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郦食其的请求
“什么?陛下要编撰一部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包含各个层面的学问那种?”
“啊这……这部书编完,怕不是要耗费三五年之功?”
“等等!哎呦、哎呦,不行了,我的心脏又要犯病了!陛下要修的这部大典,得花多少财力物力啊?”
最后说话的这人,关注点似乎和其他人有些不同。
明显是出自甘罗之口。
最为大秦的财务总监,每到花钱的时候,他就心疼肉疼的。
疼的要命。
龙椅上的嬴疆平淡的接纳着众人的反应。
修编大典之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大量文献的考证。
便需要好几年的时光。
百官们对这件事看法不同,早在嬴疆的预料之中。
不过,不着急。
咱们慢慢来嘛。
嬴疆挥了挥手,止住百官们热烈的讨论。
淡淡的说道:
“这件事,今日早上朕跟皇后他们说过了,他们的回答令朕感到有些意外,诸位不妨先听听皇后和太子他们是怎么说的。”
说着,嬴疆一摆手。
坐在贤王扶苏身边的太子嬴固,与燕王嬴渊双双站起身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百官听了之后,全部陷入了思考的沉默中。
先不说别的,就薄喻和卓文君两个女子的话,便足以令百官发起深思。
连女子都有这样的见识,这样的气魄。
我们这群站在朝堂上的大老爷们,连这点底气都没有吗?
再往细处想,修编百科全书,的确有开蒙万千民众的作用。
让不识字的人学会认字。
让认字的人获得更高的文化修养。
让文化修养本就不低的人,更上一层楼。
十年之后,不知有多少青年才俊在这部百科全书的引领下,成为大秦下一任的栋梁之才呢。
即便这些看过大典的人,就算不入朝为官。
至少,也会在建设大秦的各个方面,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最最主要的是,就像卓文君所说的那般。
当今陛下修编大典,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啊。
直接就能把陛下的名望,拔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夸张地说,甚至能比肩千古一帝!
就凭这一部大典,陛下就能绑死万千读书人的心。
试问,天下读书人都站在陛下这边了。
此后三十年,还会有人再像燕太子丹那样,跳出来搞事情吗?
读书人心向大秦,心向陛下。
即便还有燕太子丹那样的心存不轨之人,他上哪去搜罗能人异士?
没有见识卓绝之人的鼎力支持,顶多就是一群草寇!
足足思考了5分钟,左丞相李斯第一个开口打破了沉默: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不及也!臣愿支持陛下编撰这部专属于大秦的百科全书!”
李斯是千古一帝时期杰出的人才。
别的不说,法家核心思想,以及一手小篆字体。
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嬴疆虽然独尊儒术,但也没有将百家完全罢黜。
天下万法,本就同根同源。
该传承下去的好东西、国粹,还是要传承下去的。
这一点上,嬴疆就比千古一帝开明的多。
谁让他有后世思维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嘛。
以嬴疆为首的大秦高层为核心,主推儒学思想。
同时,多种其他新式的思想和学问并存,嬴疆对这种模式早就烂熟于胸了。
八大民主派系共同参政,维护一派的指令顺利贯彻落实。
是个龙国人都门儿清。
嬴疆只不过是借鉴了一下,把后世的模式搬运到了大秦而已。
李斯开口之后,右丞相萧何也表示了赞同:
“臣,附议。”
他本出身沛县小吏,最清楚底层民众的艰辛。
虽然嬴疆建设了孔院七十二座,让绝大部分地方的孩子们都能读书上学。
但还是有一部分穷苦人家的孩子,依旧上不起学的。
若有一部百科全书般的大典问世,那些苦孩子们不用上学,也能学到一定的文化了。
至少,识字总是没问题的。
认字的人和纯文盲,区别还是挺大的。
两位丞相先后表了态,其他的官员们也纷纷表示附议。
当然了,表态的主要是文官。
相比武将来说,文官想事情想的更多、更全面、更深远。
所以他们在听到嬴疆要编修百科全书之后,集体愣了一段时间。
至于武将们,根本不用考虑。
他们都是跟着嬴疆刀口马上一路杀过来的,嬴疆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跟着陛下混,完全不用带脑子。
“好!既然诸卿没有异议,这件事便定下来了。郦食其,你是礼部尚书,修编大典的事情,就由你来牵头吧。每一版的底稿,都要呈交三台会审,具体的事项,你们商量着办就行了。”
“朕只有一个要求,这部大典,收录的内容必须要全面!分门别类必须要准确!每一门的讲解必须要详尽!最好能让人一看就懂!”
郦食其心中一哆嗦:
陛下,您这是只有一个要求?简直是要求太多了!
不过,修编大典的确是好事。
不管有多难,老臣都接了!
跪拜于大殿正中,郦食其高声说道:
“老臣遵诏!老臣定会尽心竭力,助我大秦、助陛下修编好这部大典!”
当众立下了军令状之后,郦食其紧跟着说道:
“只是陛下,修编大典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老臣及礼部所属,恐怕无力承担这件大事。因此,老臣斗胆,向陛下借用三个人。”
嬴疆含笑问道:
“你要借谁?尽管开口便是。”
郦食其闻言,也不再客气,直接报出了自己想要的三个人:
“太常掌故晁错。”
“博士贾谊。”
“第四批科考的一甲第12名,暂无官职在身的学子司马相如。”
前两个,都是通过科考上来的年轻人才。
嬴疆对他们寄予了厚望。
郦食其要借用他们,嬴疆并不感到意外。
晁错少年时期学过商鞅的刑名之术。
后来和贾谊一起,投身到张苍门下。
又学会了儒术。
与此同时,晁错通过自学,精通各种典故。
自身的文采也不错,的确是最适合参与编撰大典的人选之一。
而贾谊,这位在历史上写出《过秦论》的大才子。
不但善于文赋,还是后来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一身才华丝毫不逊色于晁错。
更提出了“阳儒阴法”的方案,也就是以儒学为正统,辅以法家思想,共同治国的理念。
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先进的。
这对师兄弟辅助郦食其的话,必定会事半功倍。
只是……
郦食其所说的最后一人,倒是让嬴疆有些犹豫。
司马相如。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3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