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于是,一直冷静的沈春花,终于崩溃了。
她声音里的颤抖与惊恐,听得围观众人浑身起栗,连自己都不由得生出几分寒意。
尤其那些见沈家日渐兴旺、心里暗暗眼红、起了些小心思的人,更是下意识抱紧了胳膊。
吓人,实在吓人。
那声音凄厉得如同杀猪前的嚎叫,听得人汗毛倒竖。
而沈春花的直觉,没有错。
从她和孙猴子被认定为拐子的那一刻起,安禾就没打算轻饶他们。
只是起初,安禾的杀心或许并没有这么重。
可当她看到沈春花那异于常人的冷静之后,便已断定——这女人,留不得。
若沈春花被捕后,像寻常妇人一般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地认罪,或许安禾还不会如此坚决地要取她性命。
可她偏偏表现得这般镇定,这已不只是“坏”那么简单。
这妇人,坏得隐蔽,狠得冷静。
这样的人若不除,谁也无法预料她日后会做出什么事。
而安禾之后面对这两人时的平静、轻松,对所谓证据不甚上心,甚至对沈春花的辩解毫不动怒,原因有两个:
其一,对安禾而言,此事最紧要的是找到兆儿。
孩子既已寻回,她的心便落定。其余一切,不过是尽在掌控的小事。
其二,在她心里早已决定:只要确定沈春花与孙猴子是一伙的,那这妇人便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她要让沈家庄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人,是沈家亲手了结的。
既是将死之人,打或不打,已无甚差别。
听来或许冷酷,甚至野蛮。
可来到这个时代十年,站在血雨腥风中拼杀至今,安禾早已习惯了处置人命。
有些人,该杀时一刻也不能留。
比如沈春花——不知感恩、报复心强,却冷静有胆识;
比如孙猴子——胆小如鼠,却敢犯下大恶,明知药性有害仍给兆儿灌下。
这种人,有一便有二,唯有斩草除根,方能永绝后患。
这是她这个现代人,在这世道中用惨痛教训换来的领悟。
更何况,沈家如今如日中天,往后只怕会招来更多小人。
今日这两人既敢算计到沈家头上,若不借此当着全村人的面立威,彻底震慑众人,日后怕是人人皆以为沈家可欺。
杀鸡儆猴,是沈家迟早要做的事。
既然这次撞上了,那这两人,便做那两只鸡吧。
至于里正他们一直纠结的“证据”——那是官府判案用的。
她沈安禾要杀个人,难道还要被一个拐子用“证据”拿捏?
沈春花那番表演,在安禾眼中虽有些小聪明,可若双方不在一个量级,那点机智谋略,不过是跳梁小丑般的把戏。
甚至,正是她这份“聪明”,反误了自家性命。
至于官府那边,她沈安禾来到这天齐朝十年,所积攒的那点根基,还不至于连处理两个拐子的小事都摆不平。
这是安禾在这时代学到的另一项教训:
在阶级社会,手中有特权,该用就得用。
否则你的文明与讲究,只会被别人视作软弱可欺。
尤其在沈家庄这样村民普遍认知低的地方。
即便大多村民看似和善,但所谓的“民风淳朴”,永远建立在你足够强悍的基础上。
和谐的前提,永远是先立威。
否则,你看到的,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因此在这种地方,有些架势该摆就得摆,该蛮横、该动用手段与特权时,也绝不能手软。
沈家如今越来越兴旺,早晚会与村民产生差异与冲突。
恩威并施,二者缺一不可。
安禾的想法,沈安茹大抵是猜到了。
可她却不明白,小妹这份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她心中担忧安禾因此事再惹麻烦,忍不住开口:“小妹——”
她想劝阻,却又觉得安禾这是在为自己出头,此时若不与小妹站在同一阵线,似乎也说不过去。
一时之间,沈安茹进退两难。
而沈明德等人,亦是同样的心思。
若这事发生在安禾刚回家那会儿,沈明德必然会出面阻拦——拐子虽可恶,却也不能因一时冲动毁了自己一生。
可这些日子与安禾相处下来,他们渐渐明白,安禾是最有分寸的人。
她做的决定,事后总被证明是对的;
她说的话,不管多离谱,最终总能圆上;
而她所看见的高度,也远非他们所能及。
还有安禾那些看起来就不一般的朋友——
声称“休假中,也要为民除害”的凌骁;
那位尚未通姓名、却要“拔刀相助”的男子;
周家的石磊小哥……
这些人对安禾的决定竟毫不惊讶,仿佛杀两个人,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寻常小事。
对了,还有那位一直借住在家中、神色清冷的赵娘子。
听到安禾说“找个没人的地方,‘处理了’那两人”,她竟眼也不眨,转身就要动手。
那模样……赵娘子难道真的敢杀人不成?
沈家人心中念头纷杂,疑问重重。
这些思绪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就是——
面对眼前这近乎荒唐的一幕,除了沈安茹那句含糊不清、还没说完就没了下文的话之外,沈家其他人,竟都只是呆呆地看着。
沈家人不出声,围观的村民也不知是吓住了还是惊住了,一时之间也无人开口。
于是整个沈家小院,满院子的人,就这样眼睁睁看着那四人持刀握剑,拉扯着地上那两个已吓得魂飞魄散、只顾尖叫的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59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