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云深禾自安:被拐小妹归乡记 > 第56章 学子社交

第56章 学子社交


临清镇上,沈君仁刚结束上午的课程,正收拾书匣准备回学舍后的寝居,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君仁兄,明日是我生辰,恰逢休沐,家中备了薄酒。”

孟子言笑吟吟迈进门来,

“务必赏光来寒舍一聚。”

孟子言去年已中了童生,如今升入甲三班。

沈君仁因停学三年,仍在乙一班准备来年春试。

虽不同班,但孟子言性子爽朗,课后常来寻他说话,二人交情甚笃。

“啊呀,倒是我的不是。”

“竟是忘了你的生辰。”

沈君仁连声告罪。

“这又何妨,若不是我娘跟我说。”

“我自己都不记得这生辰。”

孟子言浑不在意地摆手

“那我明天一定到。”

沈君仁赶忙说道。

心下却是想着需得赶忙去给孟子言准备个生辰贺礼。

第二天一早,沈君仁便到了牛车处请人帮忙捎信,

说自己今日要参加同窗生辰,下午方能回家。

然后便又回到学堂,与孟子言请的另几个同窗汇合,一道出发。

孟家世代经商,祖辈白手起家。

至孟子言父亲孟庆这代,已在临清镇拥有近十间铺面,算得上镇中富户。

虽当朝商人地位不低,但孟家三代人始终怀着一个执念——

“子言,咱家三代经商,为何始终走不出这临清镇?”

孟庆常对独子谆谆教诲,

“归根结底是缺了科举出身的子弟。”

“没有自家人在朝中,生意做得再大也如无根浮萍。”

好在当今天齐朝开明,未设商籍不得科举的禁令。

孟子言要走科举之路,自是畅通无阻。

其实即便在前朝,虽有明令禁止商户子弟应试,

可天下事从来是法理之外尚有变通。

多少商贾之家通过分家另立门户,或将子嗣过继至良籍,

照样能让子弟堂堂正正步入科场。

这其中的门道,精明如孟家又岂会不知?

不过幸运的是,孟子言在读书一事上虽也没有绝顶天赋,

但比之当年的孟庆是强多了。

毕竟,孟庆自己当年便是他爹给他塞银子进了学堂,

最后也实在是坚持不下去,早早的便下来跟着他爹做生意了。

所以,在读书一事上,与孟庆相比,孟子言实在可以赞一句优秀。

去年在孟庆看来,自家儿子更是走了那狗屎运,早早的便给孟家中了个童生回来。

不过孟庆也知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怕是后面再努力许多年,

最后中个秀才那已经是他爷爷保佑了。

但是在这镇子上,便是有个秀才功名,

在这镇上被人尊称一声“秀才老爷”,便已是光耀门楣了。

若是运气好,儿子在那学堂交好的同窗有那出息,

能中得举人,那对他们来说也是条人脉。

沈君仁与两位同窗来到孟宅时,但见青砖院墙围着一座三进院落。

虽比不得沈家新屋开阔,但胜在地处镇中富户聚集之地,

单是这地段便彰显着不凡身价。

毕竟不论放在哪朝哪代,位置都是衡量价值最核心的因素。

孟家这宅子便是位置极好。

在这片区域能有个小三进,也属实算得上豪阔绰。

孟家门口有个老门房,听得沈君仁等人报了名号,

一边开了大门让几人进门,一边拖着一条腿去里面通报。

虽与孟子言交好,但其实这还是沈君仁第一次来孟家。

毕竟他中途断了三年学堂,之前年岁又尚小,

两人也只得一些学子情谊,还没有什么学堂之外的往来。

穿过影壁,但见飞檐翘角玲珑别致,彩绘游廊蜿蜒曲折,沈君仁不禁暗自赞叹。

转念想到家中正在兴建的青砖瓦房,虽无这般精巧,

却胜在宽敞明朗,又觉得一股欣喜涌上心头。

“君仁兄,同华兄,世昌兄,你们来了~”

听到老门房通报的孟子言很快便迎了出来。

今天他是寿星,穿了一身新做的红色绸衣,颜色很是亮眼。

一眼看过去,一派喜气洋洋,活像一个行走的大红包。

“哈哈,子言兄,你这甚是喜庆啊。”

章同华忍不住笑着拍拍他。

章同华笑着拍他肩膀。

这位比众人都长两岁的同窗,

历经丙一、乙三、乙二班辗转,

去年方入乙一,读书天赋可见一斑。

“哎呀,我娘做的。”

“非让我穿。”

注意到同窗们揶揄的眼神,孟子言苦笑着两手一摊说道。

家中娘亲说了算,他抗议也是徒劳。

“伯母很会选,很是应景。”

沈君仁也打趣的说道。

“寿星公,来,祝你生辰快乐!”

田世昌把自己手里拿的生辰礼双手递给孟子言,行了一礼说道。

田世昌也比沈君仁大上两岁,

不过也是已经考上了童生,跟孟子言一样都在甲三班。

“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章同华也有样学样。

“给你的生辰礼。”

“祝你明年今日,得中生员(秀才)。”

沈君仁掏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双手奉上。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62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