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般配
因着有唐砚舟这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在前,即便这位唐公子自称只是远房的堂亲,
甚至连那位唐公的面都未曾见过,沈明德与陈志维却仍是难掩激动。
聊着聊着,得知唐公子来沈家庄也只是为了休养,并无他事,
陈志维灵机一动,竟开口问他是否愿意教书。
沈明德先是一愣,随即也热情相邀,请他到自己的明德书堂任教。
沈明德只是个秀才,眼下所收的学生也止于秀才之列。
如今村子日渐兴旺,往后求学的想必更多,书堂说不定也能随之扩大。
而这位唐先生既已中举,纵使与那位唐公并无瓜葛,单凭他举人的身份若能加入,书堂便能招收更多学子。
便是已中秀才的,也未尝不可来明德书堂就读。
越想,沈明德心头越是火热。
读书人遇上读书事,那份热忱便不自觉地涌了上来。
唐先生倒也爽快,见沈明德言辞恳切,未多犹豫便应了下来。
于是,这位刚搬来不久的唐公子,转眼就成了明德书堂的唐先生。
“这位唐先生真是一表人才。”
“听说他这般年纪,竟还未成亲。”
“年纪轻轻,怎么就中了举人呢~”
张氏口中不住念叨。
那日唐公子上门,张氏只道这般年纪的男子必然已有家室,言语间便问起了“唐夫人”如何如何。
谁知唐公子却答,从前一心读书,至今尚未娶妻。
这话一出,张氏脑中“叮”的一声,仿佛亮起一盏灯。
年方二十七啊……
还未成亲啊……
是个举人啊……
还是那位唐公的亲戚啊……
张氏虽不清楚唐公究竟是何等人物,但见家中两位秀才公那副敬重模样,便知定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张氏一边想着这位新来的唐先生,一边迈进院子。
一抬眼,正瞧见自家大着肚子的儿媳从门后探出身来,她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
“你倒机灵,在自家也躲躲藏藏的。”
说着,她笑着轻拍孟氏的胳膊,“不过做得对,有一点危险躲远些总没错。”
孟氏见婆婆夸她,嘿嘿一笑,挽住张氏的手臂打趣道:
“娘,您方才说那唐先生,一会儿说‘这般年纪’,一会儿又说‘年纪轻轻’,那他到底是年纪大,还是年纪小呀?”
“是大也是小啊,”
张氏笑着解释,
“你瞧唐先生还不到三十就中了举,岂不是年纪轻轻?”
“可他都二十有七了还未成亲,在这事上,不也算年纪大了嘛。”
“娘,我倒觉得这年纪刚刚好,”
孟氏接口道,
“小妹今年二十有三——啊不对,过了年已二十有四了。”
“两人相差三岁,不正合适吗……”
说着,她不禁想起离家多日的小妹安禾,心中一阵惦念。
“是吧!老大家的,你也觉得合适吧!”
张氏一听,如同觅得知音般激动起来,
“说实话,自从小禾回来,这位唐先生是我头一个觉得或许能与你小妹相配的男子!”
她越说越欣喜,这大儿媳如今是越来越懂她的心思了,到底是相处了十几年的媳妇。
“是啊娘,我也这么觉得!”
孟氏也高兴地应和。
自从小妹回村,她也一直留意村中的男子,可总觉得没一个站在小妹身边是相配的。
唯有这位唐先生,气度不凡,与小妹站在一起,倒像天生一对。
孟氏凑在张氏耳边,低声说着自己的想法。
婆媳俩手挽着手,兴奋地“安排”起这桩姻缘来。
早上沈春花那番撕心裂肺的场面,对她们而言不过是个不愉快的小插曲;
一说起自家人的事,早将那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公子,您可是名闻天下的唐公,怎么如今反倒要借个远亲的名头,来这乡下地方当起教书先生来了?”
随从唐丰年跟在唐先生身后,一脸不解。
“怎么,你想让人挤破咱们的门槛不成?”
唐砚舟瞥了一眼这自小跟在身边的随从,言语间也随意了几分。
“哦——”唐丰年小声嘀咕,
“那咱们安心休养,等您那位‘飞天姑娘’回来不就行了?何必非要当这夫子……”
他声音越来越低:
“这沈家庄的书生们可真有福气,太子太傅给他们当老师,这算不算太子的同门啊?”
唐砚舟“啪”地一合折扇,轻敲了下他的头。
“哎呀,公子,我都当爹的人了,您怎么还敲我头!”
年近三十的唐丰年摸着脑袋小声抗议。嘴上虽抱怨,心里却有几分高兴。
公子自中状元以来,终日忙于朝政,已许多年不曾这般放松了。
自从来到沈家庄,许是远离了京城,公子年轻时的那份脾性,倒渐渐显露了几分。
唐砚舟未再多言,目光投向不远处的书堂,眼神渐渐柔和。
听说她在这沈家庄做了女先生,不知她那样清冷的性子,当起夫子来会是何等模样?
既然她做女夫子,那他便做这男夫子,听起来,倒也很是相配。
若张氏知道,她心中头号的“小女婿”人选,此时心心念念的竟是别人,不知又会作何感想。
只可惜她现在还一无所知,仍与孟氏兴致勃勃地盘算着小女儿与这位唐公子的亲事,连两人将来生几个娃娃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婆媳俩越说越起劲,兴奋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张氏更是恨不得小女儿能“咻”地一下飞回来,好让她亲眼瞧瞧这位儒雅清贵的唐先生!
可她哪里知道,她这边欢天喜地地想着小女儿将来生几个外孙,那边的小女儿却正为保住性命而奔波。
外孙的事,还得先放一放才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602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