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不同的反应
城主府内,嬴疆随意的坐在椅子上。
黑冰台大掌柜蒙毅,毕恭毕敬的站在嬴疆面前。
张良一整天的行踪,始终未能逃过黑冰台精锐的监控。
这不,蒙毅进行总结之后,急着向嬴疆汇报来了。
蒙毅知道,陛下很看重张良,光是黑冰台就调动了百十来号人。
更不要说还有尉缭子密探那边呢。
所以,蒙毅当然不会忽略任何一个关于张良的细节。
听完蒙毅的汇报,嬴疆笑着摆了摆手:
“不用管他,就让他自由走动吧。只要不超出咱们的视线,他想做什么都由他。”
良禽择木而起,良臣择主而事。
嬴疆很清楚,想要打消掉张良这么多年来的怨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且,张良在第二次做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比上一次选择刘邦时更加慎重。
还是要留一些时间给他,让他自己理清思路的。
否则,光得到张良的人,让他身在秦营心在蜀,那有什么用?
朕说过无数次了,朕又不是曹操。
不喜欢挂印封金那一套。
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就算是报答恩情了?
没那个!
朕要的,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蒙上卿,告诉兄弟们,继续跟着张良,别的都不重要,一定要保护好他的安全。估计刘邦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下一步很有可能会对张良痛下杀手了。毕竟,刘邦那点底细,张良知道的太清楚了。”
嬴疆话锋一转,对蒙毅下达了新的命令。
蒙毅将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
“诺!”
嬴疆站起身来,面向身后悬挂的军事舆图:
“好了,通知众卿前来议事吧。阆中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咱们也该进行下一环节的布置了。刘邦那老小子,已经逍遥的够久了!”
蒙毅点了点头,转身去召唤随军的文臣武将们了。
正如嬴疆所料的那般。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远在蜀军作威作福的刘邦,终于知道了阆中这边的消息。
“什么?阆中失陷之后,张良没有被处斩?还活蹦乱跳的出现在大街上了?”
刘邦的面色极为阴沉,写满了惊疑和猜忌。
没有人比张良更清楚刘邦的底细了。
或者说,蜀军的那点东西,张良早已烂熟于胸。
若是张良反投到小皇帝那边,对刘邦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张良太知己了!
“消息确定为真?”
刘邦目光阴鸷的看向曹参,眼神里几乎都要凝出冰来了。
那叫一个阴冷!
曹参不敢怠慢,连忙把探子打探到的消息送上:
“的确如此,小皇帝非但没有处斩张良,还把张良的老师黄石公请到了阆中。有消息称,小皇帝一道诏书,加封黄石公为咸阳孔院的荣誉院长。”
啪!
刘邦重重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跟着桌子上的酒杯一起暴跳如雷:
“太可恶了!如此看来,张良师徒组团投效了小皇帝?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了!”
一个张良反水还不够,还要把他的老师也拉上?
这让刘邦怎么能不怒?
在刘邦看来,不是所有老师都比学生强的。
但是能教导出张良这样的弟子,黄石公显然也不简单。
他们师徒要是与小皇帝团结一心,刘邦后面还怎么搞?
没得搞了嘛!
“火速派人潜入阆中,掌握确切的消息!我要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刘邦于盛怒之中,勉强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
小皇帝太狡猾了,刘邦前前后后不知吃了他多少次亏。
万一这次也是小皇帝故布疑阵,或者是离间计呢?
曹参把头点的跟拨浪鼓一样,急忙转身去落实刘邦的命令了。
就在曹参的脚掌即将踏出房门的时候,刘邦忽然抬头喊住了他:
“且慢!”
曹参一个原地飘移,身体快速转了回来。
刘邦面色沉凝的吩咐着:
“此次派去的探子,不仅要有打探消息的能力,还要有终结的能力!一旦事实查明,张良确有投敌之嫌,不必再来回报,就地格杀!”
听着刘邦冰冷到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声音,曹参心中不免有些悲凉。
若没有张良鼎力相助,何来如今的汉王?
飞鸟尚未尽,良弓便要藏。
何其薄情?
不过曹参也知道,张良知道的太多了。
绝不能让他成为小皇帝那边的人。
没办法,只好让他英年早逝了,对彼此都好。
见到刘邦没有了其他的吩咐,曹参再次调转身形,用小碎步倒退着向外走去。
走着走着,屁股快要拱到门外了,只听刘邦又是一声招呼。
强行把曹参召唤了回来:
“且慢!”
倒车变前进,踩着小碎步,曹参一路来到了刘邦面前。
等待着他的下文。
“通知诸将,迅速调整兵力布防!张良以前留下的痕迹,给孤统统抹除,半点不留!”
曾经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今时今日居然也能自称为“孤”了。
说的还挺顺嘴!
曹参把刘邦的吩咐记下,然后躬着腰弯在原地。
并没有立刻离去的意思。
都两次了,他都没走成。
万一大王还有其他的吩咐呢?
还是再等等吧。
众所周知,萧规曹随。
萧何是制定规则的人,曹参是执行规则的人。
让曹参像张良和萧何一样去主观创造,属实有点难为他了。
他最大的优点在于,不管你多么难以执行的命令,他都能完美的执行下去。
可在创造力方面,不是他的长项啊。
看到曹参弯着腰杵在那里不走,刘邦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心烦。
若是张良还在,哪里用得着刘邦操这么多心?
现在张良不在了,曹参又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提案。
刘邦不得不从花天酒地的百忙之中,抽出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想更多的事情。
他能不心烦吗?
以前张良在的时候,刘邦并没有感到张良有多重要。
因为无论交代给他什么事情,甚至是刘邦想不到的事情,张良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美办妥。
以至于让刘邦形成了一种错觉:
那些事情并没有多难,长个脑袋就能办的好。
可现在失去了张良这个首席军师,刘邦才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办起来有多难了。
唉……
还真是怀念吾之子房的日子啊。
可惜,吾之子房,大概率要成为别人的子房了。
可恼哇!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6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