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云深禾自安:被拐小妹归乡记 > 第261章 许了什么人家

第261章 许了什么人家


“安茹姨,家里有客人,我就不进去打扰啦。”

“我先回家啦~”

虎妞好奇地踮着脚往院里瞧了几眼那些护卫,见沈安茹唤她,连忙应了一声,转身一溜烟跑走了。

“这孩子。”

沈安茹笑着摇了摇头,并不强留,只转头示意茵儿上前。

“见过周太夫人。”

茵儿依着沈安茹的指引,恭敬地向坐在上首的贵妇人行礼问安。

只是见这位太夫人保养得宜,面容姣好,看上去怕是五十都不到,这声“太夫人”叫得实在有些拗口。

确实,周太妃当年入宫时才刚满十六,而先帝那时已三十有六。

如今周太妃也不过五十上下的年纪,加上保养得当,看上去竟不比沈安茹年长多少。

“端庄淑雅,大方得体。”

周太妃含笑望着下方的茵儿,轻轻一扬手,

“赏。”

便有丫鬟端着托盘轻步而入,盘中早已备好几枚精致的玉饰。

“兰玉,带你那几个玩伴一块儿过来。”

周太妃笑吟吟地朝一旁玩耍的兰玉等人招手。

兰玉知道祖母这是要赏赐盼儿她们了,忙放下手中的玉簪,领着几个小姑娘走上前来。淑文妈妈恭敬地上前,从托盘中一一取出玉饰,依次递给孩子们。

茵儿见那玉环玉佩质地通透、雕工精细,显然价值不菲,不由得抬眼望向沈安茹,神色略显犹豫。

“快谢过周夫人。”沈安茹含笑点头。

长者赐,不敢辞。

她也看出这周家绝非寻常人家,这般贵重的物件,在周太夫人眼中恐怕不过寻常。

此时大方收下,反倒更显从容得体。

“谢过周夫人~”

“谢过周阿奶~”

茵儿闻言,恭敬地从淑文妈妈手中接过玉佩,轻声道:“谢过婶子。”

淑文妈妈难得听人唤她“婶子”,不由含笑点头,又转身去给其他孩子分发见面礼。

盼儿几个见大姐收了,也有样学样,规规矩矩地接过礼物。

茵儿随即领着妹妹们上前,郑重向周太夫人行了个晚辈礼:“谢过周太夫人。”

周太妃见这几个农家出身的女孩,不仅长幼有序、礼数周全,大的娴雅端庄,小的乖巧伶俐,心中对沈家的好感又添了几分。

“是叫茵儿吧?上前来让我仔细瞧瞧。”

上了年纪,周太妃越发喜欢看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仿佛能从她们身上瞧见自己逝去的青春。

如今她也渐渐明白,为何男子不论年纪,总偏爱聘娶二八芳华的少女。

实在是瞧着就教人心情明媚。

“看这年纪,该是快要成亲了吧?”

“许的是哪户人家?”

许是方才与张氏几人聊得轻松,一向不爱多管闲事的周太妃,竟也难得地问起茵儿的亲事来。

见茵儿梳着已笄的发式,便默认她已许了人家。

茵儿乍被问起亲事,脸颊微微泛红。

“说起茵儿这亲事……倒真是一波三折。”

沈安茹被周太夫人这一问,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哦?这是怎么回事?”

周太妃不由生出几分好奇。

就连原本笔直站在门口的石磊,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耳朵一竖。

怎么,这姑娘的亲事难道出了什么岔子……

“唉,这事说来话长。”

沈安茹倒也坦然。做错事的又不是沈家,说出来丢脸的该是许家,她没什么不可说的。于是便将茵儿退亲的前因后果细细道来。

周太妃何曾听过这般鲜活的市井故事?

沈安茹口才又好,讲得绘声绘色、细节生动,听得她津津有味。

虽说这是别人家的难事,但在身处权势顶端的周太妃眼中,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她反倒对其中的人情曲折更感兴趣,面上听得兴致盎然,并不似常人那般义愤填膺。

一旁原本有些拘谨的孟氏,见周太妃听得入神,也渐渐放松下来,不时在沈安茹讲述的间隙补充几句。

“你那时怀着身子,实在不该去凑这个热闹。”

听说孟氏当时挺着大肚子也去了许家理论,周太妃微微蹙眉。

她身为皇家妇,向来最重子嗣安危。

“没事的,太夫人您不知道,我当时一喊‘谁碰着我谁倒霉’,周围的人都躲得远远的,没人敢靠近我!”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孟氏见这位气度雍容的太夫人如此随和,说话也愈发不拘束起来。

“哈哈哈,你这法子倒是机灵!”

周太妃听孟氏说得活灵活现,想象那场面,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性子素来偏冷,这般开怀大笑实属难得。

连旁边的淑文妈妈也抿嘴笑了起来。

“那可不!”

“许家那小兔崽子敢这么欺负我们家茵儿,我这个做舅母的怎么能不去?”

“我肚子里这个也得去给他姐姐撑场面!”

孟氏越说越激动,连“小兔崽子”这样的俚语都脱口而出。

“你这舅母,当得真不错。”

周太妃并未因她的粗话而不悦,反而更觉她性情率真可爱。

听她说要替外甥女出头,心中亦有感慨。

她虽也有兄嫂,却因身份之故,亲情中总掺杂着太多皇家利益的考量。

她的嫂子对她更多是敬畏与礼数,这般寻常人家的亲昵与坦率,于她而言,实在珍贵。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60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