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入宫
林珩玉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他初到京城,尚未与宫廷有任何牵扯,怎会突然被召见?
黛玉也愣住了,下意识握住他的衣袖,眼中满是担忧:“哥哥……”
林珩玉定了定神,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别怕,许是陛下听闻了什么,例行问话罢了。”
他从容起身道,“我先去看看,乖乖在府里等我回来”
林珩玉步入大堂时,正见贾政与贾赦对着左侧椅上的太监躬身侍立
姿态极尽恭谨,见他进来,贾政忙引他上前。
“珩玉,这位是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李公公,特来传你入宫觐见。”
林珩玉依着礼数行了一礼,李德全却快步上前扶住他,脸上堆着和煦的笑。
“哎呦,这便是林世子吧。果然一表人才,俊朗得很。”
又催促道,“快随咱家进宫吧,陛下还等着呢,可不能怠慢了。”
林珩玉应了声“是”
贾政趁机塞给太监一张银票,赔着笑打听:“李公公,不知元春在宫里一切安好?”
李德全接过银票揣进袖中,回话却滴水不漏:“贾大人放心,宫里头定然都是好的,贾大人放心便是。”
贾政见问不出更多,只得作罢,目送林珩玉随太监离去。
马车轱辘滚动,行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停在皇宫门口。
下车后,林珩玉跟着太监穿过层层宫阙,直至御书房外。
李德全进去通禀片刻,出来对他道:“陛下让你进去。”
进了书房,只见主位上坐着身着明黄常服的男子,周身虽无刻意流露的威严,却自带一股令人不敢直视的气压。
林珩玉依礼跪拜:“学生林珩玉拜见陛下!”
庆安帝并未立刻叫他起身,只目光沉沉地打量着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半晌才开口:“起来吧。”
“闻你父亲所言你本该儿时已夭折,是林老夫人请了高人才让你逆天改命?”
林珩玉垂眸,指尖轻轻抚过袖中藏着的祖母玉佩,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确有此事。”
“学生自幼在寺中长大,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弃婴。去年腊月病重时,嬷嬷哭着说‘祖母临终前攥着玉佩不肯闭眼’,学生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居然还有父亲尚在。”
他抬眼时,眼尾微微泛红。
庆安帝盯着他眼里意味不明,忽又问:“你祖母说要十六岁才能认亲,你怎知天命已改?”
“学生也不知。”
林珩玉忽然笑了,唇角扬起的弧度带着三分不羁。
“不过是赌一把——赌自己这条命,能扛住那劳什子的‘命中无子’。”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其实学生心里还藏着个私心。”
“哦?”庆安帝来了兴致。
“学生在寺里抄经时,总看见香客们求子。”
林珩玉望着御案上的青铜灯树,烛火在他眼底摇曳。
“学生想,若自己真能活下来认亲,说不定能让父亲……不必再像那些香客般,对着菩萨磕头到流血。”
庆安帝沉默片刻,忽然大笑:“好个‘赌一把’!林如海生了你这么个胆大包天的儿子,倒也不算辜负朕的厚望。”
庆安帝忽然话锋一转,赞道:“如今你已然是个小三元,果然虎父无犬子,比你父亲当年还要出挑。”
“陛下谬赞。”林珩玉忙躬身。
“家父当年乃是探花郎,学生这点微末伎俩,怎敢与父亲相比。”
庆安帝朗声大笑,笑声落定,却语气平淡地提起。
“你父亲给朕的密信里说,那晒盐法与盐策,竟都是你的主意?你久居寺庙,怎会懂得这些?”
林珩玉心头一震——林如海害他!!
他压下瞬间的慌乱。
沉稳回道:“学生幼时住姑苏寺庙,寺旁不远便是海岸,常趁人不注意溜去海边玩耍。一次将沾了海水的衣物藏起,几日后竟析出白粒,学生一时好奇尝了,才知是盐。当时只当玩闹,并未在意。”
他顿了顿,续道:“后来在扬州见父亲为盐务焦头烂额,才猛然想起此事,便偷偷背着琢磨许久,才成了那晒盐之法。至于盐策……”
他故作腼腆地笑了笑。
“学生祖母留学生了些银钱,学生存于钱庄时,见他们往来调度,便胡乱悟了些门道,让陛下见笑了。”
庆安帝沉默着,目光在他脸上停留许久,见他神色坦然,毫无心虚之态。
心中疑虑渐消,暗道若这少年真有这般才智,倒可悉心栽培。
林珩玉察觉皇帝仍有审视之意,正欲再补充几句。
庆安帝已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既懂这些,那朕再问你,如今漕运积弊甚深,你可有什么看法?”
林珩玉垂眸沉思片刻,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袖摆。
语气谦逊却条理清晰:“陛下,学生年幼识浅,不敢妄议国政。但臣曾随父亲见过漕运船只卸货,也听码头力夫闲聊过几句,斗胆说些浅见。”
他抬眼看向庆安帝,目光坦诚。
“漕运之弊,学生瞧着有三:其一,层层盘剥。粮船过闸、靠岸,处处有官吏伸手,耗损的不仅是粮草,更是民心;其二,河道淤塞,船速迟缓,夏怕汛、冬怕冻,运期常误;其三,水手多是临时招募,良莠不齐,偷粮、贩私之事屡禁不止。”
庆安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示意他继续说。
“若要改,或许可从这几处着手,”林珩玉语速平稳。
“一是设专司巡查,斩断盘剥之手,赏罚分明;二是定期疏浚河道,用新法子加固堤岸,让船行通畅;三是将水手编入册籍,给安家银、定月钱,让他们有归属感,自然少了歪心思。”
他说完,躬身道:“这些不过是学生的粗浅想法,定然有许多不妥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庆安帝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抚掌笑道。
“好个‘粗浅想法’!小小年纪,能看透这几层,已是难得。看来林如海没骗朕,你这孩子,果然有机智。”
林珩玉始终保持着恭谨的姿态,心里却松了口气——
刚才那番话,一半是听来的,一半是结合现代管理思路瞎编的,总算没露馅。
庆安帝又问了些细节,他都借着“听父亲与幕僚闲谈时提过”一一应对。
既显得有依据,又不会过于出挑。末了,庆安帝挥挥手。
“回去吧,好好读书,将来朕等着用你。”
林珩玉叩首谢恩,退出御书房时,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
抬头看了眼宫墙高处的流云,他忍不住想。
这古代的“面试”,可比末世打怪刺激多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1/432130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