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云深禾自安:被拐小妹归乡记 > 第191章 竟然还活着?

第191章 竟然还活着?


“老太爷,天要黑了。”

待那老汉走了许久,马车里还是一直没声音,随从轻声提醒。

“嗯……”

“走吧……”

马车里的杨老太爷——曾经的张彦尘闭目长叹。

马车摇摇晃晃,向镇子里走去。

小妹,竟然还活着。

小妹,怎么还活着。

原来,那日他在街上看到的那把折扇上的坠子竟然真是小妹的。

马车上的杨老太爷紧紧掐着自己布满皱纹的手。

脸上的表情悲喜难辨。

当年那场大水后,他明明去官府查了,

他们一家八口除了他一个不剩的都没了。

连带他怀孕的妻子,他的父母,他的兄妹尽数罹难。

也正因确信家人死绝,

他在痛哭了一场之后,

才敢铤而走险顶替途中病故的同窗杨云谦。

实在是他少年成名,早早的便中了秀才。

但是这举人却是考了三次,次次名落孙山。

这次就连比他晚三年中秀才,

平日学问不如他的富户少爷杨云谦都中了。

他只觉老天不公。

但是没想到,杨云谦在回家的路上却染了疾,

回到镇上听说家中发大水,全家都死绝了,

一着急便直接一命呜呼。

他听闻张家全家也都没了,哭的也晕厥过去好几回。

待好不容易平静后,

他便悲戚的去官府给这同窗上报亡故。

但是,当那个办事的官差误以为他是杨云谦,

死的那个是张彦尘而给他登记了亡故时,

鬼使神差他竟没有否认。

就这样,他拿到了张彦尘的亡故书。

手中还有杨云谦的中举喜报。

后面趁着当年大水的混乱,

他重新给自己办了杨云谦的户籍。

把上面的特征之类统统改成了自己的。

从此他就变成了真正的杨云谦。

再之后他带着杨云谦的盘缠和户籍远走他乡,

继续一心苦读。

没想到他中举次次不中,但是考进士却是一次及第。

此后他在任上兢兢业业,

又得上峰赏识娶了他的女儿,

从此平步青云,一步一步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去年他年岁大了,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

家中儿女都对他口中老家很是好奇。

便提议一起回乡祭祖。

他想着几十年光阴湮灭旧迹,

这金陵即便当年还有识得他的人应该也早就都死了。

况且,他几十年没有回乡,若是再推辞也确有不妥。

他也想回来看看,祭祭杨家的祖,

也上上他张家的坟。

但没想到途经临清镇时,他女儿竟然突然被查出有了身孕,且怀相极为不好。

于是他只得让儿子和女婿先各自去上任,

他陪着这女儿在临清镇养胎待产。

但是实在让他想不到的是,

就在这临清镇,竟然让他发现那小妹竟然还活着。

他那以为已经死了四十年的小妹啊!

这让他简直欣喜若狂但又心神俱裂。

他忍不住打探近况,但又不敢真的见她。

不仅不敢见,还得马上收拾行李走。

毕竟冒名顶替,是死罪,诛九族的死罪。

“娘,照你这么说,当年那场大水,大舅去府城考试去了。”

“那他岂不是应该还活着?”

沈家,张氏一边整理着这一地意外的年礼,

一边给安禾她们讲起了往事。

“没了。”

张氏想起年长十三岁的大哥,黯然叹息。

“我大哥虽然错过了洪水,但是得病死在路上了。”

当年她跟她爹带着仅剩的家当在这临清镇安顿下来之后,

就赶快回了金陵去找她大哥。

因为当时他们整个村子都冲没了,

怕跟她大哥错过,他们还去了官府想登记个信息。

结果没想到,去了官府却发现她大哥那栏里已经标上“亡故。”

当场昏厥,回来之后身体越来越差,后面好不容易熬到张氏成亲,

很快便撒手人寰。

“娘,我记得你说当年因为大水,那官府的登记乱的很。”

“你跟外公不也登记着亡故吗?”

“会不会是官府搞错了啊。”

从隔壁忙完进门的沈安怀,好奇的看着这满地的东西,

然后插嘴说道。

“错不了。”

“当年那官差有些印象。”

“说是一名姓杨的书生去给登记的亡故。”

“跟大哥一起去府城考试的那名书生就是姓杨。”

张氏当时也恨不得官府是弄错了。

结果没想到竟是真的。

唉,万万没想到,她这大哥,躲过了水灾,

却死在了病上。

她大哥自小聪慧,跟着她爹一起读书,很快便中了秀才。

虽然后面考举人屡屡不顺,但是张氏相信若是她大哥活着,

以她大哥的资质指定能考上举人,甚至进士。

唉,只可惜啊~

想到当年,张氏有些难过,但是又不是太难过。

毕竟那实在太过久远了。

久远到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姓杨的书生?

若是没记错,堂嫂那主家也姓杨……

听到张氏的话,安禾的脑中一瞬间闪过什么。

但是又好似没有抓住。

不过杨是个极其普遍的姓氏,

特别是在金岭镇是个很大的姓,

听说还有大杨村小杨村上杨村下杨村呢。

所以应该只是巧合吧。

安禾摇摇头,甩去自己没由来的想法。

“娘,今年这年礼咱家是真的不用买了。”

“则仔细一看,基本过年用的东西都齐了啊。”

“我看还有不少摆件呢,看着就不便宜。”

孟氏清点礼物喜道。

“安秉家的说主家路途遥远,这些带不走的都分了。”

“说是家里的下人也分了一些。”

“属实是个大方的主家。”

孟氏艳羡不已。

这大堂嫂的运气可真好。

这接的第一户人家活计又轻松,还有赏银拿。

现在竟然还能提前下户了。

这临走时,主家又给赏了大把的东西。

每个月2两银子,就这样轻轻松松到手。

哎哟,想到这里,她又想起了她那到了嘴边又飞走的2两银。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61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