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第二站宛城
一夜过后,嬴固大张旗鼓的“护送”天子车架离开了洛阳。
沿着昨天下午嬴疆离开的路线,向着宛城进发。
没错,嬴疆出行路线的第二站便是宛城。
熟知历史的嬴疆牢牢记得,诸葛亮曾在尚未出山之前,为刘备定下了“三足鼎立”的策略。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当时,诸葛亮的核心战略有两大方向。
他劝说刘备占据荆州,然后以荆州为大本营,再去抢夺西蜀。
事成之后,刘备便算是拥有自保的本钱了。
可仅仅是这样的话,怎么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
满足自保条件,只是诸葛亮为当时身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提出的基础策略。
他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面的。
《隆中对》中,诸葛亮建议刘备集合西蜀的兵力,御驾亲征。
攻取魏国的雍、凉二州。
也就是以大秦帝都咸阳为代表的关中地区。
与此同时,再派遣一名大将从荆州出兵。
提兵北上攻取宛、洛之地。
打通进攻中原的通道。
诸葛亮所说的宛洛之地,指得就是宛城和洛阳。
洛阳不必多说,潜在价值已经得到了嬴疆的验证。
单说宛城。
这座城位于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上是连接江南江北的交通枢纽。
再从资源配置上来说,宛城人口稠密,各项经济支柱完备且成熟。
除了文化底蕴略略逊色于洛阳,其他的地方那是一点也不差。
最主要的是,因为紧挨着长江的缘故,宛城范围内的农民们根本不愁旱灾。
哪怕九州荒芜,田地干旱,宛城该是什么样的收成还是什么样的收成。
而且这里气候温润,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产品。
产量比不上江南鱼米之乡那么高,但胜在品类繁多。
只要不是生长条件极为苛刻的种植物,这里都能寻觅到踪迹。
如果说洛阳是一座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交融的综合性城市。
宛城便是一座以农业为主的城市。
继江南鱼米之乡和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宛城便是大秦的第三座粮仓。
在之前的几次远征中,嬴疆因为把大部分钱粮花在建设上。
数次导致钱粮不足,只能率领较少的部队御驾亲征。
吃一堑长一智。
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嬴疆有意在第一批一线大城市中,培养一座生产粮食的城市。
宛城,就是考察的重点。
连诸葛亮都恋恋不舍的城市,嬴疆怎么能错过呢?
何况,嬴疆比诸葛亮握有更大的优势。
诸葛亮对宛城爱而不得,可嬴疆却是整个大秦的主人。
宛城只是这块幅员辽阔的版图上,其中的一块儿拼图而已。
今后该怎么发展,往哪个方向发展,还不是嬴疆一句话的事?
路上奔波了数日之后。
嬴疆顺利抵达了宛城。
趁着嬴固在后面吸引各方注意力的时机,嬴疆和四大美女以普通富商的身份。
在宛城各处展开了实地考察。
既然要把宛城打造为农业城市,水源和土壤自然是重中之重。
嬴疆在抵达宛城后,直接来到了长江岸边。
仔细查看着长江之水对宛城生态环境的影响。
他发现长江支流白河正好半环绕宛城而过,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灌溉基础。
白水又分流出松河、潦河等四道支流,前后绵延数百里。
从地图上看,几乎贯穿着整个宛城以及附近地区。
更喜人的是,白河的水流并不算湍急,水势也没有长江主流那么宽阔。
用来灌溉田地的话,更方便当地百姓们取水。
而且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即便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鉴于白河的水势,也不会因为江水暴涨而冲毁农田。
只要相应的水利设施配备到位,白河对当地的农业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样优越的水利条件,令嬴疆信心大增。
把宛城打造成农业大城市的目标,更加笃定了。
不过,在观察白河的同时。
嬴疆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忍不住站在白水边上,看着滔滔江水感慨道:
“昔年刘邦祸乱天下之时,李冰之子李崇率领蜀郡将士,毅然决然壮士出川,最终惨死于刘邦之手。若是他还在,朕便不必为天下河流大川的事情发愁了。”
李冰父子合力修筑了都江堰,堪称天下排名第一的水利工程。
在这方面,他们父子俩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顶尖人才。
只可惜……
站在嬴疆身旁的张良,脸上闪过一丝自责的神色。
向着嬴疆弯腰致歉:
“陛下,昔年刘邦从五岭转战蜀郡,是微臣给他出的计策。蜀郡先太守战死沙场,与微臣或多或少脱不开关系,微臣……”
不等他把话说完,嬴疆一巴掌拍在了张良的手臂上。
强行把行礼的他扶了起来。
“往事已矣,多说无益。何况当时各为其主,因此子房不必过分自责,朕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适才,朕一时有感而发,才说了那些话而已。子房,你应该了解朕的性格,刘邦能做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朕可做不出来。”
在嬴疆的安抚之下,张良的脸色大有好转,目光坚定的说道:
“请陛下放心,张良绝不会做出危害大秦、对不起陛下的事情。张良在此对白水立誓,生为大秦之臣,死为大秦之鬼!”
嬴疆拍了拍张良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不必立誓,朕信的过你。你若是觉得李崇之死和你脱不开关系的话,那就在有空的时候,翻翻李崇和他父亲留下的治水之术吧。”
“那里面详细记载了治理河流江水、修建堤坝的经验。等此次出巡结束,回到咸阳之后,朕便会将打造一线大城市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
“到那个时候,你便负责宛城这一块儿的建设好了。李崇在天有灵,见到你用他留下的方法造福万民,想必也会含笑九泉的。”
张良后退两步,避开嬴疆的手臂。
然后深深的弯下了腰,呈90度直角。
郑重的立下了军令状:
“微臣遵诏!微臣定会将先蜀郡太守的治水、筑坝之法发扬光大,使之代代传承下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2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