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章台殿上,响起一阵山呼海啸: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显然,百官们对一线城市建设的方案,全票通过!
毕竟,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却不仅在千秋。
当代人也能喝到一口大汤啊。
建设一线城市的目的,紧紧围绕稳定和发展两个主题。
这不就是妥妥的国策吗?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所追求的不就是个稳定和发展吗?
“好!既然诸卿没有反对意见,一线城市建设便就此敲定了。朕决定,将9大一线城市的县令,提升为正五品,高于普通正七品县令、略低于正四品郡守。”
“俸禄方面,一律向郡守看齐,享受郡守品级待遇。”
“此外,咸阳是我大秦帝都,京兆尹的品级本就比郡守高上一级,而咸阳同样在一线大城市的建设计划中,因此,京兆尹府再提升一级,府尹擢升为正三品,品级与俸禄,对标六部尚书!”
听到嬴疆前面的几项安排,李斯不停地点头,表示赞同嬴疆的安排。
可当这只老狐狸听到最后一句,立刻蚌埠住了。
嘴角瞬间咧到了耳朵根儿。
要不是场合不对,他恐怕就要笑出声来了。
为何?
你不看看京兆尹是谁?
李斯的儿子李由啊。
此前,京兆府尹只是从三品。
现在提升到了正三品,且对标六部尚书。
李斯能不高兴?
李由今年只有35岁,便已经是六部尚书同一级别了。
未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四世三公这种殊荣,李家也不是不能争取一下,并且持续保持下去的。
嘿嘿……
暗中递给了亲儿子一个小眼神,李由秒懂,立刻站出班列。
在大殿阶梯前双膝跪地。
“多谢陛下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建设好咸阳,为一线城市计划添砖加瓦!为大秦未来的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嬴疆笑着挥了挥手,示意李由平身:
“李由,朕一直很欣赏你,也很看好你。你的能力和才华,朕毫不质疑。朕只希望你千万不要沾染你老爹那股子狡猾劲儿,日后别变成二代老狐狸就好。”
哈哈哈……
善意的玩笑引发了爆笑。
大殿上瞬间爆发出响亮的哄堂大笑,直接把严肃的朝会,变成菜市场了。
话说,李斯是只老狐狸这件事,是个人都知道。
但敢当着李斯的面说出来的,唯有陛下一人了。
李斯略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对着嬴疆抱怨道:
“陛下,看破不说破,您这样就没意思了。”
换做是千古一帝坐在龙椅上,李斯绝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但在面对嬴疆的时候,朝堂氛围就是这么轻松。
这种感觉,自从嬴疆成为监国太子以来便存在了。
也正是这种轻松地氛围,让百官们免去了许多顾忌,做事更加努力了。
嗯,不得不说,如今的大秦,是具有新时代特色嬴疆风格的朝代。
充满了朝气蓬勃,大臣们干劲十足。
与旧时代朝臣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着鲜明的差别。
新旧的对比,明显体现出了嬴疆的政治艺术。
老嬴家祖传的帝王之道,算是被他玩出新的花样和高度了。
笑闹过后。
嬴疆收起了玩笑的神色,郑重对百官们说道:
“诸卿,今日朝堂上既然全票通过了一线城市的建设规划,那么此事宜早不宜迟。”
“便由两位丞相牵头,三台六部主导,9大城市和各地的地方官具体执行,尽快把一线城市的建设搞起来吧。半年之内,朕要看到初步成效!”
百官们纷纷弯腰行礼:
“遵诏。”
朝会结束,百官们散去之后。
一线城市计划,便风风火火、如火如荼的搞起来了。
一道道文书传往各地,告知大秦百姓们有关一线城市的事宜。
一批批物资被调动起来,分别送往9大城市不同的地方。
针对9大城市的短板,进行目的性极强的补充。
一波波人口踏上了迁徙的道路,南水北调……额,北人南迁的进程快速实现着。
混杂着三韩、匈奴、百越,甚至是西域和吐蕃两个都护府的人口。
以融入大秦的新生力量姿态,迁到9大城市中落户。
当他们完成迁徙之后,就代表着他们彻底变成了秦人。
大民族融合,在一线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与此同时。
财务总管甘罗捂着心脏,一笔又一笔的签批了上百张批条。
在他的“慷慨解囊”中,9座一线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与补充。
一座座孔院、医院等基础设施,迅速扩大规模。
让百姓们的幸福生活的得到了更强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等一大批文明传承地。
几乎都快赶上咸阳的关中太学了。
要知道,关中太学可是有张良的老师黄石公坐镇的。
帝师尉缭还时常到那里讲学。
可见在一线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大秦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变。
而这种变化,是嬴疆喜闻乐见的。
各地涌现出堪比关中太学的书院,搭配上嬴疆创立的科举制。
一加一大于二。
代表着未来数十年内,大秦将会出现用之不尽的人才啊!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当初,嬴疆夸下的海口,终于算是兑现了。
把吹牛变成现实,这也是一种本事。
大力建设一线城市的同时。
嬴疆没有做甩手掌柜,时刻关注着各地练兵以及五级战舰改造的事情。
三个月后,江南造船厂率先传来好消息。
五级战舰全部改造完成。
并且经过试验证明,改造是十分成功的。
哪怕最小型的走舸,泡在海水中数月之久,船底依旧完好如初。
看不出丝毫盐分腐蚀的痕迹!
又过了一个月。
西域和吐蕃两个都护府那边,由黑冰台送来了急报。
嬴疆下令训练的精锐士兵,皆已按照三大主力军团的标准训练完毕。
且西域都护府的陈驰和吐蕃都护府的陆贾,已经准备好相应的粮草辎重和武器装备。
根本不用朝廷调拨款项,足以支撑将士们外出作战两年!
最后,赵佗派得力副将来到咸阳面见嬴疆。
详细汇报了岭南军团的训练成果。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枪有枪,要粮有粮!
嬴疆在半年前谋划的远征,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45/111102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