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寿宴喧嚣藏机锋
这日是贾母的寿辰—— 荣国府的寿宴办得声势浩大。从荣庆堂到宁荣街,处处张灯结彩,红绸漫天。
贾母的七十大寿,不仅请了京中各府的皇亲国戚,连宫中也遣了太监来送贺礼,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林珩玉带着黛玉一早便到了荣庆堂。
黛玉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纱袄,外罩一件水绿色的披风,头上簪着一支林珩玉送的珍珠簪,清丽脱俗。
林珩玉则是一身宝蓝色的锦袍,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沉稳,与周遭的喧嚣格格不入。
“珩玉,玉儿,快过来坐。”
贾母坐在上首的宝座上,见他们进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忙招手。
两人依礼行了请安礼,在贾母身边的椅子上坐下。
“听闻你那闻香榭如今可是名声大噪,连宫里都赞不绝口?”
贾母拉着林珩玉的手,语气带着赞许,“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比宝玉那混小子强多了。”
提到宝玉,林珩玉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宝玉正拉着薛蟠说笑,闻言嘿嘿一笑,凑过来说:
“老祖宗又拿我跟珩玉哥哥比,他是天上的龙,我是地上的虫,哪能比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一时融洽。
林珩玉笑道:“宝兄弟说笑了。祖母,今日是外祖母的好日子,外孙特意让闻香榭做了些新奇的寿桃和点心,给外祖母添福添寿。”
说着,林全指挥着伙计抬上几个精致的食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做成蟠桃形状的焦糖布丁,还有印着“寿”字的曲奇饼,样式精巧,香气扑鼻。
“哟,这是什么点心?看着倒新鲜。”贾母好奇地问。
“回外祖母,这是用牛乳和鸡蛋做的布丁,还有西洋传来的做法做的饼干,味道清甜,不腻口。”林珩玉解释道。
贾母让丫鬟递过一块布丁,尝了一口,连连点头:
“嗯,滑嫩得很,味道也好,比寻常的寿桃爽口多了。珩玉有心了。”
一旁的王夫人和薛姨妈也凑过来尝了尝,纷纷称赞。薛姨妈笑道:
“林世子真是好本事,这等新奇吃食都能做出来,若是让我们家宝钗学学,也能给老太太尽尽孝心。”
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是想把宝钗往林珩玉身边凑。
林珩玉只当没听出弦外之音,淡淡笑道:“姨太太过奖了,不过是些小玩意儿。”
黛玉坐在一旁,安静地喝着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宴席开了,戏台上唱着热闹的祝寿戏,堂下觥筹交错,一片欢腾。
林珩玉不擅饮酒,只以茶代酒,与前来敬酒的宾客应酬着。
他目光平和,将席间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有真心祝寿的,有借机攀附的,也有眼神闪烁、各怀心思的。
正应酬间,甄太妃身边的太监李忠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
“林世子,咱家奉太妃的谕令,特来敬您一杯。太妃说,闻香榭能得陛下青睐,是林家的荣耀,也是贾府的荣光。”
林珩玉心中微动,甄太妃这是在提醒他,林家的荣宠与贾府脱不开关系?
他面上不动声色,举杯道:“多谢太妃恩典,也多谢李公公。”
李忠又说了几句场面话,目光在黛玉身上扫了一眼,才转身去别处敬酒。
林珩玉看着他的背影,眉头微蹙。甄太妃这时候派人来敬酒,绝非偶然。
联想到之前她提及的江南漕运旧案和林如海在扬州的处境,他心中隐隐觉得,这寿宴之上,怕是不太平。
果然,没过多久,薛姨妈就拉着宝钗走到贾母面前,笑着说:
“老太太,我们家宝钗给您绣了个寿屏,您瞧瞧还入眼不?”
丫鬟展开寿屏,上面绣着“松鹤延年”图,针脚细密,配色雅致,确实是上等的手艺。
贾母赞道:“好,好,宝钗这孩子手真巧。”
薛姨妈趁机道:“宝钗年纪也不小了,性子沉稳,又能干,若是能在老太太身边伺候,定能给您解不少闷。”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宝玉和宝钗身上,带着几分探究。
王夫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贾母却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黛玉端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眼底掠过一丝嘲讽。薛姨妈这心思,也太明显了些。
林珩玉不动声色地给黛玉递了个眼色,示意她别在意。
他知道,今日这场寿宴,不仅是为贾母祝寿,更是各方势力暗中较劲的舞台。
戏台上的戏还在唱着,锣鼓喧天,掩盖了席间的暗流涌动。
林珩玉端起茶杯,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水,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寿宴过半,贾母有些乏了,便由鸳鸯扶着回后堂歇息。众人也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
林珩玉正准备带着黛玉告辞,却被贾政叫住了。“珩玉,你随我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林珩玉心中了然,应道:“是,二舅舅。”他转头对黛玉道:“你先回沁芳院等着,我随后就来。”
黛玉点点头,担忧地看了他一眼,才跟着紫鹃离开。
贾政带着林珩玉来到书房,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地道:“珩玉,你可知你父亲在扬州的处境?”
林珩玉心中一凛,果然是为了父亲的事。他沉声道:“略有耳闻,家父整顿盐务,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想必遇到了些阻力。”
“何止是阻力。”贾政叹了口气。
“那些人背后有甄家撑腰,近日已在朝中散布流言,说你父亲苛待盐商,中饱私囊。若不是陛下信任,怕是早已被革职查办了。”
林珩玉眸光微沉。果然与甄太妃有关。“世伯告知此事,是有何见教?”
“我与你父亲相交多年,不忍见他遭人陷害。”贾政道,“甄家势大,你父亲在扬州孤掌难鸣。我想着,你在京中势头正好,不如……”
他话未说完,林珩玉已明白他的意思。贾政是想让他在京中给甄太妃示好,让她放过林如海。
“多谢二舅舅的好意。”林珩玉拱手道;
“家父行事光明磊落,身正不怕影子斜。若真有人敢诬陷他,我定会查明真相,还他清白。只是此事牵连甚广,不敢劳动贾府。”
他的拒绝委婉而坚定。
贾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只是万事小心,甄家不好惹。”
“多谢二舅舅提醒。”
林珩玉告辞离开书房,走出荣庆堂时,天色已暗。
寿宴的喧嚣渐渐散去,只剩下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场寿宴,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甄家的步步紧逼,贾府的拉拢试探,还有京中各方势力的虎视眈眈,都预示着,接下来的路,会更加难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1/432130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