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本王向你借一物
一个月后,刘邦站立于赤帝城头上。
居高远眺,看着城下远处的秦军军营,忍不住暗暗发愁。
都这么久了,秦军咋还丝毫不乱呢?
难道,他们都是铁人打造,可以免疫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
曹参看出了刘邦的担忧,开口劝道:
“大王,耐心再等等吧。”
刘邦无奈的点了点头:
“也只好如此了。”
两个月后,相同的一幕再次上演。
曹参:
“大王,估计秦军的乱象就要到了,请大王再等等。”
刘邦:
“唉……也只好如此了。”
只是这一次,刘邦的眉头皱的比上次要深了不少。
语气也低沉了不少。
三个月后,还是赤帝城头上。
还是刘邦和曹参的对话。
“等等等,究竟要本王等到什么时候?你看看秦军的营地之中,哪里有丝毫混乱的迹象?”
刘邦爆发了,爆发的很彻底。
面对刘邦的大声质问,曹参只好低着头说道:
“还请大王再耐心一些,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是一定会到来的,有可能因为秦军的伙食比较好,日常训练又比较刻苦,所以身体素质很好。”
“但身体素质再好,也无法抵抗自然反应,他们迟早是要大乱一场的,大王耐心等待,我军终归能等到防守反击的战机。”
刘邦的怒气并没有因为曹参这番话而消除。
反而怒气更盛了。
他指着城头上的士兵们,对曹参怒道:
“睁开你的眼睛好好看看,士兵们都成什么样子了?秦军还没乱,我看咱们的士兵倒要先扛不住了!”
三个月的节衣缩食,赤军士兵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
每顿饭只能吃到一碗粥。
别说是身强体壮的成年男子,就是半大小子,也扛不住啊!
以至于城头上的赤军士兵个个面黄肌肉,就像风中的稻草人,蜡黄蜡黄的。
有种一吹就倒的即视感。
曹参收回看向士兵们的目光,凑到刘邦身前低声说道:
“大王,将士们因为长久吃不到饱饭,心中怨气渐生,这对我军大大的不利呀。”
刘邦面色沉凝的说道:
“我岂不知?否则,何故如此火大?”
曹参继续低声问道:
“想必大王已经有解决之法了?”
刘邦的小眼睛中闪过一丝冷酷,随即眼神一收,发出一声低沉的叹息:
“他毕竟是跟随本王多年的心腹之人,本王实在不忍心……”
不等他把话说完,曹参双手交叉,向着刘邦深深一礼:
“大王!慈不掌兵!壮士断腕,方能舍一臂而保全身。”
刘邦犹豫了片刻,双眼中寒芒再现。
缓缓转头,看向了城下即将发放伙食的方向。
申时一刻,也就是后世的下午3点钟左右。
到了赤军发放当日伙食的时间。
一队队神州人与西羌人混杂的士兵,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领取今日的饭食。
被刘邦亲自任命的督粮官藏荼,在现场指挥着后勤兵,将一勺一勺的白粥放到士兵们的碗中。
排在前面的士兵,还有机会捞到一些干货。
勉强能把五脏庙填个五分饱。
到了队伍的中游,士兵们便开始怨声载道了。
干货被前面的捞走了,他们领到的白粥,只有三分米粒。
剩下的都是粥浆。
换成后世的话来说,一碗下去,大半是米汤。
拿着三分米、七分浆的粥,队伍中游的士兵骂咧咧的走了。
位置相对靠后的士兵凑了上来。
可是到了他们这里,别说三分米、七分浆了,整个碗里能看到几颗漂浮的米粒就算不错了。
一名当地的西羌士兵,看着碗中那几粒可怜巴巴的米粒。
忍不住把碗狠狠倒扣在了灶台上。
任凭米浆抛洒出来,洒了他和对面的后勤兵一身。
不顾身上沾染的米浆,那名西羌兵用生硬的大秦话,愤怒的质问着后勤兵:
“你们就用这样的东西糊弄我们?欺负我们西羌人脾气好是吗?我们当初带来了那么多的口粮,你们却用这样的东西糊弄人?还不如一口马奶酒粘稠!”
巧了,那名后勤兵是神州人,也是跟着刘邦从蜀郡那边撤过来的。
更巧的是,刘邦手下的神州士兵,大多看不起西羌本地的士兵。
觉得西羌士兵就是一群未经教化的野蛮人。
这倒也不奇怪,在文化底蕴身厚的大秦疆土上生活惯了,来到西羌这不毛之地。
自然是看哪哪不顺眼,看谁都自觉高人一等的。
那名后勤兵趾高气扬的喝道:
“你在跟谁说话?伙食标准是大王亲自定下的!你若不服,就去大王面前告状吧!看看大王是向着你,还是向着我们这些老部下!”
他这番话,就差把“看不起”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气的刚才摔碗的西羌兵脸色铁青。
怒火中烧之下,一把揪住了后勤兵的衣领,另一只手握成拳头,高高的举到了半空。
他想做什么,任凭是谁都看的出来。
被揪住的后勤兵不但没有慌乱,反而还发出一阵叫嚣:
“呦呵,还想动手不成?来呀,有种你打我一下试试,不怕被军法处置,你们这群蛮子尽管动手!”
原本,局面并没有那么混乱,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争端罢了。
但是随着他的叫嚣,附近的西羌兵集体被激怒了。
谁是蛮子?
你们来到西羌,占据我们的部落,征收我们的口粮。
我们反倒成蛮子了?
你们才是不讲理的野蛮人!
欺人太甚!
干!
附近的西羌兵怒不可遏,纷纷亮出沙钵大的拳头。
冲着后勤兵就是一顿老拳。
不只是被揪住衣领的后勤兵,所有发放米浆的后勤兵都被西羌兵纳入了目标视线!
吃不饱饭,本来就让人心里很窝火了。
还要无缘无故遭受这帮后勤兵的奚落?
西羌汉子还是有几分骨气的,不受这个窝囊气!
眼看,一场大规模的骚乱就要开始了。
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怒吼:
“住手!你们在干什么?!”
在一众文武的陪伴下,刘邦按剑走来。
见到刘邦来了,西羌兵愤愤的停了手。
最先动手的那个士兵,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他的话刚刚讲完,刘邦就注意到。
跟在自己身边的一众西羌大将们,脸上同时流露出愤怒的表情。
刘邦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此时此刻绝不能再激化矛盾了。
否则,不等秦军那边生变,自己这边就要先来一场兵变了。
“督粮官何在?出来答本王的话!”
刘邦大声的呼喊着,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变化。
负责督粮的藏荼立刻快步走了上来,弯腰向刘邦行礼:
“末将在。”
和绝大多数神州士兵一样,藏荼内心中也看不起西羌人。
所以,他刚才明明就在附近,分明看到了适才那场争端。
却并没有出面加以制止。
因为在他看来,刘邦肯定是心向旧部的。
西羌人?
只不过是为旧部服务的工具人罢了。
而且他这个督粮官,是在不折不扣的执行刘邦的军令。
他觉得刘邦一定会力挺他的,绝不会为低下的西羌人讨回公道。
只是,藏荼低估了人心的险恶。
亲兄弟还能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何况是刘邦这个厚颜无耻之人?
而他和刘邦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亲兄弟那么亲近。
刘邦上前两步,按住藏荼的肩膀。
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压低语调开了口:
“藏荼,你跟随本王多年,是本王的心腹之人,理当知道今日的事情若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整体大局,事关生死存亡啊。”
藏荼点头哈腰低声应道:
“末将明白。”
刘邦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本王今日要向你借用一物,来平息眼前的事端,化解旧部与西羌人之间的矛盾,想来你不会吝啬不借吧?”
藏荼微微一怔,他不明白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能够值得刘邦如此重视。
但他还是回答道:
“自然不会,末将的一切都是大王所赐,大王尽管拿去便是。”
刘邦重重的拍了拍藏荼的肩膀,低声赞道:
“你果然是个忠臣,没有让本王失望。”
随后,刘邦的手掌在藏荼肩上撤离。
他离开藏荼的身边,来到场地的正中位置上。
音量瞬间提高了八度,对现场所有的士兵大声说道:
“本王已经查明,督粮官藏荼中饱私囊,克扣军饷,以至于我军士兵每日食不果腹,实乃罪大恶极!”
“为严明军法,以儆效尤,本王决定将督粮官藏荼斩立决!日后再有怠慢军心、克扣军饷者,他就是例子!”
西羌众将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
西羌士兵们挥舞着拳头发出一阵欢呼。
然而,督粮官藏荼却是脸色一片苍白。
啥玩意?
大王你跟末将借的东西,是末将的项上人头?
可是这东西,末将只有一个啊。
借给了大王,末将怎么办?
“大……”
藏荼刚要开口申辩,颈后忽然遭受一记重击。
早已绕到了他身后的天赤七将之一,薛欧出手了。
一记掌刀,直接把藏荼击晕。
让他失去了辩驳的机会。
替刘邦背锅的,就得把锅背到底。
岂能容他说出实情?
本年度最佳背锅侠刚刚诞生,便被送上了断头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4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