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584章 少年时期的晁错

第584章 少年时期的晁错


“草民张苍……”

“草民晁错……”

“草民贾谊……”

“参见陛下!陛下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科三甲按照名次排序,参拜于嬴疆面前。

“朕安,诸卿平身。今后,你们可以自称为臣了。”

嬴疆带着暗戳戳的小心思,让三人免礼平身站了起来。

嘿嘿……

因你们仨的功德,朕上辈子没少被你们折腾。

如今,要你们做朕的臣子,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要说李斯、萧何、张良他们也是历史名人。

可他们并没有留下,令后世人义务教育必须要学的内容。

所以,嬴疆此刻面向张苍三人,心境自然大有不同。

“真听说,你们的文章写的都不错?来,就朕与你们初次见面,给你们留下的印象,你们即兴来篇短赋,或者作诗也行。”

朕被你们仨考了一辈子,这辈子,也该轮到朕来考考你们了。

没别的,就是朕的恶趣味。

不考考你们,朕难受!

张苍和贾谊师徒连忙弯腰行礼:

“久闻陛下文武双全,朝廷大军收复赵、齐之地时,陛下曾作出《天上白玉京》这样的经典,还有我朝开平年号背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深意,军中惯用鼓点《将军令》,以及那首《天地龙鳞》,皆为传世之作。”

“臣等岂敢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恐怕污涂了陛下的耳目。”

不愧是师徒俩,这俩人的口径如出一辙。

反倒是另一旁,和贾谊同样年轻的少年期晁错,却是眉头一挑。

不卑不亢的说道:

“作诗,臣自然是会的。只是怕不应景,令陛下恼怒。”

呦呵,你小子还来脾气了?

嬴疆转头看向晁错,大度的一挥手:

“但说无妨。”

似乎是预感到晁错要捅马蜂窝,张苍与贾谊师徒二人,下意识悄悄挪动了一下脚步。

让自己距离晁错稍微拉开了一点距离。

以免待会一个搞不好,遭到误伤啊。

站在嬴疆身边的萧何,也有种不好的预感。

伸手摸了摸鼻子,多少有点心虚。

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好事,可你晁错千万别玩过了火。

小心你这头牛犊子还没成长起来,就变成死牛!

晁错可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

昂起他那张方正的国字脸,声音洪亮的即兴创作了一首诗: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口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一开口这几句,吓的萧何脸色都变了。

这分明是在描写曾经暴秦的局面啊。

这几年来,陛下明明已经励精图治了。

你小子怎么还揪着过去的景象不放手呢?

客观的说,即便没有千古一帝横扫六国,战国七雄之间便能够和平相处吗?

哪一天、哪一年没有战火?

千古一帝于战火废墟之上建立了大秦王朝,起步阶段自然是十分艰难的。

民间有些凄苦之象,也不是千古一帝说能扭转就能扭转过来的。

不得需要时间吗?

自从当今陛下成为监国太子以来,推行各种惠民政策。

经过千古一帝后期和当今陛下这几年的努力。

晁错所说的这种局面,已经大有改观了。

怎么还能用这样的诗句,在当今陛下面前念出来呢?

不仅是萧何,其他的几名官员也是面面相觑。

包括性格强硬的郦食其在内,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张苍、贾谊师徒更是暗自嘀咕:

不应景?你还真是有自知之明!

晁错面不改色、目不斜视,笔直的盯着嬴疆。

念出了即兴创作最后的两句收尾:

“哪知牧民者,不肯谅灾伤。”

嘶——

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若说晁错前几句诗,还能勉强推说是他对以前生活状况的描述。

毕竟,晁错今年只有15岁。

他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起千古一帝时期。

自然对那个时期的事情,印象最为深刻。

可他最后这两句收尾,却与前面的诗句泾渭分明。

明明白白指向了嬴疆啊。

这里的“牧”,为统治之意。

当今天下,谁是牧大秦万民者?

天子嬴疆!

萧何慌乱的踏前一步,似是要上前堵住晁错的嘴。

脚步迈出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又慌乱的停下了脚步,与其他官员们一起看向了龙椅上的嬴疆。

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良久,嬴疆忽然发出一阵大笑声:

“哈哈,哈哈哈……”

他终于知道,历史上的晁错为什么死的那么冤了。

晁错提出的“削藩”建议,明明是无比正确的。

当时的汉景帝也满怀欣喜的采纳了他的意见。

可是当七国之乱爆发,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之时。

汉景帝却第一个把晁错送上了断头台。

原本,嬴疆以为这是汉景帝的缓兵之计。

用晁错的一颗人头,来麻痹造反的七国藩王。

然后再寻找机会各个击破。

今日听到了晁错这首即兴创作的诗,嬴疆才知道晁错真是死的一点都不冤。

就他这不讨喜、不会逢迎上级的性格。

哪个封建君主能容的下他?

比郦食其还又臭又硬!

好在,嬴疆并不是封建君主。

大笑过后,嬴疆目光灼灼的看向晁错:

“哪知牧民者,不肯谅灾伤。你的意思是说,朕不肯体谅百姓疾苦,枉自为大秦天子了?朕若没有记错的话,自朕监国以来,我大秦的赋税直线下降,到如今并不算高吧?”

“各地建有孔院72座,以供各地向学之士可以读书;每逢战事结束,朕总是下诏减免当地三年赋税;就是这咸阳宫中,每月十五日,朕与皇后也会与民耕种,你为何说朕不肯体谅民间疾苦?”

晁错的眼神不闪不避,直勾勾的看着嬴疆说道:

“臣今年15岁,前10年,经历了苦不堪言的生活。近5年,生活的确好了起来,是臣过往15年中,最幸福的5年。”

“可是臣这次前来咸阳科考,却发现朝廷隐隐有动兵之迹象。如今我大秦国泰民安,神州大地上并无战事。”

“因此,臣大胆猜测,陛下要用兵的对象,很可能是不久前前来朝贺的西域十三国,甚至是三十六国。”

“劳师远征,且师出无名,更有背信弃义之嫌,这,恐怕不是明君所为吧?”

萧何的目光陡然从嬴疆那边,转到了晁错这边。

小小年纪,竟然能看透朝廷动兵之象?

要知道,这可是西域十三国使者都没看出来的事情。

不得了啊不得了。

此子绝非寻常之辈!

今日就算拼着得罪陛下,我萧何也要保住晁错,为大秦江山保住这块基石!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5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