于《雕刻天书》中的内容,张良更是兴趣缺缺,基本上无限接近于敷衍了事。

如果把那五年的时光分作均等份,张良在十成中,有六成是用来学兵法的。

剩余的部分,三成半学习观人观心之术,雕刻顶多占用了半成。

五年之后,张良告别了黄石公。

开始正式闯荡天下。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和黄石公见过面。

不过,黄石公对张良的影响之深,那是显而易见的。

若没有黄石公的五年教导,天资卓绝的张良,恐怕早就把路走歪了。

史资中还曾记载,张良功成名就之后,曾经返回黄石公隐居之处。

可惜,黄石公早已驾鹤西去。

师徒二人自此阴阳两隔。

悲痛之下的张良,发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山为陵。

为故去的恩师建造了一座陵墓,还有配套设施黄公庙。

据史记载:

庙之大,占地120亩。

由此可见,黄石公在张良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远超他的亲生父母!

尉缭把黄石公请了过来,绝对是一招妙棋啊!

先不说张良见到黄石公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就说黄石公这样的顶级人才,来了还想走?

没那个!

嬴疆狡猾的咧着嘴,笑着表示:

朕兴建的72座孔院,正缺强大的师资力量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6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