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812章 秦四郡

第812章 秦四郡


回到大堂上,嬴疆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主位。

等他坐定之后,张良上前两步:

“禀陛下,臣已拟定好了设立郡县的草案,请陛下过目。”

嬴疆微微一抬手:

“呈上来。”

张良趋步向前,把写好的草案放到了嬴疆手中。

趁着嬴疆低头观看的时候,张良主动做出了解说:

“三韩之地,我朝占据了将近二分之一,这些地盘中,以西北部的城池为主。臣对所有的城池进行了统计,总共22城,相当于是我大秦的22个县。”

“但三韩之地毕竟刚刚被我军收服,不宜采用旧有的郡县制来管理。臣以为,这22个县,还是要多设立几个郡府,对22县进一步加强管控。”

嬴疆点了点头,仔细地看着草案,同时对张良说道:

“想法不错,继续说。”

按照大秦的区域划分之法,不计算几座都护府在内,神州大地共分36个郡。

想想看,大秦的疆土何其辽阔?

这么大一块儿地方,只有36个郡,说明每个郡都不小。

至少管辖着10个县城以上。

大一些的郡,甚至能管制将近20个县。

但三韩却不一样。

正如张良所说,三韩之地刚刚被收服,民心还不稳定。

就像大秦一统六国之后,总会有些六国的遗老遗少,明里暗里的表示不服。

三韩虽然比不上六国那么大,但人心大致相同。

总会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会在大秦主力部队撤出之后,暗戳戳的搞事情。

所以,张良给出的第一个建议,便是缩减郡府所管辖的县城。

即便沿袭大秦的郡县制,也不能让一个郡管辖太多的县城。

地方相对小一点,管理起来的约束力才会越高。

张良听到嬴疆没有意见,接着讲述了下去:

“臣觉得,可以在三韩的22个县城基础上,设立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四郡,每个郡管辖5到6个县城,是为大秦在长城之外设立的秦四郡。”

“这样的话,大大有利于加强各郡的管理,即便偶有三韩旧人搞事情,也能很快被平定下去。”

“另外,在秦四郡设立初期的前五年,臣建议将长城军团的驻地迁到这里来,万一日后有变,我朝也能立刻组织将士稳定局势。”

“再者,匈奴那边已是名存实亡,几乎再也无法对我朝构成威胁。长城军团长久无事可做的话,即便是铁打的营盘,军心难免也会涣散。”

“反倒不如借着建立长城之外秦四郡的事情,给长城军团将士们找点新的事情做,从而保证长城军团应有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另外,我朝联合和图安国、高句丽击败了三韩。图安国自然不会多想,可高句丽就不一定了。他们和我大秦的关系,远不如图安国与我朝那么稳定。”

“把长城军团迁到长城以外,对高句丽等邻国来说,也是个威慑,令他们纵然心痒难耐,也不敢轻易图谋我大秦边疆。”

说完长长的一段话,张良动了动嘴唇,随即欲言又止。

嬴疆没有抬头,但却敏锐察觉到了张良的异常。

“有什么话就说,这里又没有外人。”

张良转头看了看上卿蒙毅,并未急着把话题继续下去。

而是先向蒙毅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才重新面向嬴疆,接着说出了刚才没有说的话:

“蒙家一门忠烈,族中战死沙场者不下数十人。蒙将军和蒙上卿,又是先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双子星,到了陛下这一朝,更是颇受器重,臣丝毫不怀疑蒙家忠君为国之心。”

“然则,以江山为计,长城军团的确驻守长城太久太久了,臣认为,纵然蒙将军忠心赤胆,可难保军中其他副将们都是同样的心思,因此,是时候给长城军团换换驻地了。”

“从军事角度上而言,长城的作用是抵御匈奴。天幸我朝出了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帝王,一人灭了匈奴三代。不久前又在长城脚下,灭掉了匈奴最后一股可战之兵。”

“苟延残喘的匈奴人,再无法掀起任何风浪。即便我朝不再派兵围剿,恐怕他们在50年之内也无法再发展起来,甚至有自生自灭之危。”

“鉴于此,长城的防御作用,便不如十年前那么重要。我朝在北疆的防线,完全可以再向前推进数百里之遥。长城,已经不符合北疆屏障的战略作用了。”

这番话,若是背后私下里对嬴疆说,张良必然会得罪一大票人。

毕竟,蒙家兄弟二人,在朝中还是很有人缘的。

蒙家上下数代人,用无数鲜血浇灌出来的忠诚,绝对不容置疑。

可张良聪明就聪明在,他当着蒙毅的面说出了这番话。

事无不可对人言,把话说在明面上,和背后蛐蛐人。

那可不是一码事。

而且张良的分析丝丝入扣,从国情、敌情、人心和军事战略等各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即便是蒙毅听了,也忍不住暗暗点头。

若是背后蛐蛐人,蒙毅可就不会点头,而是直接拔刀了。

嬴疆终于放下了手中关于秦四郡的草案,抬起头来看向张良。

双眼中带着几分冷冽的神色:

“张良!你好大的胆子!蒙家二卿忠心为国,对朕、对江山社稷多有助益,你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

张良神色一慌,连忙双膝跪地,大声说道:

“陛下明鉴!臣绝无诋毁功臣之心,更没有不敬蒙家兄弟之一意,臣只是就事论事。”

嬴疆的脸色更阴冷了:

“就事论事?朕告诉你,飞鸟尽、良弓藏那一套,朕从来不会去做,也不屑去做!刚才的话,朕就当你没说过,自行去禁军那里领20军棍吧!”

张良摸不清嬴疆是真生气还是假生气,只好垂首领命:

“臣,遵诏。”

从地上爬起来,张良坦荡荡的向外走去。

快要走出大厅的时候,蒙毅的声音忽然在他身后响起:

“且慢!”

张良转回身来,看向刚才发出大喝的蒙毅。

只见蒙毅单膝跪在地上,对嬴疆行礼说道:

“陛下,子房心怀坦荡,所思所想尽是为大秦考虑,陛下心里急着我们兄弟的一点微薄功劳,我们兄弟铭感五内。但子房的建议,其实并无不妥之处,甚至对大秦社稷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此,臣蒙毅,恳请陛下饶恕子房,并采纳子房的意见。”

嬴疆把手中草案随手扔到了桌子上。

语气坚决的回绝了蒙毅:

“此事万万不可!你们兄弟的功劳,天下人有目共睹,朕若是薄待了你们,岂非要被沦为刻薄寡情之人?朕万万不能这么做!”

蒙毅有些感动了,一头磕在了地上。

额头紧挨着地板,口中大声说道:

“陛下对我们兄弟深恩厚德,我们兄弟永生不敢忘记。但先有国,后有家。我们兄弟二人,不敢因私废公!还请陛下采纳子房的建议!”

在他低头叩首,慷慨激昂之时。

嬴疆和张良隐晦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搞定!

长城军团换防,和秦四郡新建的事情,最好是同步进行。

这一点上,嬴疆早就与张良达成共识了。

可蒙家兄弟毕竟劳苦功高,把蒙恬迁到长城之外,不知道内情的人,会说嬴疆不能容人。

有意打压功勋卓著的名将。

毕竟,以前数百年间,战国七雄的君王,大多数都是这么对待功高震主之人的。

所以,长城军团外迁虽然是大势所趋,符合大秦各个方面的利益。

但这件事必须要由蒙家人自己说出来才行。

于是,便有了刚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

只不过,苦肉计还没真的开始呢,深明大义的蒙毅便开口说话了。

因为,蒙毅身为黑冰台的大掌柜,对大秦和天下局势了如指掌。

他当然也很清楚,长城防线不再和十年前一样重要了。

而蒙家是将门出身,理应出现在大秦边防线的最前沿!

所以,外迁到长城之外,乃理所当然之事。

君臣二人悄悄交换完眼神。

嬴疆以狮吼绝技发出滚滚声浪:

“传朕诏令,赏赐上将军蒙恬百炼钢宝剑10柄、上等战马5匹!加封上卿蒙毅为千户侯!蒙家一门,万里侯与千户侯双爵,世袭罔替!”

治理国家必须要有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难免要耍些心机。

但,以诚相待,方为王道!

蒙家兄弟愿意万里赴戎机,嬴疆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赏赐蒙恬的物品,以及加封蒙毅千户侯的诏令,嬴疆昨晚就准备好了。

而蒙家兄弟,也没有让他失望。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3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