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班师回朝,一封家书
开平5年冬,嬴疆带领大军踏上了返回咸阳的道路。
和来的时候相比,军中多出了一个大瓮。
里面装着的,自然是神形困顿、气若游丝的刘邦。
但是因为赤松子每隔七日,就喂他一颗丹药的缘故。
他一时半刻的又无法真正死去,只能被动的承受这份无休止的煎熬。
大军列队完毕,陆贾向着骑在追风宝马上的嬴疆弯腰行礼:
“臣等恭送陛下。”
陆贾身后,便是吐蕃都护府的一众核心成员了。
第二位置上站着曹参。
曹参身边则是立着三员武将,除了羌瘣和索赤赞普之外,还有章邯部下副将桓楚。
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吐蕃都护府的组织架构。
两个文臣,三名武将。
既有秦人,也有本地人。
搭配十分合理。
而留守在吐蕃都护府的士兵,也是按照秦人搭配本地人的结构组成的。
赵佗带来的岭南军团将士中,留下来了5000象兵。
章邯率领的1万咸阳军团,则是全部留在了吐蕃。
加上陆贾从蜀郡带来的地方军,刚好组成一支2万人规模的部队。
除此之外,羌瘣和索赤赞普两人的部族勇士共3万人。
还有刘邦旧部中臣服于大秦的士兵,以及其他各部落的降兵。
吐蕃都护府的总兵力可达7万人。
这股力量,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了。
嬴疆对此表示十分放心。
他在马背上低头看向陆贾等人,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朕知道你们办事尽心,把吐蕃都护府交给你们,朕没有什么可不放心的。但朕还是要叮嘱一句,你们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务必要把本地人当做秦人一样对待,助朕完成民族大融合的宏愿。”
本地出身的羌瘣和索赤赞普自然不必说了,陆贾等人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嬴疆的深意。
几人再次向嬴疆弯腰行礼:
“臣(末将)等遵诏。”
嬴疆点了点头,转身看向咸阳的方向。
狮吼绝技滚滚而出:
“班师回朝!”
从开平4年冬,至开平5年冬。
整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吐蕃这边终于是尘埃落定。
将士们爆发出震天般的呼喊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陛下威武!陛下圣明!”
离家一年了,谁不想念家中的妻儿老小?
在战场上拿起刀枪,他们是捍卫大秦的战士。
可是走出了战场、放下了刀枪,他们也是父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啊。
终于……可以回家了。
告别吐蕃这片苍茫大地,秦军正式踏上了归途。
嬴疆把带领大军的任务甩给了项羽和韩信。
在虎卫双雄以及几名心腹谋士的拱卫下,率领1万禁军精锐脱离了大部队。
率先向咸阳快马加鞭赶回。
趁着刘邦这家伙还有一口气在,嬴疆必须要尽快回到咸阳。
兑现他对老头子许下的承诺。
看到嬴疆如此疾驰如风,赤松子悄悄又往刘邦的口中塞了一大把丹药。
是药三分毒,再好的丹药总会有副作用。
可赤松子却不管这些,只要在抵达咸阳之前,刘邦能吊住一口气就行。
副作用不副作用的,一个人彘需要那些吗?
实话讲,完全不在赤松子的考虑范围之内。
短短两个月之后,晓夜疾行的嬴疆,便已经来到了咸阳地盘上。
那座巍峨的咸阳城,遥遥在望。
提前收到消息的百官们,在扶苏的带领下出城列队相迎。
见到嬴疆率领禁军归来,扶苏连同百官们齐声山呼:
“臣等恭迎陛下还朝,贺喜陛下凯旋而归!”
嬴疆端坐在马背上,接受了百官们的庆贺。
然后迅速翻身下马,走到了扶苏面前。
接受庆贺,因为他是大秦天子。
下马步行,因为扶苏是他的大哥。
“大哥,这一年来辛苦你了。”
嬴疆伸手握住了扶苏的双手。
扶苏似乎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话还没来得及说出,两行热泪率先流了下来。
哽咽着说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没什么辛苦的,倒是你,比去年消瘦了不少。父皇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若是他老人家能看到你凯旋归来,必定会十分欢喜。”
“对了,父皇临终前,让我代笔给你写了一封家书,你看看吧。”
说着,扶苏收回双手,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笺。
递到了嬴疆手中。
嬴疆打开这封带有扶苏体温的家书,一字一行的看了下去。
吾儿亲启:
朕大限之期将至,绝无法等到吾儿率军凯旋之刻了。
以你兄之手代笔,再跟吾儿唠叨几句。
过往种种,皆已化作尘土。
朕希望你能够明白,年少轻狂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那些再也回不到的过去。
而总让人感叹的,则是未曾珍惜而失去的东西。
但这些,恰恰也是朕想让你们去体会的。
因为年少轻狂的岁月,一生也只有那么一次。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的,而是现在所能把握的。
朕与你,都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无奈的世界。
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使命,有时我们处理不当,就会让自己不堪重负、寸步难行。
朕希望你终有一日可以体会到,最宽阔的是万里长城,比万里长城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仁君之胸怀。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
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所谓成长,不过是用时间慢慢擦亮你们的眼睛。
少年时看重的,年长后却视若鸿毛。
少年时看轻的,年长后却视若泰山。
成长之路,便是渐渐放下执念,内心归于平静的旅程。
身为大秦开朝皇帝的朕,无法预知你未来会走向何方、遇见何人,最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但你一定要记住,能让自己登高的,永远不是别人的肩膀。
于你而言,人生的道路刚刚启程,你接下来的旅程将由你自己选择。
而当你累了疲倦了,也不要迷茫。
你的心中要永远有光。
朕,永远在你身后的方向。
朕,永远在天上的某一个角落,始终关注着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去吧,我的孩子。
带领大秦走向辉煌的远方吧!
朕,期盼你超越朕的成就,达成朕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朕,等你着将千古一帝的冠冕,从朕的头上亲手摘下。
加冕于你自己的头上!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4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